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川式滷菜怎麼製作?川式滷菜的製作方法有嗎?

小鮮肉說農業


製作方法其他人都回答的可以了,其實大家有沒有覺得前幾次滷出來的東西不是很好吃,有點怪味,我通常都在前面步驟完成之後,加入半肥瘦的肉再處理兩次,之後的就沒有古怪的味道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我是這樣做。


777財神777


就由擅長料理的壹碟廚師,來為你介紹一下,川式滷菜的製作方式吧!


川式滷汁


需準備:陳皮、八角、香葉、桂皮、小茴、三奈、甘菘、草果、甘草、砂仁、豆蔻、花椒、糖、鹽、姜、蔥、紹酒、鮮湯


步驟一:將油鍋燒熱,把以上香料放進鍋中翻炒出香味後,再把香料放進香料袋裡紮緊


步驟二:炒糖色:熱鍋冷油倒入白糖,小火炒出泡沫、顏色轉深後,倒入沸水攪拌,盛出


步驟三:姜、蔥洗淨,薑切片,蔥挽結。取一干淨的鍋,加入鮮湯、蔥姜、鹽、味精、糖色,放入做好的香料包、紹酒,煮沸後用小火熬上30分鐘,即成滷水


川式滷菜

需準備:肥腸、鴨胗、鴨爪、鴨翅尖、滷料、花椒、辣椒、老抽、鹽、糖

步驟一:將肥腸、鴨胗、鴨爪、鴨翅尖焯水

步驟二:將水和滷料混合(比例為6比1),燒開後小火慢煮10分鐘

步驟三:燒開以後,加入肥腸先煮20分鐘,之後再放入鴨胗、鴨爪、雞翅尖

步驟四:接著加入花椒、辣椒、老抽、鹽、糖,蓋蓋燜煮10分鐘(希望肉爛一點,可以再煮長一點),接著浸泡30分鐘


碟哥遊天下


製作滷水用到的香辛料

1、上色

滷製醬滷,紅滷水時需要給食物上色,讓它保持紅亮的色彩,這時候就需要用到下列調料:

❖紅曲 :

紅曲米是天然的染色劑,它能給滷味添加誘人的紅亮,在使用的時候,我們需要把紅曲米浸泡或是煮出紅色的汁,或是裝在紗布袋中一起煮。

❖醬油 :

老抽醬油的色澤紅亮,很適合給滷味添色。

❖冰糖 :

經過炒制的冰糖或是砂糖,能夠產生焦化反應,色澤變深,富有香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炒糖色”。

2、辛香味

我們吃滷味的時候,為滷味的香味著迷,這些特殊的香氣來自於下面這些香辛料。除了能夠祛除雜味之外,它們還都是藥食兩用的中藥材呢。只是要注意用量,如果使用過多,就會產生“中藥味”的感覺,遮蓋掉食物本身的味道。

❖小茴香 :

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同時,茴香有種辛香的味道,也是燒烤不可缺少的。

❖八角 :

八角(大料)瓣角整齊,一般為8個角,瓣純厚,尖角平直,蒂柄向上彎曲。味甘甜,有強烈而特殊的香氣。

❖香葉:

香葉是月桂的葉子,味苦,清香。乾燥後,苦味減少,香氣增強,可以用作調料,即“香葉”。

❖丁香 :

味辛辣有有麻舌感。以油性富、香氣烈,入水下沉者為佳。丁香分公母,公丁香一般用作香辛料,母丁香就是雞舌香,相傳古人用它含服在舌下,清新口氣。丁香的香味非常強烈,有一些類似香草的味道,在西餐當中往往用它增加烘焙的香味,或是烹煮飲料。

❖肉豆蔻 :

姜科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實。性味辛溫。有與砂仁相似的化溼行氣、溫中止嘔的功用。常與砂仁同用。

❖草豆蔻 :

燥溫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中醫用於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間斷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

❖草果 :

草果具有特殊濃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氣,增進食慾,是烹調佐料中的佳品,是食品調味中的“五香之一”。用來烹調菜餚,可去腥除羶,增進菜餚味道。

