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珠山八友,他們是為數不多的名垂青史的陶瓷藝術大家,也是開啟“陶瓷新時代”的領軍代表人物,在當今瓷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清代晚期,隨著古中國國力之衰敗,在瓷史上曾經叱吒風雲的御窯廠也逐漸衰落,中國陶瓷的發展一度瀕臨中斷。此時,一批出類拔萃的優秀民間陶瓷藝術家異軍突起,他們似將中國陶瓷傳承發展接力棒從御窯廠接過,繼開我中華陶瓷發展新徵程。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藝超群的代表人物。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民國19年(1930)、民國20年(1931) 王琦、汪野亭 民國重要人物選制粉彩人物山水瓷板 (六件)

關於珠山八友,人們鹹贊其技藝之精,風格之妙,但其八人之姓氏,究竟為何,往往引起猜測,傳說不一。今天,筆者即特請借中國陶瓷美術師,中國瓷界“老虎大王”畢淵明所撰寫之《珠山八友》專題文章,分享給天下愛瓷之人,以供作收藏品味之用。

早在一九一O年間,有浮樑知事(即今之縣長),名陳安者。浙紹人,來守是邦,酷愛陶瓷,崇尚風雅,尤賞識新建人王琦所作瓷板畫相,與粉彩人物,嘉其新穎,曾貽之匾額曰:“神乎技矣”。由是王之聲譽鵲起,技亦隨之精進。數年後,陳調臨川,後之來攝篆者,如韓兆鴻、何心澄等,亦喜愛陶瓷,提倡有加焉。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風塵三俠、東山絲竹 粉彩人物瓷板 (兩塊)

一九二二年,何某乃慫恿王琦等人,以為欲發展陶瓷彩繪技藝,有籌設“瓷業美術研究社”之必要,於是由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等人籌商,廣羅同好,相地設社。社址選定佛印湖(即今蓮花塘)畔逸興公園內之景德閣。該社遂於是年秋間,始告成立。當時參加人數,約計二百餘人,共推選王琦為正社長,王曉棠、饒華階副之。凡入社社員,必須送交代表作一至二件,陳設社內。每月每人繳納會費,作為開支。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王大凡 禹王治水圖 粉彩瓷板

該社在是年冬初,曾開擴大美展一次,花色品種繁多,件數不少,每日參觀人數,與會場熱鬧,真是漪歟盛哉。每週則由各社員中,抒其所長,供繪畫稿一頁,付之石印,散發社員,以資參考。迨後陸續參加人數甚多,從此美術作品,社內亦日已增多。

洎乎,一九二七年,北洋軍閥劉寶題潰軍過境,竟將社內所陳設之精品瓷件,擄掠一空。該社同人,目擊心傷,意念皆灰,該社遂於無形中,宣告解散。在一九二八年秋,有王琦、與外舅王大凡、汪野亭、何華滋、鄧碧珊、劉雨岑、程意亭及先父畢伯濤,慨斯社之淪散,欲恢復以圖強,於是年秋間,八人相約,各帶紙畫作品一幅,在市內文明樓酒館內二樓(今珠山西路),開茶話會,品茗論畫,相互觀摩。在座八人,便定名為“珠山八友”,並訂每月望日,開會一次,名為“月圓會”。八人輪流作東道主,肆筵設席,七人各帶紙畫作品一幅,以酬主人,是日暢談飲酒,興盡乃歸。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汪野亭 繪粉彩山水四方筆筒

