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雷鋒日記摘抄——獻給全國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

推薦語:

如果在這裡我們用一句話指出西方心理學和中國心理學最本質的不同在哪裡的話,那就是——前者是個人主義的,而後者是集體主義的。西方心理學教人追求個人奮鬥和所謂的“自我實現”;而中國的心理學讓人不僅僅看到一株株樹木,更看到廣袤的森林,看到身處系統的博大——這就註定了,心理學的故鄉在中國,心理學的未來也必將在中國。

一個人的生命,只有和無數人的生命相交融,才是最具存在感和意義感、最精彩的人生。

——李不言

雷鋒日記摘抄——獻給全國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麼?在生活的倉庫裡,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

凡是腦子裡只有人民、沒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榮譽和威信。反之,如果腦子裡只有個人、沒有人民的人,他們遲早會被人民唾棄。

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於有許許多多的螺絲釘的聯接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夠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才不會生鏽。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才不會出毛病。

高樓大廈都是一磚一石砌起來的,我們何不做這一磚一石呢!我所以天天都要做這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一個人是辦不了大事的,群眾的事一定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自己來辦。……我一定虛心向群眾學習,永遠做群眾的小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工作,才能不斷進步。

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牢記,千萬不可以驕傲。你永遠不能忘記,是黨把你從虎口中救出,是黨給了你一切,至於你能做一點事情,那是自己應盡的義務,你每一點微小的成績和進步,都要歸功於黨,要記在黨的賬上。

我要永遠的記住: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能永遠不幹,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融合一起的時候才能有力量。力量從團結來,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

有人說我是“傻子”,是不對的,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我是甘心情願做這樣的“傻子”的,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

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