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如果没有“封樁库”,大宋将会怎样?

如果没有“封樁库”,大宋将会怎样?

宋朝重视军事理论研究,多刻印兵法

如果没有“封樁库”,大宋将会怎样?

盏底铭文:内库,说明这只酒碗从宋朝宫廷仓库“内藏库”流出

如果没有“封樁库”,大宋将会怎样?

清刻本《范忠宣公集》里的范纯仁画像

如果没有“封樁库”,大宋将会怎样?

这两只谷仓罐是宋墓中的明器,据此可以想象宋朝粮仓的样貌

所谓“封樁库”,注意,是封樁库,不是封椿库,樁读zhuāng,不读chūn。根据字义,樁有固定的意思,封有封存的意思,所谓封樁库,就是封存起来不能随便动用的仓库。根据大宋祖宗家法,封樁库是专门用来为打仗做准备的军需储备库,并不是普通的仓库。各地方各机构如果想动用封樁库,必须向朝廷请示,由宰相、参政(副宰相)、枢密使(国防部长)、三司使(北宋前期的财政部长,王安石变法后,财政大权改由户部尚书执掌)等大臣集体会议表决,再由皇帝下旨。

开仓放粮,范仲淹的儿子犯难了

公元1077年,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被派往庆州担任知州,一上任就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必须迅速做出决定,要不要打开当地一座特殊的仓库,把里面的粮食和铜钱拿出来,赈济当时正在一场自然灾害中忍饥耐寒、嗷嗷待哺的庆州百姓。

庆州在哪儿呢?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庆阳市。1077年,庆阳大旱,颗粒无收,老百姓急需救济粮。可是,那里距离京城开封实在太远,如果把灾情一层一层地汇报到京城,再等朝廷把赈灾物资一站一站地运到庆阳,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到那时候,一定会有大批灾民活活饿死。

好在庆阳当地建有一座仓库,这座仓库里贮存着小麦、高粱和谷子,以及成捆的铜钱、丝绸和麻布。范纯仁只要把仓库打开,把财物取出来,赈济庆阳百姓绰绰有余,完全不用等朝廷发粮。

这座特殊的仓库,名叫“封樁库”。注意,是封樁库,不是封椿库,樁读zhuāng,不读chūn。根据字义,樁有固定的意思,封有封存的意思,所谓封樁库,就是封存起来不能随便动用的仓库。

至少从北宋中后期开始,宋朝治下的绝大部分州府都开始建造封樁库,并且每年都要往封樁库里贮存财物,庆阳有封樁库,并非特例。

救灾如救火,既然封樁库是现成的,仓库里物资也是现成的,范纯仁直接拿出来赈灾不就行了吗?有什么值得犹豫的呢?

最开始,范纯仁也没有犹豫,他走马上任第一天,就决定开仓放粮来着。可是他的前任,上一任庆州知州,一个名叫楚建中的官员,在交接大印时非常郑重地告诉他:封樁库千万不可擅自打开,除非接到朝廷批文,现在灾情已经上报,批文还没下达,你得再等等,千万千万不要开仓!

楚建中之所以这样告诫范纯仁,那是因为朝廷屡下禁令,严禁任何机构和任何官员私自动用任何一座封樁库的物资。

王安石当宰相时说过:“封樁者,祖制以应军兴,非泛支可比也。应有所用,必有司具数之,宰执聚议同奏,降旨下库,始可支焉。”根据大宋祖宗家法,封樁库是专门用来为打仗做准备的军需储备库,并不是普通的仓库。各地方各机构如果想动用封樁库,必须向朝廷请示,由宰相、参政(副宰相)、枢密使(国防部长)、三司使(北宋前期的财政部长,王安石变法后,财政大权改由户部尚书执掌)等大臣集体会议表决,再由皇帝下旨。

