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你對睡覺一無所知——十大常見睡眠誤解

人這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假設我們可以活到100歲,那麼,睡眠總計時長約達12227天(33.5年)。看了這個數據之後你是否嚇了一跳,如果把清醒狀態算作活著,那豈不是人只有33年的壽命?不行,得多熬熬夜,把清醒的時間拉長一點。

事實上,如果你這麼做,只會大幅減少你的總壽命,比如本來你可以活100年,不健康的睡眠可能會讓你少活30年。

《睡眠健康》在4月16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許多對睡眠的常見認知根本沒有什麼事實性基礎,其中很多甚至對人體的健康有害。

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麗貝卡·羅賓斯和同事們梳理多達8000多個網站,找出了人們對健康睡眠習慣的幾項常見認知,並將其提交給精心挑選的睡眠專家團隊,以便確定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錯誤的。

其中,人口健康部教授讓·路易(GirardinJean-Louis)指出,“很多人覺得每晚睡不到五個小時是可以的,這是我們發現的最有問題的認知。”

除此之外,醒來再打個盹、打鼾代表睡得香、飲酒可以助眠等很多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嘗試”背後都有其不為人知的秘密。

1.多眯一會兒

“很多人在被鬧鐘叫醒後,都會選擇‘多眯一會兒’,看似好像多睡了一會,但這隻會讓你更加疲憊,因為你的身體將會在眯一會兒的過程中重新入睡,進入一種非常輕的低質量睡眠。”羅賓斯指出。

當接近起床時,人的身體接近最後一次“快速眼動睡眠期”的結束(注:國際睡眠醫學將睡眠階段分為五期: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動期。睡眠的最後一個階段稱為“快眼動睡眠”,之所以得此名,是因為在此階段存在一個特殊現象,即快速動眼,這是通過儀器可以觀察到睡眠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動的現象,呼吸和心跳變得不規則,肌肉完全癱瘓,並且很難喚醒)。

多眯一會兒,大腦就會重新進入新的快速眼動週期。當幾分鐘後,鬧鐘再次響起,重新進入睡眠的人將處於週期中,而非週期結束時刻,這時醒來後,整個人都會昏昏欲睡,並持續保持這種狀態。

你可以選擇把鬧鐘放在客廳,那麼當你去關鬧鐘的時候,就會完全醒來。

2.在床上看電視

大家或許都有這麼幹過:躺或趴在床上,看電視,或者玩電腦、手機。但問題是,這些行為,真的是一種放鬆方式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相反地,它開啟了一個糟糕的夜晚睡眠。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信息,這些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比任何其他波長的光都影響褪黑素(睡眠激素)的釋放。在睡前兩小時看電視或使用電子設備,意味著你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才能入睡。從而導致的結果是,你會有更少的快速眼動期。如此,即便睡足了八個小時或者更長,起床後,你也會覺得昏昏欲睡。

如果是因為工作等原因而無法不使用這些設備,專家建議,調低屏幕亮度或安裝可將屏幕改成日落色的應用程序。因為紅色和黃色波長更長,不影響褪黑素的釋放。

3.睡不著還躺在床上

理論上,睡不著的時候確實應該嘗試著躺在床上迫使自己入睡,畢竟,如果不試試,怎麼能入睡?然而,根據研究表明,數羊遠超過15分鐘還在繼續數,就不是聰明的做法了。

“如果我們繼續待在床上,就會開始把床和失眠聯繫起來。”羅賓斯指出,這就像是去健身房站在跑步機上卻不跑步。

睡眠正常的人大約需要15分鐘就能入睡,但如果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時間遠遠超過這個時間,你就應該起床,換個環境,燈光調暗,做一些疊疊襪子之類不費腦力的事情。

甚至還有些人認為,躺床上閉著眼睛就算沒睡著也能讓身體得到恢復。專家說,這同樣是不科學的

4.在車上能輕易入睡是因為睡眠好

大部分人能很輕鬆的在地鐵和飛機上睡著,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代表你睡眠質量好。

“隨時隨地都能入睡,這是你沒睡夠的標誌。這說明你正陷入微睡眠或迷你睡眠期。”羅賓斯指出,“這意味著你的身體已經筋疲力盡,只要有一點時間,它就開始償還睡眠債。”

人感到困,是因為大腦中積累了一種叫做腺苷的化學物質。良好的睡眠可以減少這種化學物質,醒來時腺苷水平降到最低,從而感覺神清氣爽。相反地,睡眠越少,腺苷水平就越高,就會產生睡眠債。

