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她是石家莊最小的縣漢光武帝劉秀在古“高邑”登基,東漢從此開始


她是石家莊最小的縣漢光武帝劉秀在古“高邑”登基,東漢從此開始


她是石家莊最小的縣漢光武帝劉秀在古“高邑”登基,東漢從此開始

請問:成吉思汗是今蒙古人呢?還是中國人呢,史料記載為出生地在今蒙古國也就是外蒙,那中國在帝王中可以出現成吉思汗嗎?

(此為文章第二次修改,在第一發文時就在文章中寫到在當時的鄗城“今柏鄉固城鎮”千秋亭登基。登基後不久改鄗城為高邑縣,高邑縣當時就包括現在的“固城鎮千秋亭”扔被沒有通篇閱讀的讀者舉報文章改動歷史,固修改後做此聲明。)

(特此公告注:文章稱的是在古“高邑”登基,“高邑縣一直是鄗城,鄗邑等名字的繼承體”。千秋亭在今邢臺柏鄉縣固城鎮,劉秀登基時並沒有柏鄉縣這一行政名稱直到隋才有柏鄉縣這一稱呼,古屬鄗邑管轄劉秀登基後改高城為高邑,當時柏鄉扔為高邑管轄,在之後的行政區演變過程中有屬於高邑的時間也有不屬於的,固文章稱在古“高邑”登基。)

(特此公告注:文章稱在古“高邑”登基,“高邑縣一直是鄗城,鄗邑等名字的繼承體”。千秋亭在今邢臺柏鄉縣固城鎮,劉秀登基時並沒有柏鄉縣這一行政名稱直到隋才有柏鄉縣這一稱呼,古屬鄗邑管轄劉秀登基後改高城為高邑,當時柏鄉扔為高邑管轄,在之後的行政區演變過程中有屬於高邑的時間也有不屬於的,固文章稱在古“高邑”登基。)

高邑縣,又名鳳城,隸屬於石家莊市,位於華北平原西部邊緣,地理座標處於北緯37°33′~37°42′、東經114°26′~114°43′之間。距河北省會石家莊50公里。高邑縣縣域面積222平方公里(面積為石家莊最小,河北省倒數第二僅次於廊坊大廠),轄三鎮兩鄉。 高邑縣總人口約20萬左右。提起高邑也許很多人也許聞所未聞,但她的名字卻與一位皇帝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而得名,建武元年(25)年在鄗城千秋亭登基皇位,是年改鄗城為高邑縣這便是名字的由來。

她是石家莊最小的縣漢光武帝劉秀在古“高邑”登基,東漢從此開始

光武繼位

劉秀在河北得勢後便於更使帝決裂後劉秀髮 幽州十郡 突騎與佔據河北州郡的 銅馬、尤來等農民軍激戰,經過激戰,迫降了數十萬銅馬農民軍,並將其中的精壯之人編入軍中,實力大增,當時關中的人都稱河北的劉秀為“銅馬帝”。25年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於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固城店鎮)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 建武。為表重興漢室之意,劉秀建國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後漢(唐末 五代之後也根據都城洛陽位於東方而稱劉秀所建之漢朝為 東漢),劉秀是為漢世祖光武皇帝。

名字改來該去

戰國時屬趙國設有房子郡(舊城跡在高邑縣西南古城村附近數年前當地曾有一石碑上刻時年秦破城而入見城以殘破不堪以古城稱之,解放後有數百米土城牆但今已都不得見被毀之)而後西漢在次置為房子縣,西漢改末改房子為鄗城,東漢光武帝又改為高邑縣,然後就在高邑與房子之間交換,直到解放後1958年初與原氏縣和稱為高元縣(民國34年也有行政區調整稱高贊元聯合縣)58年末又改為元氏縣,62年又恢復高邑縣稱呼(類似河北省會石家莊換來換去������)至今。

與火車的姻緣


她是石家莊最小的縣漢光武帝劉秀在古“高邑”登基,東漢從此開始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是年,京漢鐵路(高邑段)及高邑火車站開通使用後一直沿用至今(經過維修改建)後

她是石家莊最小的縣漢光武帝劉秀在古“高邑”登基,東漢從此開始

高邑西站(高鐵站),即石武鐵路客運專線高邑西站,位於河北省高邑縣城西北側,393省道以北約1.5公里,距縣

城約8公里。2011竣工通車(極大的方便了周邊縣市居民的出行前往省會石家莊僅需15分鐘)

她是石家莊最小的縣漢光武帝劉秀在古“高邑”登基,東漢從此開始

2019年7月18日中歐貨運班列從這裡開出,這天滿載著貨物的中歐班列從這裡鳴笛啟程駛向遙遠的歐洲。鐵路極大的縮短了中歐貨物貿易的時間。

她是石家莊最小的縣漢光武帝劉秀在古“高邑”登基,東漢從此開始

產業現狀

高邑縣擁有兩座火車站和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發展優勢產業,當下主要西部已陶瓷產業為主(北方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但在日益嚴峻的環保與生產成本的壓力下發展日漸艱難),東部以紡織廠為主(當下雖利潤還算可以但多以家庭作坊少有規模以上企業),與周邊幾個縣相比人口和資源本來就沒有優勢在陶瓷與紡織產業還處於上升期時較之還有些許優勢隨著江河日下前方的道路越來越難了,在此希望家鄉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越走越好,人民越來越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