宋神宗专门下过诏令:“诸路保甲封樁钱物,非有朝旨而支用者,以违御笔论。”全国各地的封樁库,必须经过圣旨准许才能动用,如不请示朝廷,以抗旨不遵论罪。

南宋法典《庆元条法事类》规定:“诸擅支借封樁钱物,徒二年;及虽应支借而于令有违,各已费用者,不以觉察举去官赦降;原减未断而还足者,奏裁。”凡是擅自从封樁库里借用财物的,处以两年徒刑;即便某个官员确实有必须借用的正当理由,也会被治罪,不能被赦免;如果既有正当理由,又在借用之后及时归还,则将案件交由皇帝圣裁,皇帝认为无罪,才能无罪释放。

话说到这里,您肯定理解了范纯仁的苦衷。封樁库就在自己管辖的地盘上,把仓库打开,就能赈济子民,范纯仁之所以不敢贸然打开,是因为他必须请示朝廷。而前面说过,庆阳离京城太远,如果非要等到朝廷批准才开仓,许多老百姓都会饿死。

开仓,老百姓得活,范纯仁则会受到处分,甚至还可能被判刑;不开仓,老百姓饿死,范纯仁身为一个有良心的父母官,心里肯定痛苦万分。到底要不要开仓呢?范纯仁思量再三,下了决心:开仓!哪怕自己罢官,也不能看着百姓饿死!

于是,封樁库打开了,粮食发下去了,老百姓得救了。后来范纯仁有没有受处分呢?没有。

宋神宗以及朝中大佬对范纯仁的做法表示理解:“擅发封樁粟麦,收恤流亡,多所全活。”虽然说违反了禁令,但是救活了百姓,犯了小错,全了大节,值得肯定。

更重要的是,“民闻之,争先输官,比使者至,则已无负。”庆阳百姓分到救济粮,熬过了灾荒,等粮食打下来,争先恐后将余粮送到封樁库。当朝廷派出的特使来到庆阳时,发现封樁库里的财物仍然充足,并没有比以前短少。

所以,范纯仁开仓放粮这段故事的结局是光明的。

攒钱赎地,宋太祖的小目标

故事讲完了,现在我们不妨深挖一下,再对宋朝封樁库的来历多一点了解。

北宋官员王辟之跟范纯仁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在《渑水燕谈录》一书中解释说:

太祖讨平诸国,收其府藏,贮之别府,曰“封樁库”,每岁国用之余皆入焉。尝语近臣曰:“石晋割幽燕数郡以归契丹,朕悯八州之民久陷夷虏,俟所蓄满五百万缗,遣使北虏,以赎山后诸郡;如不我从,即散府财募战士,以图攻取。”会上晏驾,乃寝。后改曰“左藏库”,即今之“内藏库”。

宋太祖灭掉南方几个割据政权,将人家的金银财宝送到开封,藏在一座大仓库里,并给这座仓库取名封樁库。此后每年,财政如有结余,也被存入封樁库。太祖对亲信大臣说:“后晋石敬瑭割让幽州、燕州等北方土地给契丹,让华夏百姓被异族统治,这是奇耻大辱。朕等到封樁库里钱财积攒到500万贯那一天,就派使臣去契丹谈判,用这笔钱把土地和百姓给赎回来。如果跟契丹谈不拢,朕将用这些钱招募军队,向契丹大举进攻。”遗憾的是,宋太祖壮志未酬,很快驾崩,他创建的封樁库改名叫“左藏库”,后来又成了“内藏库”。

王辟之上述解释,前面靠谱,结尾错误。宋朝第一座封樁库确实是宋太祖在京师开封创建的,确实是为了收复幽燕。但在宋太祖死后,封樁库并没有改成什么左藏库和内藏库,而是改成了“御前激赏库”,用来贮藏犒赏军队和奖励大臣的财物。

左藏库归三司管,是中央财政系统的常设仓库;内藏库归宫廷管,是皇帝私人的小金库。这两座仓库都不是从封樁库演变而来的。事实上,内藏库简称“内库”,唐朝就有,比封樁库的设立要早得多。

