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60岁后千万不要做“三件傻事”,指的是什么?

60岁后千万不要做“三件傻事”,指的是什么?

60岁后千万不要做"三件傻事":

一、不要轻信保健品的功效。

有这样一则不是笑话的笑话:

一母亲到镇上听保健讲座回来,很兴奋。

对儿子说,今天介绍的这个保健床真神奇,不仅能消除疲劳,能按摩,还能解决肩颈问题,只是有点贵。

儿子说,不要听他们吹,不要相信他们,不可能的。

母亲一下子沉默了,等了好一会儿才喃喃地说:“他们讲得真准,不要对子女说,他们不相信。”

这下轮到儿子纠结了。

买吧,确实没有用,何况手头并不宽裕。不买吧,母亲会认为自己吝啬,不孝顺。

前不久,荆州市一老人生病不去医院要吃保健品,猝然离世时家里还有二万多的保健品,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市商务局已彻查了这件事。

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要相信其被夸大的功效。

真正的保健在于合理的饮食,有规律的休息,适当的运动。

我外婆今年九十七岁了,除了耳朵有点聋以外,其他正常。日常生活都是自理。

每天早晨6点多就起床,下午5点就睡了。老人家还有一口好牙齿,牙好胃口也好,一般自己做饭,一日只吃两餐。

每天都会到街上溜达二圈,一个星期至少有四天和老太太老爷爷们一起打麻将。目前为止到我们住的四楼连气都不喘下。

60岁后千万不要做“三件傻事”,指的是什么?

二、不要和子女一起生活。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和子女一起生活。

因受的教育不一样,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消费观念,两代人是不可能一样的,为了避免矛盾,而导致伤心伤肺,最好不要和子女一起。

百病皆生于气。人都有七情六欲,人到六十岁了,健康第一

《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作肺,思伤脾,恐伤肾。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决定于遗传,10%决定于社会因素,8%决定于医疗条件,7%决定于气候影响,60%决定于自己。

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而是气死的。

到了六十岁,基本没有了工作烦忧,而最能影响心情的,就是你的亲人,你的子女。

所谓远香近臭,是有道理的,自己的舌头和牙齿都有打架时,何况是两代人了。

观念分歧产生矛盾,影响的不仅是与子女的感情,更是自己的身体。

三、不要节省,尤其是忌吃剩饭剩菜,霉变食物。

如今很多人的癌症都是“吃”出来的。

以前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扬州一家三口相继患癌,原因竟然与长期吃剩饭剩菜和霉变食物有关。

剩饭剩菜里亚硝酸盐多,常吃到了身体承受的极限,就会发生癌变。

我爸妈一直就有这样一个观念,认为经过再次“高温消毒”,重烧一下,就能杀死细菌和病毒。

其实不然,这些饭菜中有部分有毒有害物质是杀不死的小强,即使温度再高,也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

60岁后千万不要做“三件傻事”,指的是什么?

还有人认为,夏季温度高,食物容易变质,冬天应该没啥问题。这也是不对的,虽然气温低暂时不会腐败变质,但亚硝酸盐含量仍会增加。

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更是吃不得。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在2个小时内附着在剩菜上开始繁殖,产生硫化氢、胺、酚等有害物质。

我妈妈也是患癌症离开的,在得病前几年,经常劝她不要吃过夜的剩饭剩菜,但因年轻时有过吃不饱饭的经历,妈妈总是舍不得,有时饭菜都放酸了,还和了灰面做成粑粑吃,总之不能浪费。

当检查出得了病时,才开始不吃了,但已经迟了。

我外婆(老公家的)就不同,从小是地主的独女,没有受过苦,菜几乎都是当天做当天吃,每隔几天吃一次猪蹄,也许这就是她老人家长寿的原因之一。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