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的斬首行動,靠著三千人的敢死隊,破了數十萬敵軍的統帥部

公元23年,數十萬的王葬軍隊把整個昆陽給團團包面柱了,劉秀奉命突圍出城,到各個地區去求增援部隊。當劉秀率領的增援部隊返回昆陽時,王莽的數十萬大軍已經把昆陽包圍得是水洩不通,整個昆陽城是很難再進入一個人。雖然劉秀帶來的增援部隊數量很少,即使再加上那些被包圍的守城部隊,比起龐大的王莽軍隊來說,那是處於絕對的劣勢。如此小的力量攻擊強大的敵人陣地等於飛蛾投火,自取滅亡。如何能夠打贏這一場戰爭,對劉秀來說是一件需要很用心去思考,才有可能找到突破的事情。


劉秀的斬首行動,靠著三千人的敢死隊,破了數十萬敵軍的統帥部

劉秀



經過一次有又一次的思考,劉秀想出了一套對於增援部隊和守城軍隊來說,比較理想的作戰策略。他把這一次作戰的首要目標選中王莽的統帥部---中營。策略的具體操作步驟是這樣的,從增援軍隊之中挑選一些比較強壯的士兵組成一支不怕死的敢死軍。敢死隊我需要先衝進敵營寨,然後增援部隊的主力緊緊跟隨敢死隊後面。把全部力量投入進去摧毀敵人的統帥指揮中心,讓數十萬的敵軍失去指揮中心。在敵軍指揮失靈的情況下,讓敵軍的這數十萬的軍隊陷入混戰之中。同時這時派出自己探子去通知被圍困的守城部隊,讓他們全部出擊,造成裡外夾攻的配合攻勢。這是一個非常理想化而又十分大膽作戰策略呀!,簡直就是現代版的斬首行動。擒賊先擒王,打掉了指揮中心,也就為勝利留下了可操作的餘地。劉秀也為自己能夠想到這樣一個斬首行動作戰方案而感到十分歡喜。他知道,這次作戰能否獲得成功,很關鍵的地方需要組織起一支能夠非常有執行力的敢死隊。他便精心地從增援軍隊之中,精挑細選挑出3000名勇敢強壯有作戰經驗的的士兵組成了這次作戰的敢死隊。由自己直接負責指揮的增援主力的作戰工作的準備,他也是安排得妥善安排處理好。


劉秀的斬首行動,靠著三千人的敢死隊,破了數十萬敵軍的統帥部

劉秀

攻擊敵軍統帥部的時間已經到來了。劉秀率領著精選出來的作戰敢死隊從昆陽城的城東迂迴到城西,並且渡過了昆水,來到比較靠近敵軍統帥部的地方。敢死隊憑藉著出其不意,他們向敵軍的統帥營帳發起了非常猛烈地攻擊。負責指揮王莽軍隊的王邑和王尋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一下子給打蒙了,一段時間內還搞不清這一支非常強悍的敢死隊的來意,命令各營的軍隊,不能夠擅自行動,而自己只率領1萬人馬前來會戰。這一下子正好合了劉秀的心意。他把戰刀一揮,這精挑出來的3000名敢死隊伍,就像狂風一樣向敵軍之掃去,刀劈槍挑,非常地勇猛。王莽軍隊所派出來迎戰的部隊本來就不是很多,再加軍隊這時候的士氣並不是很高:哪裡有可能抵擋得了劉秀敢所派出的敢死隊的衝擊呢,出來迎戰的敵軍很快就自己亂了陣腳,一片混亂。王莽餘下的各個部隊,由於有統帥下過命令,所以他們都不敢擅自出來相救,眼睜睜地看著增援部隊把自己的中營打得稀里嘩啦。在戰鬥混戰期間,王尋被殺,玉邑逃跑,王莽軍的其他部隊由於失去了統帥而在指揮上出現了混亂。


劉秀的斬首行動,靠著三千人的敢死隊,破了數十萬敵軍的統帥部

劉秀


被圍困的昆陽守軍,他們在看到自已這一邊的的援軍獲得了勝利之後,倍受鼓舞。他們立即把城門打開,吶喊著衝殺出來,與援軍互相配合夾攻敵人。這個時候,老天也來為劉秀一方助戰天空中,下起了瓢潑大雨把萬莽的軍隊個個都淋得像只落湯雞。這樣的環境加上已經夠混亂了的戰場讓他們更加的沒有心思打下去。王莽的軍隊四下逃跑。數十萬的人一片混亂,沒有一點的組織,潰退的王莽軍隊在搶獨江河的時候時,遇到了河水的暴漲,在渡河中被淹死的人不計其數。王邑只帶著幾千人的殘兵敗將,喪魂落魄地逃回了洛陽。獲得勝利的義軍在這次戰鬥中獲得了非常多的物資和戰利品。大家對於劉秀的計劃和指揮都非常地欽佩。


劉秀的斬首行動,靠著三千人的敢死隊,破了數十萬敵軍的統帥部

劉秀

結語:在這一場軍事的行動中,擒賊擒王,消滅了敵人的統帥部,準確攻擊了敵人的最高指揮人員。在兩軍對戰過程中,劉秀的計劃很切中作戰目標。3000人的敢死隊就把敵人的主帥及統帥部打得七零八落,讓指揮中心失去了有效命令地發佈。劉秀在處理作戰方案上能夠抓住十分主要的關鍵點,使得王莽的軍隊在失去統帥部後,其餘的人馬不戰而敗。打蛇就要命中要害,蛇的七寸,是蛇的心臟所在,一受到致命傷,也會必死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