詎料好景不長,人事難測。一九三O年間,鄧君道山歸去,何君亦遊藝潯陽,先君因奔祖喪,留寓波陽,八人中已去其三。後由徐仲南、田鶴仙、張志湯、方雲峰、汪大滄相繼加入因而月重複圓,會仍常集。每屆炎夏,諸君便邀往五龍庵(今交際處)避暑,飲酒作畫,暢敘幽情。迨至一九三五年,王琦病疫後,諸友先後凋謝,風流雲散,月遂不再圓矣。而珠山八友之畫風流派,至今尚膾炙人口。為了使人們徹底瞭解當時之先後珠山八友,各人之畫風流派,以及籍貫、別號,特分別舉例於下,使後之覽者,得識廬山真面目也。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民國21年(1932)  徐仲南 粉彩擬古山水瓷板冊頁掛屏 (一套)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民國24年(1935) 田鶴仙 粉彩梅花弄影賞瓶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張志湯 粉彩山水人物大瓷板

王琦,號碧珍,別號陶迷道人,新建人,以畫人物著名。早年所畫人物,其衣紋筆調,多仿錢慧安、吳道子。後別運匠心,參以黃癭瓢之筆調,氣勢更為磅礴,在陶瓷彩繪上,開創新的紀錄。

王大凡,名堃,別號希平居士,黟縣人,善畫人物仕女,師改七鄉、沙山春、費曉樓。後集諸家之大成,有所創造,在陶瓷彩繪上,曾創“落地設色”

汪平,號野亭,別號傳芳居士,樂平人,擅長山水,早年多學王石谷,後因技藝精進,落筆奔放,煙雲滿紙,有類潑墨。

何華滋,名處,號許人,南陵人,以在陶瓷上畫雪景得名,用筆工整,其生平之作,有《寒江獨釣》、《梁園飛雪》。

鄧碧珊,號闢寰,別號鐵肩子。餘干人,善畫魚,翻波掉尾,栩栩如生。瓷板畫相,乃其發明。

程意亭,名甫,別號佩古齋主人,樂平人,擅長翎毛花卉,用筆著色,出入將南沙、惲南田之間。

劉雨岑,原名玉成,後改雨城,別號澹湖漁。太平人,善畫翎毛花卉,為波陽名畫家潘陶宇之弟子,用筆纖秀,一秉師承,筆者當年,常戲之曰:“卿本佳人”。作品以雄雞見稱於世。

畢伯濤,名達,別號黃山樵子,歙縣人,清末秀才,擅長翎毛花卉,曾師事波陽名畫家張雲生,後學新羅山人,生平精研金石、詩、書、畫。筆者幼承庭訓,徒讀父書,浪擲居諸,難成衣缽,為可愧耳。

徐仲南,名陔,別號竹裹老人,南昌人,為當時諸友中年齡最高者,擅長山水,得黃鶴山樵遺意,兼寫松竹。山水之名,為松竹所掩,山水之作,傳世甚少,善鑑骨董。

田鶴仙,名青,別號荒園老梅,紹興人,初畫山水,筆意在董北苑,居然之間,對畫梅別有心得,後肆力專畫梅,深得煮石山農胎息。

張志湯,婺源人,善畫山水,出入宋元,後改畫郎世寧之馬,其運筆設色,形神頗肖。

汪大滄,號一粟,別號桃園老農,黟縣人,為先君弟子,專工山水,師古不泥,用筆簡練,氣韻渾成,意境奇奧,妙到豪巔。

方雲峰,號佩霞,別號惜花軒主,浮樑人,專工仕女,用筆纖麗,力追王小某、費曉樓。尤喜畫貓,作品有《富貴根苗》、《耄耋延年》為世所賞。

綜上所述,各友之藝林風範,後繼雖不乏人,而得其真詮神髓者,尚屬鮮見。用賦七絕一首,以殿篇末,詩曰:“八友而今成往事,紛紛傳說有多因。為求事實明真相,我是當時見證人”。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近代 方雲峰 粉彩蝶戀花橄欖瓶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汪大滄 粉彩山水瓷板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民國 鄧碧珊 粉彩月影魚樂圖長條瓷板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民國 程意亭粉彩秋景花鳥圖雙耳瓶 (一對)

珠山八友來龍去脈,終於清楚了。珠山八友頂尖瓷器鑑賞,何其美麗

民國 何許人作粉彩雪景前後出師表方筆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