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做養殖怎麼了,為何有的人不看好養殖行業呢?

新大風歌


在農村搞養殖為啥很多人不看好這塊呢,老於認為這需要從養殖業自身的特點來分析,下面老於通過以下幾點來說明一下。

一、養殖業本身具有養殖高風險

人類對於牲畜養殖已經有幾萬年的時間,即使面對現代化的養殖設施和條件,養殖業本身還是具有相當大的風險,大家都知道2018年底爆發的非洲豬瘟就已經讓養殖戶損失巨大,趕上好的年景價格高的時候,一次就能夠賺個盆滿釙滿的,但如果爆發集中性流行病的話,那損失是可謂相當巨大,開玩笑的話就是一步到解放前,所以在農村搞養殖風險還是很大的。其次農村的養殖設施和環境衛生畢竟要落後一些,很容易爆發流行病,而養殖經驗欠缺和對風險評估的不足是給養殖戶帶來風險的主要因素。

二、市場給養殖業帶來不確定風險因素

養殖戶養殖的東西一定是要投放到市場來追求效益的,而市場供需矛盾波動帶來不確定性給養殖業帶來更多的風險,俗話說產量高不一定賣個好價錢,就像去年的小龍蝦養殖一樣,大量湧入市場的小龍蝦必然給市場的供需帶來很大的風險,養殖戶本身是要期盼賣個好價錢,但收購方選擇的餘地很大,導致供貨方相互壓價,致使小龍蝦價格跌到近幾年最低谷。因此市場因素對於養殖戶來說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三、養殖成本高,環保要求高

現如今國家追求GDP是綠色的,而不是用犧牲環境來追求效益,所以要在農村發展養殖業,本身在用地方面審批嚴格,不能佔用林地農地,而環評審批又是一到難以逾越的門檻,在環境衛生用水用電方面都要追求環保,如果環評不達標是沒法經營養殖,而增加環評要求的措施必然增加建設成本和養殖成本。另外養殖方面的飼料因素也要考慮在內,近期玉米價格就波動異常,無形中增加生豬的養殖成本。

所以在農村搞養殖因為本身所具有的很多不確定性,所以很難背大家看好。


魯北老於


做啥事不是做給人看的,而是做給自己看。沿著自己的路勇往直前的走下去,至於別人怎麼說你儘管讓他去說吧,只要自已認定的事,堅持,堅持再堅持,有成功也有失敗,沒有失敗那有成功和輝煌,失敗了抬起頭,勇往直前向前走!



用戶董永華


農村養殖行業,有些人不看好的主要原因是風險較大,他們覺得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更有甚者會血本無歸。

常言道“家產萬貫,帶毛的不算”,說出了養殖行業的心酸與無奈。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養殖業風險大、不被看好的原因。

1、資金投入較大

一些養殖行業,特別是規模化養殖,前期的資金投入是比較大的,包括土地承包、圈舍修建、良種引進等,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的,一旦投入進去不能實現效益,這對於本來就不富裕的農村老百姓來說就是沉重的打擊,有可能好多年都翻不了身

2、養殖行業風險太大

(1)前期養殖行業缺乏監管,一些不法人員打著“特種養殖”的旗號,對養殖戶“坑蒙拐騙”,老百姓深受其害。

特別是前幾年,一些不法人員以“提供種苗,養殖回收”的幌子,欺騙養殖戶,讓養殖戶花高價購買他們的“種苗”,可是當老百姓真正養大準備讓他們來收購時,他們就會以各種理由予以拒絕,甚至跑路。極大的挫傷了養殖戶的積極性,讓他們損失慘重

(2)市場價格波動太大

以養豬行業為例,豬肉市場價格波動大,一些以短期養殖為目的的養殖戶根本跟不上市場的節奏,豬的生長出欄時間是4-5個月,往往一些養殖戶在市場行情較好是進行仔豬補欄,可是經過近5個月的飼養後,到了出欄的時間,可是此時市場價格有可能一落千丈,到時候陷入了

“賣了賠本,不賣更賠本”的尷尬窘態。

(3)防疫問題尤為突出,老百姓血本無歸

“非洲豬瘟”、“禽流感”,相信這些名詞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對養殖戶來說確是“滅頂之災”,有可能將辛辛苦苦一年甚至幾年的心血付之東流。老百姓欲哭無淚。

(4)環保形勢及國家政策影響

不可否認,養殖行業產生的糞便、廢料等如果不能有效的進行處理,確實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隨著國家對環保情況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強,國家對養殖行業的管控會越來越嚴格。一些規模不大或者是條件不達標的養殖場可能要被迫退出。

受今年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國家強力嚴查野生動物的交易、販賣,也對野生動物進行重新的定義。一些特種養殖的行業面臨著“進退兩難

”的境地,賣不了,也沒人要,只能養著眼睜睜的看著賠錢

正是因為這些不利於養殖行業的種種原因,養殖行業有部分人並不看好,也有一部分養殖戶

我是農村媳婦,關注我,帶你領略農村不一樣的煙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