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心理中的戀母情結和認同作用

在野生動物中(特別是哺乳動物),除了與生俱來便有如何進食的能力外,還有主動學習生存能力的意識。幼年動物學習生存的意識沒有強迫性,而是主動向父母學習得來。這種向父母學習的意識,就是心理中的“認同作用”。

人都有學習和模仿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使人在思想和行為上模擬別人(被自己認可的人),這也是“認同作用”。兒童有模仿父母行為的傾向,而成年人有模仿被自己認可的“偉人”傾向,這都屬於認同作用。但是對一個人影響最大的還是父母,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個觀點,無論社會如何演變,依然如此。

心理中的戀母情結和認同作用

弗洛伊德將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也歸為認同作用,但是這種情感依戀只是屬於心理上的依賴。這種情結,在幼兒期人的精神意識中最為明顯,因為生存的食物來源於母親。隨著幼兒的成長,孩子會主動對心理意識加以修改,使其符合不同時期的心理需求和現實需要(猶如在步入童年後對父親的依賴逐漸明顯)。所以“戀母情結”只是一種隱性的對父母親的依賴,在人們成長和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會逐漸降低這種依賴感,一個人越是成熟,他們對父母在心理上依戀就越弱。

孩子早期的思想在逐漸與外界的接觸過程中不斷得到糾正,最終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並逐步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和形成自己的三觀。這也是人們在清醒認識自我的成長過程中,心理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自覺思考。

心理中的戀母情結和認同作用

在成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繫,也屬於認同作用——以情感(親友情、民族情結或者相互信任)為紐帶。人們由於對情感目標的認同,有時在社會群體的群情激昂之下,便會削弱自我價值與行為的意識,喪失自我責任感,個人自我約束能力隨之降低,逐步使自己的行為淹沒在群體之中,這種叫做去個性化(或稱庸眾行為)。當在個人自我約束力減弱的群體裡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群體中的各個成員覺得責任應由大家承擔,個人不必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法不責眾的心理),也不關心行為的後果,心中自私、冷漠……的惡念開始滋生,以致發生喪失道德的行為。

弗洛伊德在精神心理的分析研究中,特別是在此類“認同作用和戀母情結”精神心理中,也碰到了比較困難的問題,那就是男同性戀的病例。弗洛伊德總結了男同性戀發生的過程:

在童年時期的俄狄浦斯情結的人,不同尋常地長期而強烈執著於他的母親。但在青春期結束之後,不是用其他的異性對象替代他的母親,而是把自己轉變成自己的母親,並尋找能取代自己的對象,而這個對象必須給予自己愛和關懷(就如同從母親那裡體驗到的愛和關懷)。在此過程中,童年時期“認同作用”的對象(母親)被本身拋棄。

大眾心理分析和個人心裡分析不同,每個人因為生活環境不同都會有所差異,具體的還需因人而定,不可一概而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