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不願分享玩具就是自私?對孩子的“獨佔”行為,到底要怎麼引導?

從小家長就教育孩子要禮讓他人,但是遇上特殊情況,相信任何孩子都不會把自己的東西讓出去,小田的女兒就在經歷這個階段。

小田的擔憂

不願分享玩具就是自私?對孩子的“獨佔”行為,到底要怎麼引導?

小田的女兒3歲多,正是自我意識較強的階段,這一天,閨蜜帶著女兒到了小田家,兩個小女孩兒碰在一起,自然是有說有笑的,小田看著很高興,就讓兩個孩子到處玩,可誰知臨走的時候卻發生了矛盾,閨蜜女兒看上了小田女兒的芭比娃娃,想要帶回家玩,可小田女兒怎麼也不讓,甚至還動手推了閨蜜女兒一把,當場就把人給弄哭了,小田見狀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最後再三勸說,才把兩個孩子哄好。

閨蜜雖然帶著女兒走了,但小田心裡卻非常過意不去,小田覺得女兒現在獨佔心理這麼強,擔心將來會變得很自私,小田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女兒,才能讓女兒懂得分享。

大多數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其中的原因,家長未必知道

不願分享玩具就是自私?對孩子的“獨佔”行為,到底要怎麼引導?

1、家長的錯誤示範

孩子的行為舉止與家長平時的表現是有關聯的,如果家長平時表現出自私的一面,孩子就可能對這類舉動進行模仿,有的家長更是強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不分享,就會被大人訓斥不懂事。

2、家裡只有一個娃

雖然開放二胎,但有些家庭依然只有一個孩子,當孩子享受到來自家長全部的愛時,孩子就會習慣性地認為這是應該的,而漸漸衍生出自私的心理和行為。

3、變強的自我意識

孩子到3歲前後,會經歷一個自我意識較強的階段,在該階段孩子會產生一種“什麼都是我的”的想法,孩子在這樣的想法驅使下,自然是不願與他人分享的,這屬於發育階段的正常現象,正確引導即可糾正。

如何引導獨佔心理較強的孩子呢?

不願分享玩具就是自私?對孩子的“獨佔”行為,到底要怎麼引導?

1、進行提前教育

當孩子到獨佔心理較強的階段時,家長可嘗試進行提前教育,比如說孩子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需要與他人分享的情況,家長可以在家裡跟孩子先模擬一下,提前告知孩子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這樣孩子就會做好心理準備,提前做好預防孩子更容易接受分享這件事。

2、切勿強迫孩子

孩子接受一件事是需要過程的,剛開始時孩子很難去分享自己的東西,但這時家長要記住,不要強迫,應學著跟孩子商量,比如告訴孩子:“東西還是你的,只是借給小朋友玩一下,等下就還給你,你覺得給小朋友玩多久合適呢?”這樣做及可以告訴孩子東西的所有權在他這裡,又能緩解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心理。當然,如果這麼說孩子依然不願意分享,也不要太過強求,在孩子之間做好調解工作即可。

3、做好正確示範

前面我們說過,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行為有一定影響,所以家長們想避免孩子出現自私舉動,就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的寬容、豁達。

可見孩子小時候不願意分享並不代表著孩子將來會變得非常自私,只需要家長適當進行引導,孩子才能學會分享。

各位家長,你的孩子是否存在自私的行為呢?你又是如何引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