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酷吏往往难得善终,除了送“活该”给他们,我们还需思考什么?

酷吏往往难得善终,除了送“活该”给他们,我们还需思考什么?

朕就这样看着你们瞎掰

西汉武帝时代,著名酷吏杜周看似寡言庄重,内心却阴险毒辣,用法深刻。减宣为左内史,杜周为廷尉,他们处理诏狱大抵效仿张汤,善于揣摩汉武帝之意。武帝希望排挤者,因而陷之;武帝希望释放者,长期系狱不理,待武帝询问时,则微微显现其冤状。有人问杜周:“君为天下审判公正,不遵循汉律,专以皇帝的意指作为判狱的依据,难道执掌诏狱者就应该如此吗?”杜周回答道:“汉律制定是根据什么呢?前皇帝认为对的就著为律,今天子认为对的就疏为令;合乎当今天子的意指就是对的,哪有什么汉律?”

一 酷吏,送你两个字“活该”!

酷吏往往难得善终,除了送“活该”给他们,我们还需思考什么?

有人说:“酷吏真乃鹰犬之辈也!从此处也可窥见汉武帝用人,专以酷吏为爪牙。比如武帝明尊儒,则启用公孙弘、张汤,实则是阳儒阴法。掌管诏狱的比如王温舒、杨仆、减宣、杜周等,个个都以严酷著名,名为朝廷掌管监狱司法,实则专为汉武帝的意旨服务。虽然诸多酷吏都难以善终,收获他们应得的恶果,但我们仍不得不反思,掌管诏狱者是不是专以揣摩皇帝心思为能?

“答案当然是否定。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象征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律令。有人认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自秦始皇以来就从未前进过,这种说法明显偏颇。从社会的发展来看,皇权政治是一直往前进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汉律》、《唐律》、《宋律》、《大明律》的出现,说明司法一直是前进的。如此也可说明皇权政治并非停滞不前。

“然而杜周等唯皇帝意图为是,破坏律法的公正性,往大了说是阻碍社会进步。他们为何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甘愿背负千古骂名?当然不是为了让汉武帝睡一个安稳觉,而是为了自身私利。唯皇帝意指为是的目的只是表象,其背后是从中牟利。不过,他们最终也逃不过兔死狗烹的命运。对此我只想送给酷吏两个字, ‘活该!’”

酷吏往往难得善终,除了送“活该”给他们,我们还需思考什么?

二 除了“活该”,我还想说点啥

酷吏往往难得善终,除了送“活该”给他们,我们还需思考什么?

有人说:“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私是写入人类基因序列的,如果没有自私的基因,我也很难想象人类会繁衍至今。在皇权制度下,不论是酷吏,还是皇帝本人,他们都以利己为行动指南,皇帝身居食物链顶端,他是最大的受益者。谈到对社会公正的破坏,对诏狱的滥用,也只有皇帝本人才有这个能力,而不是杜周辈。

“自秦汉到明清,两千年的历史就是一幅皇权扩张史。西汉时丞相还敢于犯皇帝之颜色,比如周昌的‘臣期期不奉诏’,就是对刘邦改易太子赤裸裸的反对。但随着历史的衍变,明清时甚至不再设有丞相,著名奸臣严嵩、和珅之流位极人臣,但直白点说也不过是皇帝的一介秘书,在皇帝眼中犹如蝼蚁。

“皇权如此之大,杜周等人不过是皇帝手中的工具,即使不出现杜周,也会出现王周、李周。从当时前仆后继的酷吏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武则天时期,酷吏再次横行,追根究底不就是因为武则天希望利用酷吏铲除李唐宗室吗?

“道德批判很容易。杜周直白的说出‘合乎当今天子的意指就是对的,哪有什么汉律?’话是难听了点,可这就是实情。我们当然可以用酷吏这个标签将杜周等人钉上历史的耻辱柱,看到他们难得善终的结局,除了用幸灾乐祸般的‘活该’二字,难道就不应该反思到底是什么才是酝酿酷吏的温床吗?”

酷吏往往难得善终,除了送“活该”给他们,我们还需思考什么?

感谢大家关注《鸣原堂》,您的留言就是对我最好的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