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觀賞魚的游姿上發現一切潛在問題!

任何一位魚友養殖觀賞魚都是為了觀賞,可是很多魚友卻是隻賞不觀,說白了就是不仔細觀察,很潦草的看幾眼就完事了,實際上如果我們能長期的觀察我們的愛魚,比學習很多的理論知識都管用。

如何從觀賞魚的遊姿上發現一切潛在問題!

因為任何魚類疾病只有通過細心的觀察我們才能發現問題,這是能養好觀賞魚的最重要一步,觀察出魚兒的異常情況有時候順便也能看出水質的潛在問題,一起都解決了,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魚兒的遊姿。

一、小型魚

在這裡我只能打比方的給大家舉例,大家自己去對照。

如何從觀賞魚的遊姿上發現一切潛在問題!

比如說斑馬魚,它們就是很活潑的一種小型魚,它們喜歡在水裡的上層活動,喜群遊但是群遊的方向感不是很強,斑馬魚遊動起來有個特點,在快速遊動時可能胸鰭不動,停一段時間再用胸鰭划水,這一點它和其他的觀賞魚遊動姿勢不是太一樣。

但是如果斑馬魚開始不舒服的時候,它的胸鰭就會長時間不打開,有些紅血絲的貼在了胸部,並且時常會伴隨鰓部紅腫,有了這樣病症的斑馬魚剛開始時也會遊動迅速,逐漸才會離群獨處。

如何從觀賞魚的遊姿上發現一切潛在問題!

再比如孔雀魚的公魚,平時遊動的時候是用胸鰭划水,尾鰭打開,而在遇到異性的時候或者打鬥的時候尾鰭打開的幅度就會加大,甚至於尾鰭的邊緣有些彎曲,如果魚兒不太舒服,公魚在遊動的時候尾鰭首先就會塌陷,或者是半打開的狀態。

二、中型魚

如何從觀賞魚的遊姿上發現一切潛在問題!

首先我們來講講錦鯉,它們在遊動的時候正常狀態下所有的魚鰭一定是舒展的,最先打不開的一般就是肚子後面的臀鰭,這個現象錦鯉尤為明顯,在它們靜止時臀鰭腹鰭有可能不打開,但是大多數那是正常現象,魚兒也有懶惰的時候。

如何從觀賞魚的遊姿上發現一切潛在問題!

我們再來看看地圖魚和鸚鵡魚這些常見的品種,這些魚兒都是用胸鰭划水尾鰭擺動前進,鸚鵡魚比較喜歡扎群,地圖魚比較喜歡單獨遊動,它們在正常的情況下,都是在魚缸的中間位置,如果出現浮頭或者沉底,那就肯定是不太正常。

鸚鵡魚如果有不舒服的時候就回單獨離群,出現白點症狀首先會在側身上,地圖魚如果不舒服胸鰭就會划水無力,白點一般會首先出現在頭部和胸鰭上,尾鰭和側身一般較少。

如何從觀賞魚的遊姿上發現一切潛在問題!

我們再來看燕魚,燕魚小的時候永遠是各鰭誇張的打開著,像個小小的潛水艇,不知疲憊的在魚缸中成群的游來游去,而成年燕子背鰭的打開幅度就沒有小時候那麼誇張,只有在打鬥時或者求偶時才會出現大幅度的打開,這也被叫做魚兒的誇示行為。

如何從觀賞魚的遊姿上發現一切潛在問題!

但是它們的胸鰭即使是打鬥的破爛不堪,也永遠是張開著在緩慢的划水,一旦出現胸鰭不划水緊貼胸部,那就是病魚無疑,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燕魚的白點一般會出現在胸鰭和尾鰭。當然隨之伴隨的也可能是鰓蓋張合力度大,呼吸困難等症狀。

三、大型魚

龍魚與前幾者又截然不同,它們很少出現那種小的病症,比如水黴、白點之類的,因此我們很少會發現龍魚的胸鰭會貼在胸部不划水的現象。

如何從觀賞魚的遊姿上發現一切潛在問題!

但是龍魚有個習性就是基本上喜歡在魚缸的中上部巡遊,巡遊時身體很少會歪斜,與水平面是平行的遊動,雙須筆直、昂首挺胸,背鰭、臀鰭、尾鰭隨遊動的姿勢會順著水流而自然的打開。

如果龍魚出現不適,首先就不會在正常的區域活動,甚至於身體保持不了與水面的平行,可能會略有傾斜,尾鰭在正常遊動時必定會有所塌陷,腹部可能出現過於膨脹或者過於緊縮的現象,給人的總體感覺可能就是渾身無力也不那麼精神。

如何從觀賞魚的遊姿上發現一切潛在問題!

所以說,只要我們平時去仔細觀察正常魚兒的遊姿和遊動狀態,我們就可以在魚兒出現問題時及時的發現問題,然後才能夠做到在第一時間去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