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衡水新聞快報:阜城縣楊文獻:退役不褪“色”戰“疫”鑄黨魂

衡水新聞快報:阜城縣楊文獻:退役不褪“色”戰“疫”鑄黨魂

阜城縣霞口鎮董家庵村黨支部書記楊文獻利用午休時間為村中消毒。

衡水新闻快报:阜城县杨文献:退役不褪“色”战“疫”铸党魂

阜城縣霞口鎮董家庵村黨支部書記楊文獻動員梨農做好梨樹修剪工作。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 在阜城縣霞口鎮董家庵村有這樣一個身影,面對疫情,他挺身而出勇擔當,率先垂範守初心,心繫春耕謀長遠。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讚歌,築牢疫情防控的“紅色防線”。他就是退役士兵、霞口鎮董家庵村黨支部書記楊文獻,一名勇敢抗“疫”的可愛逆行人。

衝鋒在前,敢於擔當,勇於作為。“我們這幫人平時是黨員,現在有了疫情,我們就是戰鬥員,就該衝到一線,守好我們的村、守住我們的家。”大年初二,得知疫情防控任務的緊迫性之後,楊文獻和全村黨員一起帶頭執勤,日夜堅守,讓黨旗飄揚在防疫一線。在全村排查登記中,發現有一名武漢回鄉人員和3名密切接觸者以及22名外省市返鄉人員,防疫任務艱鉅。他沒有一絲猶豫,毅然衝在前,主動包聯武漢返鄉人員,每天到該戶查看回鄉人員體溫狀況,查看其他與之密切接觸人員的隔離情況,幫助他們購買食品、生活用品。隔離觀察期滿後,該戶所有人員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狀況。武漢返鄉人員小李激動的說:“剛回來那幾天我和家人心裡十分緊張,害怕感染病毒,害怕隔離沒人管,是文獻叔叔每天打電話鼓勵我,送吃送喝,讓全家能安心隔離。”

自從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楊文獻沒有一個晚上能睡好覺,心裡想的都是如何做好防控、隔離等工作。“作為一名退伍兵,作為黨員,關鍵時刻就得衝在前,幹在前,這樣才對得起黨的培養,對得起鄉親們的厚愛。”樸素無華的話語道出了他內心的真諦。

率先垂範,不忘初心,踐行使命。“正打藥呢,你們先吃吧,別管我了。”連日來,楊文獻的妻子張學彥聽到的最多就是這句話,她已經記不清楊文獻有多少箇中午顧不上吃午飯了。“早上得值勤,中午正好趁著這個點沒人出來,抓緊時間給全村主幹道路打一遍消毒液。”中午本該是楊文獻換崗回家吃飯的時候,他卻回家開起打藥拖拉機又開始了工作。一同值勤的村民勸他不用這麼拼,楊文獻總是樂道:“少吃一頓又餓不壞,這點功夫多幹點事我覺得值。”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心繫春耕。“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當前疫情防控是大事,可是農業生產也不能耽誤啊,要學會彈鋼琴,做到防控、生產兩手抓、兩不誤。”面對梨樹春季修剪的大好時機,楊文獻積極動員梨農做好梨樹修剪工作,並做出嚴格規定:梨農到梨園一定要戴好口罩,且從家到梨園兩點一線,對自家梨園內的梨樹進行精細修剪,澆水施肥,哪裡也不準去,目前,該村180畝梨樹已經修剪完畢。他動員力量,把江江河的水引到村內的坑塘河渠,對梨樹進行澆水,灌溉1畝梨樹僅需10元左右,大大節約了成本。

為了全村的安全,為了抗疫一盤棋的大局,楊文獻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犧牲了與親人的相伴。退役不褪“色”,戰“疫”鑄黨魂,在楊文獻質樸的認知裡,不忘初心,踐行使命是他不變的人生信條。(通訊員 苗鳳強 孫和平 王博 記者 扈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