❖桂皮 :

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桂皮用於烹飪,有醇厚微甘的味道,可以祛除肉類的雜味。

❖桂枝 :

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其性味辛、甘,溫,入肺、心、膀胱經,是主治裡寒常用的溫裡藥。

❖香砂 :

又名川砂仁,用於烹調有增濃、增厚複合香味,祛除異味的效果。

❖山萘(沙姜) :

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用於胸膈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山奈在烹調中多用於燒菜、滷菜及麻辣火鍋,在湘菜系中有“三奈菜”一說,此類菜餚用主料加大量的三奈和乾紅辣椒、乾花椒烹製而成,其味芬香奇特,受人稱道。

❖辛夷花(毛狗) :

中藥藥材。指辛夷樹(即玉蘭)的乾燥花蕾。又名木筆花、望春花,玉蘭花,性溫味辛,歸肺、胃徑。因它辛散溫通,芳香走竄,上行頭面,善通鼻竅,因治鼻淵頭痛要藥。

❖白芷:

藥性辛,溫;歸肺、胃、大腸經。味道強烈,有辛苦味。不可以多放。

3、甘味

在滷味當中,會有一些微甘回甜的味道,這種味道可以用這些調料實現。

❖甘草 :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甘草有一種甘甜而富有草木氣的味道。

❖陳皮:

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果皮以陳者良,故名。

❖山楂幹:

山楂切片風乾後的產物,可以添加酸甜的味道,還能幫助肉類軟爛。

❖羅漢果 :

羅漢果具有清熱潤肺、消暑生津、滑腸通便,清咽止咳之功效,也是飲料和調味佳果。羅漢果乾燥之後外皮易碎,最好是放入紗布袋,以免煮碎之後影響口感。

4、其他配料

❖蔥薑蒜 :

最常見也是基礎的祛除食材異味的材料,一般我們都使用新鮮的。

❖酒類 :

能夠幫助滷味增加醇香,還有一定的殺菌作用,但也不可多放,以免搶味。

❖幹辣椒 :

滷香辣的鴨脖子必不可少的就是辣味,根據自己的口味酌情使用即可。

❖花椒 :

麻味的來源,和辣椒一樣,酌情使用。

川式滷水

幹辣椒100克,花椒10克,生薑50克,大蔥100克,八角30克,三奈10克,桂皮10克,小茴10克,草果10克,丁香5克,砂仁10克,草豆寇5克,排草5克,冰糖150克,老抽50克,精鹽,雞精各適量,鮮湯5000克,混合油3000克,(其中熟菜油1500克,精煉油1500克)。

1、幹辣椒去蒂去籽剪成節;生薑洗淨拍破;大蔥擇洗淨後切段;草果拍破去籽;然後將八角,桂皮,丁香,砂仁,排草等一起放入盆中,用清水浸泡10小時,撈出瀝乾水分,冰糖入鍋炒成糖色;鮮湯摻入滷鍋中,上火燒沸待用。

2、炒鍋上小火,注入混合油1000克燒至二三成熱,將浸泡好的香料和小茴,三奈,草豆寇等一起下入鍋中,浸炸約30分鐘出香味時,起鍋倒入燒沸的滷鍋中。

3、淨鍋重上火,注入混合油1000克燒至四五成熱,先投入姜塊,蔥段爆香,隨即下入幹辣椒和花椒,改小火炸至油色紅亮且有香辣味時,起鍋一併倒入滷鍋中。

4、再滷鍋中調入精鹽,老抽,雞精和糖色,改用小火保持鍋中滷汁沸而不騰狀,如此熬製約4小時左右,即成油滷。

1、大蔥拍破後切段,生薑、芹菜均拍破,洋蔥切塊待用。

2、鍋入菜油燒至九成熱,陸續放入大蔥、生薑、洋蔥和芹菜炸至金黃色時,打去料渣不用,等到油溫降至五六成熱時,再把熱油舀入裝有餈粑辣椒的不鏽鋼桶裡攪勻,入置兩三天後打去桶裡的餈粑辣椒,即成滷油半成品。

