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2020國考崗位增加,參公單位還要不要報?

2020國考崗位增加,參公單位還要不要報?

2020國考重要時間節點

報名時間:10月15日-24日

審查時間:10月15日-26日

報名確認:10月31日-11月6日

打印准考證:11月18日-11月24日

筆試時間:11月24日


13849個職位,招錄24128人,比2019年增加近10000人!有小夥伴們發現其中一部分職位來自“參照公務員發管理工作人員”,這個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呢?要不要報?

01

參公人員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的簡稱,主要分為參公機關人員和參公事業單位人員。

參公機關人員

一般是指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可以與行政機關人員相互流通,但是性質依然是參公人員。

參公事業單位人員

一般是指某個行政機關的二級機構,編制一般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同樣是參公人員,編制也有可能不同。小夥伴們在挑選崗位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哦。

縱觀歷年國考職位表,招錄的基本上是參公事業單位人員。也就是說,基本上所有的國考參公崗位都是事業編制(廣東、浙江、山東等除外

02

參公事業人員和公務員本質的區別,其實就是編制的區別。

公務員是行政編制,參公事業單位人員是事業編制。其他的如工資福利待遇、日常管理等,都是執行《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的規定。

公務員實行陽光工資,參公人員也如此。並且參照公務員相應定為科員、副主任科員等公務員才能有的職位,在工資待遇上跟同級別的公務員一致。

一般來說,公務員會比參公事業單位人員要忙一點。

畢竟參公事業單位是中央下屬二級機構,承擔的職能職責、重要性都不如公務員機關。

公務員機關的幹部提拔機會更多,尤其是重要部門的公務員,很多人年限到了就提拔。

但是,一部分參公部門,在機關中屬於弱勢部門或清水衙門,單位幹部提拔升遷的競爭大、機會小,有的參公部門十年八年都沒有出過幹部。

總而言之,從工資待遇上來看,公務員和參公身份並沒有實質性差別。如果考慮工作量,公務員部門比參公單位更辛苦。如果考慮提拔升遷,公務員部門的幹部提拔升遷的機會更大。

03

參公事業人員可以交流到機關公務員隊伍嗎?

參公事業人員不是正式行政編制,根據《公務員法》規定,不是真正的公務員,在人事任用上現在相關政策尚不明朗,因此“轉任”的時候會比行政編制的公務員遇到更多的阻力(浙江省、廣東省等絕大部分省份都可以轉任,少數省份和地區只允許參公機關轉任,參公事業不能交流到行政機關)。

比如

四川省:參公事業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直接轉任機關公務員職務

(1) 一是國家政策性安置的軍隊轉業幹部;

(2) 二是原為機關公務員,因工作需要調入事業單位的;

(3) 三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按照公務員錄用規定考試錄用的

福建省:參照管理單位中經批准登記,且符合擬任職位資格條件的以下人員,在編制限額和職數範圍內,經公示無異議,可交流到行政機關

(1)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機關工作人員;

(2) 經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公務員考試錄用的人員;

(3)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收安置的軍隊轉業幹部;

(4) 曾選聘到村任職的大學生村官、參加過省級“三支一扶”計劃、高校畢業生服務社區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期滿兩年考核合格的高校畢業生;

(5) 德才表現突出且年齡在45週歲以下的兩類人員:具有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或博士學位;按照事業單位補充人員有關規定由省、設區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公開招聘考試進入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關於轉任,各省的要求不一樣,請查詢各省公務員官方網站。

04

參公事業單位要不要報?

其實,在某些情況下,參公未必不如公務員。當參公單位本身級別更高、或者地理位置更好、或者崗位本身更好的情況下,參公有可能還比公務員好。

但畢竟這是概率事件,在其他條件不明確的情況下,一般而言,公務員更有優勢。當然,如果本身只是希望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沒有太大的仕途理想,區別並不大。

犀鳥公考建議,大家在選擇崗位的時候

1. 限制條件越多越好,比如說首選本專業,學歷就高不就低,優選要求畢業年限、工作經歷、資格證書、政治面貌且自身條件符合的職位。

2. 能報公務員編制的,就不報參公管理的。

3. 儘量報考級別高的單位,級別越高,晉升的機會也越多。

4. 記住,一切以考上為第一原則。

我是犀利哥,更多公考知識關注犀鳥公考,一次就能快樂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