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心理中的恋母情结和认同作用

在野生动物中(特别是哺乳动物),除了与生俱来便有如何进食的能力外,还有主动学习生存能力的意识。幼年动物学习生存的意识没有强迫性,而是主动向父母学习得来。这种向父母学习的意识,就是心理中的“认同作用”。

人都有学习和模仿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模拟别人(被自己认可的人),这也是“认同作用”。儿童有模仿父母行为的倾向,而成年人有模仿被自己认可的“伟人”倾向,这都属于认同作用。但是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还是父母,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个观点,无论社会如何演变,依然如此。

心理中的恋母情结和认同作用

弗洛伊德将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也归为认同作用,但是这种情感依恋只是属于心理上的依赖。这种情结,在幼儿期人的精神意识中最为明显,因为生存的食物来源于母亲。随着幼儿的成长,孩子会主动对心理意识加以修改,使其符合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犹如在步入童年后对父亲的依赖逐渐明显)。所以“恋母情结”只是一种隐性的对父母亲的依赖,在人们成长和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降低这种依赖感,一个人越是成熟,他们对父母在心理上依恋就越弱。

孩子早期的思想在逐渐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不断得到纠正,最终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并逐步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形成自己的三观。这也是人们在清醒认识自我的成长过程中,心理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自觉思考。

心理中的恋母情结和认同作用

在成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属于认同作用——以情感(亲友情、民族情结或者相互信任)为纽带。人们由于对情感目标的认同,有时在社会群体的群情激昂之下,便会削弱自我价值与行为的意识,丧失自我责任感,个人自我约束能力随之降低,逐步使自己的行为淹没在群体之中,这种叫做去个性化(或称庸众行为)。当在个人自我约束力减弱的群体里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群体中的各个成员觉得责任应由大家承担,个人不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法不责众的心理),也不关心行为的后果,心中自私、冷漠……的恶念开始滋生,以致发生丧失道德的行为。

弗洛伊德在精神心理的分析研究中,特别是在此类“认同作用和恋母情结”精神心理中,也碰到了比较困难的问题,那就是男同性恋的病例。弗洛伊德总结了男同性恋发生的过程:

在童年时期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人,不同寻常地长期而强烈执着于他的母亲。但在青春期结束之后,不是用其他的异性对象替代他的母亲,而是把自己转变成自己的母亲,并寻找能取代自己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必须给予自己爱和关怀(就如同从母亲那里体验到的爱和关怀)。在此过程中,童年时期“认同作用”的对象(母亲)被本身抛弃。

大众心理分析和个人心里分析不同,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不同都会有所差异,具体的还需因人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