3、把剩餘的香料放入沸水鍋裡煮約6分鐘,撈出瀝水。鍋入半成品滷油上火燒至四成熱時,下入煮過的香料,開小火慢慢提煉出香味後,離火浸泡2天,打去香料渣子,即得滷油。

調製油滷應當注意的事項

1、調製前,各種大塊的香料應先用清水浸泡,這樣可以去掉香料中的部分苦澀味,以及香料本身含有的一些不良色素。以確保油滷滷汁的味鮮色正。另外因草果的香味多在其外殼,故使用前可將其籽除去。

2、香料和幹辣椒等應分別入鍋炸制。其原因是,炸香料時只能用較低的油溫(以使其辛香成分慢慢融出),這樣方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而炸制幹辣椒時,則應用較高的油溫,因為這樣才能使油滷色紅,辣香味突出。

3、選用油脂應選熟菜油與精煉油各半。熟菜油色澤較暗,但粘附性較強;精煉油則相反,色澤較淺且粘附性較弱。故將兩者合用可互補長短。使油滷的色澤和粘附力均達到最佳效果。

4、調製有滷時忌用動物性油脂,用動物性油脂稍涼後,會在成品表面凝結,影響到成菜美觀。

5、調製時加入的老抽宜少不宜多。因加入老抽只起到輔助調色的作用,過多就會發鹹,最終影響所滷菜品的質量。

保存滷水的方法

❖方法一:

第一種方法就是每天燒開,但這樣是挺麻煩的,也很浪費燃氣,在使用頻率很低的情況下,建議大家使用第二種保存方法。

❖方法二:

滷水一般分為四層,上面一層為浮油,二層為浮沫,三層為滷水,四層為料渣。第三層才是我們需要保存的滷水,所以需要把浮油浮沫都撇乾淨,過濾掉料渣,把中間的滷水留出來。然後燒開,倒入乾淨的瓶子裡,密封冷藏。

也可以分成小份,冷凍保存,用時取出解凍,或是兌入新滷,或是加入水或高湯使用。滷完食物之後,再重複撇清過濾燒開。

要注意的是,滷製豆製品時需要將老滷單獨舀出一部分使用,這部分滷水用過之後不能再使用,否則滷水易壞。


一百斤的胖子


分享四川滷水製作方法,簡單易學!

很多人都喜歡吃滷菜,但是又對外面賣的不放心,其實只要學會四川滷水製作方法,在家也能吃到美味的滷菜,食材自己買,健康又衛生,想吃什麼滷什麼,想吃多少吃多少,滷水保管好的話,下次想吃還可以滷,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四川滷水的製作方法。

備料

湯料:雞骨架3500克和豬筒骨1500克。

調味料:冰糖250克,老薑500克,大蔥、川鹽各300克、料酒100克,雞精味精各25克。香料:丁香10克,八角、茴香各20克,香葉100克,幹辣椒、排草、白芷、篳撥、白蔻、

草果各50克,香草60克,千里香、山奈、橘皮各30克 桂皮80克  香茅草40克。

熬製滷湯

先將雞骨架和豬筒骨飛水,目的是去血沫除腥味,飛水後清洗乾淨,準備一口鍋,加入適量水,把老薑拍碎,大蔥切段,和雞骨架、豬筒骨一起放進鍋裡熬煮,大火燒開轉中火,熬成滷湯之後打撈乾淨備用。

炒糖色

熱鍋下油,再放入冰糖(冰糖可以拍碎再炒,這樣會方便很多)中火慢炒,炒糖色要火力均勻,如果火力忽大忽小,糖炒上半天都不會變色,糖越炒顏色就會越深,炒到糖冒大泡的時候要端開炒,否則糖容易變苦,隨後減低火力炒,待糖由黃色變成深褐色,大泡變成小泡,再加入少許清水繼續炒,直至將糖炒到理想的顏色。

處理香料

把整顆的香料拍破(是拍破,不是拍碎),再用乾淨的紗布把所有香料包紮好,香料包的袋口紮緊就行,整個香料包略顯鬆動,不要勒得太緊,包好之後放水裡泡半個鍾,這樣能起到去砂的作用。

