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跑步笔记:慢才是关键

跑步笔记:慢才是关键


梁东方

当跑步如同走路的时候,跑步才是健身的。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跑步作为一种身体运动方式和走路一样自然,没有喘息,没有汗流浃背,没有疼痛不适。在这样的跑步过程中随时都可以停下来,停下来说话,接电话,系鞋带,然后随时可以重新启动。跑步过程中的身体状态与走路一样,不觉到呼吸,不觉到脚步的抬起放下还需要什么着意的用力。

第二层意思是说跑步一定要慢,慢到和走路差不多的速度;所谓快走与慢跑,速度已经非常接近,区别就只是有没有双脚同时离地的那个瞬间。就只是那个瞬间,跑步其实就一定比走路需要调动更多的肌肉和血液,需要付出更多的身体能量。

衡量跑步是不是如走路,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在跑步过程中手机上的各种计步软件还在继续计步,而没有自动识别你已经进入跑步状态,不再计走路的步数。在整个跑步过程中,始终保持走路计步的状态,这便是健身的慢跑了。这是现代科技给我们最细致、最贴身的可信界定。

跑步可以很慢,甚至要点就在一个慢字上。快了就不再锻炼身体,而成了没有多少意义的追求速度;而那个“速度”其实是不必刻意追求的,因为慢跑久了,你就自然拥有了在瞬间加速快跑的能力。

保持住慢,才是跑步的真谛。

跑步笔记:慢才是关键

但,这很难,甚至比跑得很快还要难。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或者说刚开始恢复跑步的时候,也许这还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整个身体还都不大适应,呼吸需要调整,肌肉群需要协调,情绪上甚至还有一个由在大庭广众之下跑起来的不大好意思,到完全认同自己的身心姿态的舒缓过程。但是随着跑步的次数叠加,随着身体越来越适应,要想一直慢、一直不快,那就会变得很难。奔腾的血液和技能良好的肌肉以及一颗跃动不居的心,都在时刻催促着我们将已经具备的快的功能释放出来。

这时候,自我限制的意念一定不可放松,腿脚不能放开,一旦放松,一旦放开,就已经进入到了近乎自动的快跑状态。

这种控制,可以是自我硬性的规定,也可以慢慢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而很多时候其实也可以用一种转圜的方式:那就是心有旁骛。在慢慢的跑步过程中,思想完全离开跑步本身,甚至忘掉了自己在跑步的事实。跑步的时候一定摘掉眼镜,没有必要把什么都看清,在朦胧中,跑步才更更好地刷新自己,让头脑中的一切清空归零。

跑步的颠簸和白日梦一样的朦胧含混,及其不断被刷新之间,是思绪的高高飘扬。飘到昨夜的梦中的某个片段里,飘到儿时夕阳中婴儿车里的某个画面中,飘到正在书写的某一个段落,飘到久已沉淀下去了的某个情境……

意念这样飘扬起来以后,脚步就不会太快,就会按照刚才的节奏,以一种被遗忘了速度的“慢”来持续。

跑步笔记:慢才是关键

慢跑作为一种自我限制的跑,时间长了也许会让人不舒服,会让人觉着憋气。其实这就如同绑着沙袋练习一样,一旦解开沙袋,你就会有如虎添翼的好感觉。这样慢跑久了,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有那种需要跑上几步的机会,不必限制速度,甚至要着意追求速度的时刻,比如赶公交车,比如追上最后一班地铁,你就可以完全放开,尽情一跑。在那样的轻捷迅速而有效的奔跑过程中,你会为自己前此日复一日所有积累起来的慢跑的经验,而由衷地叫好。

跑步是锻炼,也是与自己的身心做的健康有益的游戏。技术因素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其间自始至终都需要有一杆猎猎飘扬的精神性的旗帜,才更正确,才更可以坚持,才更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