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你不瞭解的地圖魚

各位老鐵看文章前,動動手指加個關注。您的行動,是給小編最好的鼓勵。謝謝!
你不瞭解的地圖魚

地圖魚原產於南美洲的圭亞那、委內瑞拉、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魚體型寬大,屬一種大型魚,體長可達35cm,形態很別緻,體色斑塊豔麗,特別貪吃。地圖魚容易飼養,繁殖也不困難。我們一起來了解。

地圖魚形態特徵

魚體呈橢圓形,側扁,頭大,嘴大,各鰭條寬大。

背鰭基部很長,自胸鰭對應部位的背部起直抵尾柄,前半部鰭條由較短的鋸齒狀硬棘組成,後半部是較長的軟鰭條組成。

腹鰭胸位,鰭端尖條形。臀鰭與背鰭對稱,鰭末端雄性較尖長,雌性略圓。尾鰭扇形。

體色基調烏黑或黑褐色,體側散佈著不規則的橙紅色斑塊,間鑲紅色條紋,成地圖狀而得名。

尾鰭基部上方有圓形黑斑,其外圈有橙紅色環,遊動時閃閃發光,似夏夜星星而得名尾星魚。地圖魚在未達到性成熟之前雌雄特徵不明顯,性別不易區分。

飼養地圖魚五大的技術要點

1、放養密度

地圖魚耗氧量較大,一般在水族箱飼養中,以稀放為宜。

在120x50x50cm的水族箱中,地圖魚體長在6cm時,可放養40尾左右,體長在10cm時,可放養20尾左右,體長在18cm時,可放養4—6尾,體長在25cm以上時,可放養2尾。

2、水溫

地圖魚生活的適宜水溫為22—28℃,最適合水溫為24—26℃,水溫低於18℃,地圖魚就會死亡,高於30℃,地圖魚也生活不好甚至死亡。

3、水質

地圖魚對水質要求雖不十分嚴格,但水質新鮮,可以大大促進魚的生長速度每天晚上,水族箱換水量達1/2—3/4,一個月後,體長2cm的地圖魚可達7cm左右。

每次換入新水,都能刺激魚體新陳代謝,增強食慾,所以生長速度加快。

一般在飼養過程中,每天換水量達1/2,每週徹底換水一次,換水的同時,把地圖魚浸洗在0.5%的小蘇達水溶液中10分鐘,以促進代謝,增強食慾,加快生長速度。

4、食物

地圖魚喜食動物性活餌料,幼魚期一般以蚯蚓、水蚤、孑孓為食。

成魚期一般以小魚、小蝦、泥鰍等為食。

每天攝食2~3次,每天投食以半小時內吃完為好。

5、光照

地圖魚每天都需要接受適當的光照。

在一天中,至少要接受2小時的光照,這樣才能保證地圖魚的正常生活,使地圖魚的體色更加豔麗。

同時,通過光照,來轉化水質,使飼養水不易敗。

飼養地圖魚的其他經驗

因地圖魚個體較大,飼養時一定要選較大的水族箱。

由於這種魚食量很大,而且排洩能力極強,所以其生長速度很快,大約每個月可以生長3cm左右。

但是這樣一來,其排洩的大量糞便造成對水質的汙染很嚴重,所以缸底不適合鋪沙,養草。

而且要建立強大的硝化系統,以保證水的質量!

地圖魚對飼水要求不苛刻,在弱酸性、中性和鹼性水中均能正常生活,適宜水溫為22-26攝氏度。

地圖魚的顏色隨年齡大小而異,亮度與光照密切相關,飼養時應給予充足的光照。

地圖魚看起來笨拙,實際上游泳很靈活,捕食敏捷,比較貪食。

喜食動物性活餌料,屬肉食性兇猛魚類,能水蚯蚓、蝌蚪、小魚、小蝦,所以不宜與其它魚類混養。

家庭餵養時,要注意它的雜食性,除餵它一些小魚、小蝦、蝌蚪外,也可以喂一些瘦肉等,以免造成它的食性單一。

在吃飽喝足以後,它們有時會側著身子平躺在水族箱的底部,這時,可不要以為它們有什麼不適,它們只是開始偷懶稍作休息而已。

地圖魚屬地層水域魚,生長迅速,壽命也較長,可活10年以上,可謂長壽的熱帶魚了,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觀賞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