滷水成型

把處理好的香料包放入滷湯裡,加入適量的鹽和糖,還有辣椒,中火熬煮出香味,四川滷水就算做好了,接下來就能滷產品,開吃了。


用戶102768760522


川式滷菜大致包括四種表現形式:紅滷、白滷、辣滷、油滷。一般市井小店和餐館酒店以紅滷為主。


我們主要以紅滷為例來說明它的做法:(一)吊湯(二)制滷(三)滷製。

吊湯:取一不鏽鋼大桶加水50斤,冷水下制淨的老母雞、老鴨各一隻,豬皮3斤,豬棒子骨10斤,雞骨架10斤,大火燒開去浮末下老薑、大蔥各100克酒料300克,繼大火燒20分鐘至湯白調中小火繼熬4小時,打去渣料不要。

制滷:八角40克、草果25克、三奈20克、桂皮25克、小茴25克、砂仁20克、丁香5克、白扣15克、白芷15克、當歸15克、甘菘10克、羅漢果2個、甘草30克、陳皮30克、梔子40克、青紅花椒各20克、子彈頭幹辣椒75克。草果去籽不要,大塊料改小塊入溫水泡20分鐘去苦澀味濾幹水份備用。炒鍋上小火下豬油150克,下香料炒制20分鐘出鍋放布袋包好入40斤高湯中開大火熬45分鐘,其間加鹽220克、生抽300克、滷肉香膏200克、料酒1瓶、
味精200克、雞精200克、糖色200克(鍋上中火下100克色拉油下冰糖或白糖200克炒至糖化變成棗紅色起大泡加250克開水熬2分鐘起鍋裝缽備用)。滷水調好之後嘗一下味道,略感偏鹹即可下肉滷製。

滷製:一般遵循,大件肉類先加鹽姜蔥料酒香料粉醃製2~12小時不等,小件直接滷製。滷製時間:雞尖、雞腳、鴨腳、鴨翅等5~8分鐘,鴨脖、兔頭、鴨頭、豬耳、豬臉等25分鐘,豬蹄、牛肉、整鴨等45~60分鐘。滷肉出鍋先入筲箕濾幹水份晾冷再涮油入盤擺放整齊出售。



白滷只放香料包、鹽、味精、雞精,花椒辣椒不放,常於用鴨水雞、鹽水鴨、夫妻肺片的滷製。

辣滷是在紅滷的基礎上加重幹辣椒和花椒,接上面紅滷:印度椒3斤、子彈頭1斤、青紅花椒各半斤。

油滷起源於四川達州,現已風靡四川以及全國各地。類似於火鍋湯滷,一般是香料油7:紅滷水3,以小件物料為主,鴨舌、小雞尖、兔腰、雞胗等。


佐大師美食


1、先準備滷包。丁香5克,桂皮5克,三奈5克,紅醬油100克,糖15克,白酒15克,蔥50克,姜5克,蒜5克,辣椒3克,香油10克,八角2克,小茴香25克,陳皮5克,花椒10克,甘草3克,把上述香料炒香搗成小顆粒,蔥薑蒜切末,稱之為滷包。取10克使用。



2、再配製滷料。滷包10克,乾草10克,白胡椒粒5克,八角4克,草果5克,大紅袍花椒5克,丁香5克,小茴香5克,沙姜5克,蔥50克,姜40克,蒜頭10克,辣椒8克,香菜20克,醬油400克,米酒600克,辣豆瓣醬100克,冰糖50克,鹽30克,紅醬色50克。



3、做法。把香辛料放入鍋內爆炒後備用,把滷包材料全裝進滷包袋中放入鍋裡, 再把剩餘的調味料和高湯,全都加入鍋中,開大火燒開,轉小火再煮30分鐘既為川式滷水。

也可以這樣做。 (1)山奈,八角,丁香,白蔻,茴香,香葉,白芷,草果,香草,甘草,陳皮,桂皮,篳撥,香茅草,幹辣椒配成香料包。(2)雞架和豬棒骨熬成高湯,冰糖搗碎,鍋內下油將冰糖下入炒好糖色。(3)將糖色香料以及高湯倒入滷鍋內,加入鹽和雞精,大火煮半小時既可。