那王辟之为什么要说封樁库改成了左藏库和内藏库呢?因为宋太宗即位后,出征契丹,遭到惨败,军事上采取保守主义,觉得封樁库里没必要封存太多钱财,于是把大批钱财调到了左藏库和内藏库。王辟之只当过基层官员,没有在中央任职的经历,对中央财政系统和宫廷财政系统的起源有所误解,也是正常的。

从宋太宗到宋英宗,这几个皇帝在位时,都没有废除宋太祖的封樁库,不过也没有将封樁库扩大化。直到宋神宗即位,王安石变法,君臣两人野心勃勃,希望有朝一日北取契丹,西灭党项,要求州府大建封樁库,将封樁制度推广到全国。从此以后,直到南宋灭亡,封樁库一直是宋朝特有的军需储备库。

封樁家底,黄庭坚的舅舅来报账

宋太祖首创封樁库,有一个小目标:攒够500万贯,就要收复幽燕。这个小目标有没有实现呢?没有。但是从宋神宗开始,封樁库里的财物迅速增加,很快就超过了500万贯。

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神宗手诏户部:“诏司农寺趣诸路提举司,起发常平并坊场积剩钱五百万缗,输元丰库。”当时处于变法时期,“司农寺”是与户部并列的财政机构,“诸路提举司”又是司农寺的下属机构,“常平”是地方常设物价稳定与赈灾系统“常平仓”的简称,“坊场”是各种国营厂矿的统称,“元丰库”则是神宗在位时京师封樁库的别名。宋神宗这道诏令意思是说,让司农寺催促诸路提举司,将全国各地常平仓的盈余和国营厂矿的利润,总共500万贯,全部运到开封,集中存放到京师封樁库。

你看,仅仅是1082年这一年,仅仅是元丰库这一座封樁库,进账就多达500万贯。如果再加上地方州府的封樁库,加上其他年份的进账,早就远远超过了宋太祖当年提出的小目标。

事实上,1082年京师封樁库的进账远远不止500万贯。查《宋会要辑稿》食货52之14,在这年农历十月,宋神宗又让京东、淮南、两浙、江东、福建等十二个省级行政辖区往京师封樁库里输送财物,总共又输送了800万贯。

《宋会要辑稿》同一章节还记载,两年以后,也就是1084年,春节刚过,宋神宗又让地方往京师封樁库里输送了“诸路积剩钱”100万贯。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即位,这位少年皇帝在军事上的野心不亚于神宗和太祖,他更加努力地筹钱备战,除了要求地方上继续将财政盈余送进封樁库,每年还从自己的内藏库里省出50万贯,为封樁库添砖加瓦。如果哪一年节省的铜钱不够50万贯,他就用丝绸和金银代替,必须凑够数目才甘心。

宋哲宗在位时,有一位财政大臣李常,是苏东坡的好友,也是黄庭坚的舅舅,他在奏折中写道:“昔先帝勤劳累年,储蓄边备,今天下常平、免役、坊场积剩钱共五千六百余万贯,京师米盐钱及元丰封樁钱一千万贯,总金银谷帛之数复又过半,边用不患不备,此臣所以敢辞大计之责,而愿守边也。”当年先帝勤于政务,忧于边事,想方设法充实国库。现在呢?全国财政盈余多达5600万贯,京城封樁库的铜钱多达1000万贯,储备的金银、丝绸和粮食比铜钱又过半。国家如此富裕,封樁如此充足,何愁外患不备?何愁边疆不靖?所以,微臣愿意辞去财政大任,去边疆报效,担负起守土报国的重任。

李常写奏折的时间是1087年,担任户部尚书已有一年,他管着全国财政,当然清楚左藏库和封樁库的家底,所说数字当然是可信的。如他所说,京城封樁库铜钱有1000万贯,“金银谷帛之数复又过半”,这后半句的语义不够精确,可能是说金银、粮食和丝绸等实物价值相当于铜钱0.5倍,也可能是说实物价值相当于铜钱1.5倍。按照前一种理解,京城封樁库财物总值在1500万贯以上;按照后一种理解,总值则在2500万贯以上。但不管按照哪种理解,此时封樁库的家底都是宋太祖初创时的好几倍。

