06.26 重慶老城門|太平門 曾經的重慶“第一門”

重慶老城門|太平門 曾經的重慶“第一門”

“太平門 老鼓樓 時辰報準。”

一扇城門開啟一段輝煌往事

太平門是重慶“九開八閉”城門中的開門

據清光緒年間張雲軒刊刻的

《重慶府治全圖》記載

太平門建有甕城

城門上書“擁衛蜀東”四個大字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今日

在東水門之南約700米的長江邊上

白象街一帶

仍可看見太平門的遺址

只是城門上的刻字不見蹤跡

歲月悠悠

太平門迎來送往

見證了不少重要的歷史時刻

曾經的重慶“第一門”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上世紀20年代的太平門水碼頭

在解放前,人們從上圖的重慶水碼頭上岸後,經由哪條路可最快抵達當時繁華的白象街、四方街呢?答案就是穿過太平門。

太平門位於重慶城的東南,按過去的數法,是重慶“九開八閉十七門”之首,依序反時針繞城一週。因該門為重慶府署所在地,自宋末定位後便一直沒有遷動過。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重慶城的門

太平門一直是百年重慶府的重要門戶,出門渡長江至龍門浩,經巴縣背峰、木洞、天賜入南川縣,可通往貴州和湖南西部,被稱為重慶的“東南路”。城外臨長江東去,城內是一條繁華的長街。

1891年,重慶成為中國最早一批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不少外國商人來到重慶經商。但他們被限制在南岸租界區裡,與門內白象街隔江相望,沒有經過許可不能入城。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進入太平門就是重慶開埠時期的“CBD”白象街

白象街位於重慶城太平門內,靠近官府,於是有了為洋人辦事的買辦。當年的白象街上,彙集了百貨、銀樓、當鋪、錢莊和很多行幫,成為當時最豪華的街道和金融中心。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重慶擴城,市中心才開始慢慢移至上半城和新區。

《市中區志》記載,“城區最繁華的商業區在下半城,原重慶府署改建的商業場(白象街附近)成為重慶最繁華的商業中心。”

可以說,太平門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重慶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清代重慶城

宋代就有太平門

太平門的興盛,源於它是水碼頭。自宋代起在峽江設置水驛,即水碼頭驛站,每處水驛都設有專用碼頭,所置船隻一般為7到10只,驛站設驛丞一人負責。重慶作為長江上游重鎮,在太平門馬王廟設有朝天驛(並未設在朝天門)。這個驛站下接夔州瞿塘驛等八個驛站,直到宜昌。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太平門碼頭舊照

《元史》中也記載,元軍在至元十五年(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復攻重慶太平門,不老先登,殺其守陴卒數十人” 。元軍攻打南宋期間,曾多次攻打重慶的太平門,殺掉了守城的士兵數十人。

上世紀90年代,人們在太平門修建房屋時,曾發現南宋燒製的城牆磚,磚上有“淳乙巳東窖城磚”和“淳乙巳西窖城磚”等字樣,由此可見該門最遲建於宋代。其城門舊址在今太平門大碼頭。太平門碼頭僅有部分石階尚存,從其寬闊的氣勢仍可以想象出它昔日的繁華,其仍稱做"太平門大碼頭"。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太平門秘史

全城報時中心

太平門地處下半城中心地帶,重慶府署和巴縣縣衙就在附近,車水馬龍,市面繁華。在沒有鐘錶的年代,這裡的鼓樓是全城報時中心,故有名諺唱道:“太平門,老鼓樓,時辰報準。”

銅元局銀圓轉運碼頭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光緒銀圓

1905年,光緒帝批准在重慶設置銅元局,道臺沈秉坤主持建廠,在南岸蘇家壩購置200畝土地,鑄造銀圓和銅圓,成品運到太平門轉口,又專門設置銅圓碼頭,與客貨碼頭相鄰。

鄧小平從這裡赴法留學

1920年8月,16歲的鄧小平與82名川東學子,在太平門碼頭乘坐法商“吉慶”輪,轉道上海赴法勤工儉學。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抗戰期間被日軍燃燒彈擊中

《新華日報》1940年8月21日報道:“太平門和新豐街也著了燃燒彈,頃刻之間火蛇爬上了商業場,西大街西二街也著起火來,火焰成為全城最猛烈的一處。”

太平門真正太平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太平門遺址曾經的挖掘現場

2013年7月,太平門被髮掘出來,得以重見天日。該段城牆殘長約546米,夯土甃石結構,是重慶古城牆遺址中保存較好的城牆段之一。該段城牆呈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露明城牆6段約482米,掩埋城牆4段約64米。

如今我們看到的太平門遺址,修建於明代,它的建造者是明朝初期重慶衛指揮使戴鼎。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專家們發現,在清代和民國對太平門及附近城牆,至少進行過兩次大修。在如今的城牆根部還發現了一些紅色的夯土,這些夯土的年代初步判定為宋代,因此,不排除戴鼎是在宋代重慶城的基礎上修築瞭如今的太平門。

與通遠門一樣,太平門也是以甕城的方式建造,即完整的太平門有兩道城門,如今發掘出土的老城門是內城門。在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所製作的太平門復原想象圖中,甕城城門和太平門城門之間呈現90度的直角,也就是說,人們穿過甕城城門之後,需要向左轉個彎,才能順著太平門城門進入重慶城中。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如今發掘出土的老城門是內城門

今年4月9日,太平門至人和門段城牆及城門保護工程啟動修復,將於年底完工。未來,市民可在曾經的重慶“第一門”——太平門的城牆頂部漫步。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修復後的太平門效果圖

本次修復的太平門至人和門段城牆遺址,文物遺存30餘處,包含城門、城牆、道路、排水溝、水池、井、柱洞等各類遺蹟,其中太平門、人和門兩座城門遺址是重慶城門遺址的典型代表。

步行系統將保留城牆原有步行通道約476米,還將新增一段長約20米、寬度不小於2.5米的步行通道。其中,太平門城牆段對外步行接口共有兩處,分別接白象街和四方街。

重庆老城门|太平门 曾经的重庆“第一门”

副總編:丁政義

責 編:田一柯

編 輯:呂松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