小吃學院


川式滷水又被稱為川味滷水,具有鮮香麻辣的特點。跟潮州滷水一樣,它擁有無數的“粉絲”,不論是原料單獨滷製,還是用來製作半成品原料,那濃郁的麻辣味都令人回味無窮。川式滷水的製作方法較潮州滷水要簡單一些,原料由6組組成,操作步驟也只有4步,所以更適合廚師朋友們來推廣。下面中國吃網小編分享川式滷水秘製配方獨家做法,供參考。

6組用料

香料 白豆蔻100克,八角、山柰各60克,蓽撥、草果(敲破去籽)各50克,幹辣椒40克,花椒、千里香、桂皮、小茴香各30克,砂仁、甘草、草豆蔻各20克,丁香、排草各10克。

湯料 老母雞3500克,筒子骨、五花肉各1500克,豬脊骨、豬肉皮、鳳爪各1千克;金華火腿500克。

調料 川鹽、雞精各600克,冰糖、魚露、東古一品鮮醬油各500克,料酒250克,味精300克。

油料 煉熟的菜子油3千克,提前煉香的雞油2千克。

麻辣料 幹辣椒400克,大紅袍乾花椒120克。

蔬菜料 生薑塊(拍松)、大蔥段(拍松)各1千克,獨頭蒜500克。

4步熬製

步驟1 老母雞、筒子骨、五花肉、豬脊骨、豬肉皮分別切成大塊,放入冷水鍋內,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後撈出,沖洗乾淨,放入湯桶內;鳳爪焯水後洗淨,也放入湯桶內,倒入清水50千克(最好再放入薑片3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4小時,下入火腿(放入烤箱內烤香),繼續用小火熬製2小時,再改大火衝湯30分鐘,離火過濾。

步驟2 香料用溫水略微浸泡;鍋內放入1/5的混合油,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香料,小火炸香,用紗布包好(別包得太緊)。放在湯料中。

步驟3 淨鍋上火,注入剩餘的混合油,燒至四五成熟時,先放入蔬菜料爆香,隨即下入麻辣料,改小火煸炒至油色紅亮且有麻辣味時,起鍋將油脂和原料一併倒入湯料中。

步驟4 再將調料放入湯料中,用小火慢慢加熱(保持湯料沸而不騰)熬製40-60分鐘,過濾料渣,即成川式滷水。

5個關鍵

川式滷水的製作方法較潮州滷水要簡單很多,但是在加工過程中,你依然需要注意以下5個關鍵細節:

關鍵1 香料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溫水清洗一下,目的是祛除沙礫,並減少香料的中藥味。包裹香料時,不宜扎得太緊,應略有鬆動,這樣有利於香味的溢出。草果在使用前,更多特色湘菜及湘菜食材就在唐傑湘菜廚師網。一定要敲破去籽,否則經過長時間加熱後它會呈現苦澀味。

關鍵2 在熬製湯料時,火腿一定要最後放入,放入時間太久,香味反而會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而大量流失。不過在加入前,火腿一定要提前進行烤制。如果能先蒸後烤,效果更好。

關鍵3 菜子油必須提前煉熟,否則它會產生特殊的異味。

關鍵4 不用糖色和老抽。很多師傅在製作滷水時都很喜歡用糖色來調色,但是我個人感覺,經過5次加熱後,糖色也會像老抽一樣導致滷水發黑,所以我選擇了基本不會上色的東古一品鮮醬油和排草來調色。

關鍵5 湯料中放入調料後,一定要用極小的火慢慢加熱,湯料不可以滾沸,否則冰糖和醬油在加熱過程中容易出現黑沫。


IMshelley


川滷一直以來是非常受廣大食客歡迎的滷製品之一,網絡上上千款滷水配方,對眾多美食愛好的朋友來說時是茫然的,分不清那款才是真正的滷水配方,為了給大家解決這一難題,小編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款實體店的川式滷菜配方:


香料配方比例

八角 30 g 桂皮 25g 丁香 10g 山奈 18g 香葉 18g 白芷 30g 白扣 15g 草果 12g 小茴香 30g玉果 12g 廣香 15g 砂仁 15g 千里香 8g 香茅草 4g 黃梔子8g



高湯熬製

所需材料: 清水50斤 土雞1只 牛骨3斤 豬骨3斤 雞爪3斤 薑片100g

將所有材料倒入清水中大火燒開,打去血沫,加入25g花椒改小火熬製4個小時,撈出所有材料高湯即成.