若储备不足,大宋历史将改写

您可能会问,封樁库这么有钱,里面储备的财物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有这么几个渠道:

第一,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府每年都有固定的赋税征收指标,如果年底超标完成了征收任务,则将超额的部分存进封樁库。

第二,朝廷新开矿山、茶园、酒厂、盐场、官渡的收益,以及广州市舶司、泉州市舶司、明州市舶司、密州市舶司等四大海关每年从香料奢侈品中得到的利润,会被存进封樁库。

第三,宋朝冗官冗兵,开支巨大,财政系统掌管下的左藏库经常告急,需要从封樁库里调拨钱财,每次调拨都要支付利息,这笔利息也是封樁库的一项收入。

第四,除了宋徽宗以外,宋朝皇帝过日子相对节俭,内藏库里的钱花不完,有时候会拿来补充封樁库。前面不是举过宋哲宗的例子吗?他每年都要从自己小金库里省出50万贯来充实封樁库。

第五,宋朝禁军有定额,军饷由左藏库发放,在和平时期,禁军如有减员,减员者的军饷要定期拨到封樁库,将来万一开战,这些钱可以用来招募新兵。

大家又可能会想,宋朝封樁库为备战而创建,制度这么严密,储备这么充裕,为什么还能混到积贫积弱的局面呢?为什么一再被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呢?

其实我们需要反过来琢磨:契丹那么强大,被女真灭了;女真那么厉害,被蒙古灭了;中亚、西亚和东欧那么多国家,都被蒙古大军用几个月或者几天时间秒杀;宋朝号称积贫积弱,却能在强敌威逼下延续三百多年,却能在蒙古围困之下坚守半个世纪,这正能说明宋朝最能抗折腾啊!

为什么宋朝最能抗折腾呢?

有一个并不唯一但是却非常关键的原因——宋朝有钱,有储备,有遍布全国的封樁库。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说宋朝封樁库是怎样为军事防御做贡献的。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五月,为了防御西夏侵略,陕西转运司(相当于省级财政机构)从封樁库里动用12.7万两白银和1.7万匹丝绸,为当地驻军购买粮草和修造兵器。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腊月,为了抵御辽国侵略,河北转运司从大名府封樁库里动用8.7万贯铜钱,为驻军购买小麦、小米和黄豆。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腊月,西部边疆告急,陕西转运司又动用封樁钱300万贯,拨给环庆、泾源、秦凤三地修筑城墙和堡垒。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腊月,陕西转运司再次动用封樁钱300万贯,为前线驻军购买粮草。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九月,京城封樁库派人往陕西运送铜钱400万贯,让前线驻军购买粮草。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四月,朝廷从江淮封樁库里调拨铜钱200万贯,用来犒赏北方将士。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大将张俊在江南招降叛军,朝廷拨付封樁银5000两、封樁绢5000匹。

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大臣李纲在湖南与金兵鏖战,朝廷拨付封樁钱40万贯、封樁米20万石。

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十一月,宋高宗为了安定军心,从封樁库里拿出37万贯,拨给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的军队各10万贯,拨给岳飞的军队5万贯,剩余2万贯用来安葬死去的士兵。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六月,四川宣抚使(战区司令)郑刚中犒赏将士,朝廷拨付封樁钱100万贯。

上述事例足以证明,封樁库对扩军备战、安定军心和激励将士来讲有多么重要。没有封樁库做支撑,宋朝坚持不了三百多年。没有封樁库做支撑,在两宋之交战乱之际,朝廷必然养不起军队,岳飞、张俊、韩世忠等统兵大将不得不自筹军饷,于是又会陷进唐朝藩镇割据的泥潭,朝廷无力约束将帅,大小军阀尾大不掉,南宋小朝廷既要对付外患,又要对付内乱,必然像南明小朝廷一样迅速消亡。如此一来,宋朝历史就要改写,三百年历史就要打五折,只剩一百多年。文并供图/李开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