你對睡覺一無所知——十大常見睡眠誤解

5.打鼾代表睡得香

超過90%的人認為,打鼾越響,睡得越香。

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指出,打鼾所發出的巨大聲響、刺耳的鼾聲是睡眠呼吸暫停的標誌。這是一種危險的睡眠障礙,會增加患心臟病、心房纖顫、哮喘、高血壓、青光眼、癌症、糖尿病、腎臟疾病,以及認知和行為障礙等風險。

“睡眠呼吸暫停,非常耗費精力。”羅賓斯指出,“這些患者在睡覺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地醒來,白天又因為沒休息好而整天跟睏倦作鬥爭。它影響了大約30%的人口,但只有大約10%的人被診斷出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

目前,可以通過手術矯正、家用呼吸機無創正壓通氣等方式治療該疾病。

6.睡前喝酒有助睡眠

睡前喝酒可幫助睡眠,同樣是“做夢”般的說法。

酒精可能會幫助你入睡,但僅此而已。問題是,它會讓你處於較輕的睡眠階段,並且“大幅降低你的睡眠質量”。酒精會反覆把你拉出快速眼動期和深度睡眠期,讓你不能有效通過睡眠恢復精力。

7.能記住夢是良好睡眠的標誌

“我們所有人每晚都會做四到五次夢。但我們不記得了,因為我們沒有醒來,沒打斷睡眠。”人口健康部教授、高級研究調查員讓·路易(GirardinJean-Louis)指出,“如果你做了一個引起強烈情緒的夢,它可能會被什麼東西喚起,讓你記起來。但如果只是一個小小的奇怪的夢,大多數睡眠好的人都不會記得。”

法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能記住自己的夢的人,在夜間醒來頻次是其他人的兩倍,不管在睡覺還是清醒時,都對聲音更加敏感。

 8.睡覺不擇時間都可以

這是另一個可能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錯誤認知。

“我們建議人們形成一個規律的睡眠時間,因為它可以控制生物鐘,即身體的晝夜節律。”讓·路易稱,“生物鐘控制著身體的所有荷爾蒙、體溫、進食和消化,以及睡眠和覺醒週期。”當你的生物鐘與外界節律不同的時候,人會感到迷失方向、精神迷糊和睏倦。

也就是說,熬夜可以,但必須有規律的熬夜並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比如說,你下午1點才上班,那麼你大可每天凌晨2點睡覺,並在第二天10點起床,期間需要保持睡眠環境的黑暗,例如安裝隔光窗簾等。並且每天保持這個生物鐘,那麼熬夜對你並不會帶來什麼損傷。

換句話說,你雖然保持每天8小時的睡眠,但你今天晚上11點睡,明天凌晨2點睡,那這樣對身體的損害就很大了,這也就是我們不建議週末熬夜的原因。

研究顯示,需要輪班工作的人因為生活作息跟正常生物節律不同步,患心臟病、潰瘍、抑鬱症、肥胖症和某些癌症的風險增加,由於反應速度較慢和決策不力,工傷事故的發生率也更高。

9.五個小時甚或更少睡眠也是可以的

“很多人覺得每晚睡不到五個小時是可以的。”讓·路易指出,“這是我們發現的最有問題的認知。”

根據不同年齡,我們每晚應該睡7~10個小時。然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多達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每晚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根據統計數據,睡眠剝奪正威脅著全球45%的人口的健康。

“我們有大量證據表明,每晚睡5小時甚至更少會極大地增加包括心血管疾病和早死等健康風險。”羅賓斯稱。

2007年發表的一項針對上萬名英國公務員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每晚睡眠時間為5小時或更少的人死於各種原因,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倍。

科學家還指出,睡眠不足與高血壓、免疫系統減弱、體重增加、性慾減退、情緒波動、偏執、抑鬱有關,還會增加患糖尿病、中風、老年痴呆和某些癌症的風險。

10.大腦和身體可以適應較少的睡眠

有些人認為,大腦和身體是可以適應性地減少睡眠,依然運行良好。

專家指出,身體需要經過四個不同的睡眠階段才能完全恢復。深度睡眠階段對於神經元的產生,肌肉的修復和免疫系統的恢復等都非常重要。因此,不能形成適應。

其他的錯誤認知

研究小組還發現了很多其他錯誤認知。

例如,下午小睡一下可以修復失眠。實際上,如果你睡得足夠長,可以進入快速眼動期或深度睡眠期,午睡可能反而會打亂你的生物鐘。還有人認為,溫暖的臥室更好。其實,人在更涼爽的環境中休息得會更好。

我們都應該接受關於良好睡眠的教育,形成健康的睡眠習慣。畢竟,任何劑量的咖啡因都不足以幫助你應對睡眠不足的諸多副作用。

永遠記住,睡眠是身體恢復最有效的方法。我是和普樂,歡迎關注,給你帶來更多睡眠呼吸健康科普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