調滷水

加入雞精、味精各1斤,食鹽1300g 糖色45g 冰糖100g 香料包一個熬製10分鐘,滷製食材時加料酒250g 薑片50g

操作流程和細節

一、新滷水調好後可以直接滷貨不需要添加任何調料了,從第二次滷貨開始每次都有補充鹽分,以1斤肉加13g鹽,

二、如果滷製的次數增加,滷水減少就需要補充高湯,這裡有個重要的細節,每加1斤高湯就需要補鹽25g 雞精2g、味精2g、冰糖2g 如果超過10斤就需要補香料包一個.

三、肉厚的(豬頭肉等)先放肉薄的(雞爪等)後放

四、醃料水製作:清水35斤 香料包一個 大火燒開1分鐘關火,待水涼後加入食鹽每斤水加40g鹽,料酒一瓶就可以進行食材醃製了,

五、每次滷貨後關火讓食材在滷水裡浸泡30分鐘再撈出來,味道會更好.

六、每天滷水使用後過濾殘渣,燒開打淨血沫再保存,切記中途不能動滷水,要不然滷水會壞

七、需要封油時加入色拉油即可.


紅辣椒美食探秘


老師傅教授的秘製川味老滷水,你也能擁有百年老滷!

川式滷水的風味菜品,是以熱制涼吃的風格展示出菜餚的不同特色的,並且以色香味醇而見長,兼具取料廣泛,品種繁多,製作精益求精,易於存放等諸多特點。不論是紅滷、白滷、還是黃滷,它們的調製都離不開基礎鹹味與各種香味調料。因使用香料的配比不同、以及烹製技法等手段的不同,所以川式滷水菜品的芳香,就呈現出了萬紫千紅各具風格之特色。

在川式滷菜的傳統使用中,滷包的運用尤其顯現風格特色,在運用不同的香味原料的技法中,使用各異的制味料衍生出來的滷味菜系就千百萬化了。若要滷製出不同口味的滷味菜,籍由香辛料的特徵調配出自己獨門口味的滷汁,是最後的法寶。

基本香料構成

1、枸杞:

味道清香甘美,有養血明目、治療頭暈目眩、滋補肝腎的功效。

2、漢源花椒:

味道辛香麻辣,有增香、解膩、除腥的功效,用油爆香更能增添香氣。

3、八角:

八角(大茴香)具有特殊香味和甜味,為五香粉主要原料。

4、當歸:

味道苦中帶甘,能增加香氣並具有消腫止痛的療效。

5、肉桂:

肉桂味道辛香略帶微甜,是肉類烹調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

6、小茴香:

形似稻粒香氣濃烈,具有去腥異、增香氣解膩味的功效。

7、篳撥:

味辛辣有特異香氣,對祛寒、腹瀉、嘔吐、痛症等有療效。

8、丁香:

有濃郁的香味是滷、醬製品常用調料,具有促進消化與清理腸道的效果。

9、甘草:

甘草味甘香略甜苦,有提味的功能,在滷汁運用中可以切片或磨成粉來使用。

10、山奈:

香味濃郁,味道辛辣,有祛寒溫中,消食止痛的功效。

11、白胡椒:

味道芳香辛辣,具有增香及去腥的作用。

12、白芷:

味道甘且性溫,能消腫止痛,也有美白皮膚的效果。

13、草果:

草果味道略為辛辣,能夠提味、去腥,具有建胃解痰的功效。

14、白豆蔻:

種子具強烈香氣,味道辛辣,具有行氣暖胃,解酒止痢的功效。

15、草蔻:

原產地雲南,種子極具濃烈香氣,味道辛辣,具有暖胃止吐的功效。

16、陳皮:

味道甜而帶香,具有化痰止咳、開胃建脾的效用。

17、川明參:

為五加科植物明參的乾燥物,大補元氣,補脾益肺,有安神補虛之效。

18、黨參:

根、芽、葉、花、以及果實有多種人參皂甙(有機化合物的一類,多存在於植物體只,在實際運用中的車前草、甘草、陳皮等都是含有此類甙的提取物)。

19、甘松:

味道辛香,是調製滷汁常用香味料,特別是針對牛羊肉除異解騷的必用原料。

20、靈香草:

有特殊的清香味道,在實際運用中常見於滷汁的增香原料使用。

21、木香:

有提味的功能,在滷汁運用中可以切片或磨成粉來使用。

22、排草:

其味辛香,具有特殊的芳香味道,是川式紅滷汁運用中的常見增香原料。

23、青花椒:

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辛香麻辣、有增香、解膩、除腥的功效,用油爆香更能增添香氣。

24、香果:

具有提味的功能,在滷汁運用中可以切片或磨成粉來使用。

25、香葉:

有提味增加香氣的功能,在滷汁運用中常見於廣泛的運用。

26、小良姜:

味辛香,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在川式滷汁中的運用常見於增香原料運用。

27、黃枝子:

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是川式滷汁的運用中常見提色增香原料。

28、紫草皮:

在川式滷汁的運用中常見於滷汁提色的使用,以杜絕任何化學色素的使用。

29、茂汶花椒:

滷製菜品的流程

1、滷菜簡介:

川味滷菜屬五香味型中最大宗的一類,它具有粑、軟、味美濃香、老少皆宜、清潔衛生,存放時間長、攜帶食用方便等特點。

滷菜製作的關鍵在於調製滷水,而川味滷水有紅滷和白滷二種,兩種滷水的風味基本相同。其區別主要在於紅滷中加有適量的冰糖糖色,適於滷製淺色的原料;白滷中則不加糖色,適於滷製深色的原料(如牛肉、羊肉)。

2、滷料配方:

山奈5克,八角25克,桂皮15克,小茴15克,草果15克,丁香15克,甘草15克,花椒20克,砂仁頭10克,草豆蔻5克,老薑100克,大蔥150克,紹酒100克,精鹽適量,熟菜油20克,冰糖250克,清水5000克。

以上配料為一次滷水用量,根據滷製品數量,可按比例適當增減用量。

3、滷水製作

1)、除姜、蔥外,將所有香料分兩等份,分別裝入兩個紗布袋內紮緊袋口製成香料袋。

2)、將冰糖砸碎,炒鍋置火上放菜油和冰糖100克,炒至熔化呈銀紅色,摻清水250剋制成糖色。

3)、鍋內摻清水5000克,放入拍刀姜、蔥把子、鹽、冰糖、紹酒、糖色(使湯呈淺紅茶色)和香料袋,用小火煮(約1小時)至香味四溢即成滷水備用。

4)、包好的香料袋還可以留下待下次再煮,煮成的滷水可以連續使用。每次煮完後,除去雜質泡沫,撇去浮油,淨下來的淨滷水再加入食鹽煮沸後,即將滷水盛入陶瓷滷水缸中保存。

5)、下一次滷製時,便把滷水倒入鍋裡,並放入上次的香料袋再煮,如香料袋已翻煮多次,滷水也變渾濁並感覺無香味時,應換新的香料袋和滷水,以保持滷水的質量。

4、滷水的作用

1)、動物性原料均須先焯水後,再入滷鍋滷製入味軟熟。經常滷製鮮味足的動物性原料,能使滷水質量提高。

2)、鮮味的原料(豬肉、雞、鴨)最好能與異味重的原料(牛、羊、肉、腸、肚等)分別使用滷水,以保證滷製品的質量。

3)、滷豆製品的滷水最好是一次性使用,不要回用。

4)、常檢查滷水鹹度、色澤、香味及滷水量,並隨時添補或更換,保證滷水質量。

6、原料加工及滷製方法

1)、原料加工:

將滷菜原料(各種葷素食品),肉類洗淨焯水去腥,切塊(一般體積較大的整塊肉類切成重約200克左右塊狀),心肝、肚腸、雞鴨肫、翅膀、蹄掌、鴨鵝頭頸等小件食品無須切塊。

焯水時間應視原料質地決定,鮮味較好、異味輕的原料,焯水以能除去血腥味,撈出即可入滷鍋為度;牛、羊肉、肚、腸等異味重的原料,焯至熟後(泡煮15分鐘)再撈入滷鍋;素菜(豆製品、豆果類)洗淨即可。

2)、滷製方法:

將原料入滷鍋,滷汁應淹沒原料,旺火燒沸除去浮沫,小火燜至成熟或粑。要視原料質地老、嫩靈活掌握火候,通常在保持95℃溫度的滷水鍋內浸滷40分鐘左右,以粑軟不綿為度,即為成品。

滷水的保存方法

1、滷水的保管:

滷水要經常濾去雜質,保證清潔衛生,存放時需燒沸,除去過多的油脂,盛入陶瓷缸或搪瓷桶(盆)內不動,如長期不用,也應經常燒沸後再儲存。

2、滷製品的二次變鮮方法:

這是為減少損耗,將當天未銷售完的、無任何變質的、報損又不符合條件的、第二天又賣相欠佳影響正常販賣的滷菜,經過再次加工後再販售的方法。

一般第二次滷製可用白滷,時間以煮透為度,販售時要記得先售出。

滷菜有它的特性,經過多次滷製加熱後,滷菜會越變越黑,賣相會變差。一般情況下,為了保持滷製品的新鮮度,在販賣時,托盤內應加滷水汁,銷售人員要經常做翻面的動作,以維持鮮度。當天未銷售完的滷製品,第二天可以切成片製成涼拌菜販賣。

色澤過深或發黑的處理方法

1、把滷水燒開後,加兩層紗布後過濾,隨時保持滷水桶內桶壁的潔淨,再加冰糖半斤增加滷菜的光亮度。

2、那是一種碘化現象,正常的,解決的辦法是每天少滷一些,寧願不夠賣,也不要做多了。

3、如果剩餘的滷菜太多,可以將剩餘的滷菜用白開水煮一些時間(約2分鐘),趁熱撈出鍋,用不鏽鋼桶裝好,再用保鮮膜密封好,待完全涼透了進冰箱冷藏,次日將新鮮滷菜滷好撈出後,單獨入滷水鍋裡滷製過心就好,不要久滷,回滷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

4、滷肉原料碼味時,要加%0.05的硝鹽,醃碼時間一定要夠3小時,汆水必須將原料煮熟斷生,滷製時間控制在要求時間之內,雞爪、雞翅、鴨掌等小型原料滷製時間15分鐘之內,整雞、牛肉等控制在2小時之內,滷菜時必須加蓋保持桶內滷汁微微開,同時,滷菜滷好出鍋後必須用油刷刷1:1的香油和熟菜油,刷油的目的是阻滯空氣與食物的碘化反應速度,同時刷油後加封保鮮膜存放銷售。

5、最好的保鮮辦法只有一種,就是必須控制人為的計劃失控,過多的滷製原料,需要做到的就是控制好滷菜的總量控制,寧願不夠也不要過量,這樣每天都是新鮮的滷菜。


武漢壹周


首先滷水重點肯定是香料配比分別為:八角,三奈,桂皮,茴香,白扣,香葉(以20斤水為例各五克)其次草果,香果,香茅草,老扣,畢波,(同樣20斤水各3克)丁香幾顆。這些香料或用紗布包或打粉。備用

然後就是掉湯,加棒骨,老母雞,老鴨,豬皮,加清水燒開打去浮沫,小火掉四小時。


炒鍋洗淨加冰糖小火炒制起魚眼泡,變成焦糖立及加水成糖色背用

掉的湯里加香料包,糖色,加幹辣椒,乾花椒,生薑,大蔥加鹽,味精,雞精。熬兩小時就可以開始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