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2岁萌娃因“无聊”而走红:孩子的无聊,有这种意想不到的好处

最近,有个小萌娃因为拍摄自己“无聊”的vlog而走红网络,视频中,他感叹下雨天无聊,让网友大赞孩子可爱。

2岁萌娃因“无聊”而走红:孩子的无聊,有这种意想不到的好处

也有网友批评孩子父母,肯定是你们没有陪着孩子,他才觉得无聊的。

孩子妈妈只能喊冤,我也是24小时陪着孩子的!

很多时候,明明孩子有那么多玩具,那么多绘本,哪怕妈妈在旁边陪着,却还是会感到无聊。

有个朋友对兜妈说,她不怕孩子调皮捣蛋,就怕孩子对她说:“妈妈,我好无聊呀”。

听到这句话,朋友总是会焦虑自责,是不是自己没有安排好,让孩子无聊了,把孩子的时间浪费掉了?有时这还意味着孩子想玩妈妈的手机了……

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无聊了,长大后可该怎么办呢,他还要学习,他还要工作,在无聊中度过的每一分钟,都是生命的质量打折了啊。

2岁萌娃因“无聊”而走红:孩子的无聊,有这种意想不到的好处

无聊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当孩子说自己无聊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找点什么事情让孩子“有聊”起来,有些不负责的家长,就直接把手机、平板丢给孩子了。

但是,为什么不先等一等呢?

当孩子说“我好无聊呀”的时候,其实是他对“无聊”这个状态感到焦躁不安,想要摆脱出来,寻求父母的帮助。

很多父母都是对孩子有求必应,既然孩子说了,就马上行动起来,想解决这个问题。

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不知不觉地剥夺了孩子安排自己时间的能力。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佛莱说过:如果家长帮孩子填补空闲时间,孩子就永远学不会自己做这件事情。

2岁萌娃因“无聊”而走红:孩子的无聊,有这种意想不到的好处

而且,让孩子学着适应无聊的时间,其实是很重要的,英国的精神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斯指出:

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成就就是具备适应无聊的能力,无聊可以让孩子思索生活。

亚当认为,无聊是孩子兴趣发展的过程,在无聊时,孩子更能自然而然地培养出自己的兴趣。

如果家长总是代替孩子安排他“无聊”的时间,可能会让孩子找不到他的兴趣所在,更是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没有了无聊的时间,孩子就不能停下来探索他们的内心和外在世界,这些才是创造力的开始。

2岁萌娃因“无聊”而走红:孩子的无聊,有这种意想不到的好处

德国公共卫生部门开展过一项研究,他们把幼儿园教室里的玩具全都收了起来,只留下桌椅和毯子。

一开始,孩子们确实不知所措,只能坐着干瞪眼;

可到了第二天,孩子们就玩起了花样,他们把桌子和毯子拼成房子,一起玩过家家;把椅子排列起来,假装自己在开火车,也玩得很开心。

还有陈小春的儿子Jasper,以前总是要各种各样的玩具来玩,可自从上过《爸爸去哪儿》后,他一个转换插头都能玩十分钟。

正是因为节目的拍摄地点在农村,没有了家里的玩具,Jasper反而学会了从简单的事物中寻找乐趣的本事。

2岁萌娃因“无聊”而走红:孩子的无聊,有这种意想不到的好处

如何帮孩子应对无聊?

因此,当孩子无聊时,父母千万别觉得孩子的时间浪费了,让他在无聊的情景中待一会儿,他反而能学会如何去应对无聊,发展自己的创造力等。

不过有些父母,连自己该怎么面对无聊都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1. 从小就抓起

有心理学家建议,当孩子15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尝试着自学“打发无聊时间”了。

先在孩子的身边放上各种适龄的玩具给他玩,趁孩子玩得入迷偷偷离开,让他有机会去体验无聊的感觉,不过也要注意留心孩子的安全。

2岁萌娃因“无聊”而走红:孩子的无聊,有这种意想不到的好处

2. 别用手机哄孩子

有些孩子觉得无聊的时候,还会用哭闹来逼迫父母解决问题。

这时,千万不要把手机塞给孩子,拿手机当“电子保姆”,完全是一种偷懒的行为,很容易就让孩子对电子产品成瘾。

当孩子再次陷入无聊的时候,就很多学会自己找事情做,只想着要手机了。

3. 引导孩子找方法

其实在很多时候,孩子都有一些有意思的点子,只不过稍纵即逝。

外国有位妈妈,发明了一个“无聊罐子”,平时的时候,妈妈和孩子一起在纸上写下各种有趣的想法,再投入到罐子里。

每当孩子无聊时,就随机从罐子里抽出3张纸条,然后任选一种,作为要做的事情,而且是孩子自己来做,妈妈只要看着就好。

比如说:给奶奶写一封信;剪纸娃娃和服装;在云中找到形状等等。

这么做得多了,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学会了创造性地去应对无聊的时间。

2岁萌娃因“无聊”而走红:孩子的无聊,有这种意想不到的好处

当孩子觉得无聊时,其实是已有的活动不能再满足他的需要了,这个时候,正是让孩子发展创造力,探索自己的兴趣和天赋的好时机。

要是父母能激发孩子的热情,他就一定能还给父母一个大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