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養魚缸裡存在末尾淘汰制,想要保全所有的魚,幾乎不可能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一直有很多的魚友羨慕養魚老道飼養的這缸小雜鯛和虎皮魚,最起碼它們在一起生活了將近四、五個多月了,至少目前看來沒有什麼較大的犧牲,而且所有觀賞魚的魚鰭都比較完整,狀態都很好並且看起來心廣體胖。

混養魚缸裡存在末尾淘汰制,想要保全所有的魚,幾乎不可能

記得有些魚友評論說是,虎皮魚是不能夠和小雜鯛混養的,早晚得被它們給乾死,事實上並非如此,它們之間還真的是並沒有任何的衝突,反倒是這些小雜鯛之間依然是危機四伏,養魚老道估計至少還會有兩三條小雜鯛將會不久於魚世。

體型相差太大,弱者無法生存

這是我們在混養魚缸裡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今天我又仔細的看了一下這缸魚的總體狀態,還算不錯,但是最大的小雜鯛個體已經是最小個體的三倍大小了,這個明顯的差距必定早晚會發生問題。

雖然說其中有雌雄個體的差異,但是不可能相差如此之大,也就是說這些弱勢的個體,要麼是搶不上食備受欺負的貨,要麼是根本已經長不起來了,在這種巨大的差異下,較大個體就會對於這些弱者發起猛烈的攻擊,最終把它們徹底整回老家去

混養魚缸裡存在末尾淘汰制,想要保全所有的魚,幾乎不可能

魚缸裡最大的個體或者缸霸,它們總是佔據著魚缸裡最為有利的位置,隨時在魚缸裡關注著其他弱者的一舉一動,全鰭舒展、色澤亮麗的永遠保持著隨時戰鬥的姿態,這就是屬於沒事找事型的。

而魚缸裡較小的個體,總是驚恐不安的在魚缸裡尋找可以躲避的場所,既不敢把魚鰭舒展也不敢體色靚麗,生怕引起缸霸的注意,處於不斷東躲西藏的狀態下,除了攝食的時候迫不得已的游到水面快速吃上一兩口之外,剩下的時間都在沉木的空隙中不安的注視著缸霸的一舉一動。

這就是魚類社會的生死差距

只能大量投餵和增加躲避環境

對於小雜鯛之類這些觀賞魚,我們想要避免它們過度的戰爭,唯一的方法除了以下三點,根本就是無計可施。

一、大水體或者高密度飼養

二、增加魚缸內的障礙物

三、大量投餵

混養魚缸裡存在末尾淘汰制,想要保全所有的魚,幾乎不可能

也只有這三種有效的解決方式,可以暫時避免魚缸裡四伏的殺機,大水體飼養,就代表著它們的領地意識將會更加的強烈,越是缸霸或者個體較大的魚兒,佔有慾就會越強,霸佔的地盤也會越大。

高密度飼養,就意味著我們不能夠大量的投餵和魚缸的過濾系統一定要跟上,否則的話,弱勢群體

照樣搶不上食,最終也有被淘汰的一天。

增加魚缸內的障礙物,就會不利於魚缸內部的水流循環,也會對過濾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說,無論從哪方面去看,我們都會是矛盾重重,末尾淘汰制這個現象一定會存在。

裸缸飼養中大型觀賞魚,敞開了戰場放心的打

對於上述的小雜鯛而言,就算再矛盾,對於弱勢群體來說,尚有一息緩和的餘地,至少它們還會有一個可以適當躲避、休養生息的場所。

而對於裸缸飼養的中大型慈鯛科觀賞魚來說,這個魚缸就是一個修羅場,那可是敞開了戰場放心的打,誰有本事誰生存,這就是大自然不可改變的規律

混養魚缸裡存在末尾淘汰制,想要保全所有的魚,幾乎不可能

前幾天一位魚友的魚缸裡就打翻了天,他的魚缸裡有銀龍、十間、招財、鸚鵡、地圖、紅尾皇冠等,結果最後好像是銀龍魚深受重傷,但一直找不到是哪位缺德的傢伙乾的。

依養魚老道的經驗來看,能做出這種缺德事的應該是身形較大的招財或者十間,於是乎我提議,我們暫時可以把十間單獨隔離,以觀後效,再去觀察魚缸裡的狀態,可能就會發現兇手了,我倒是認為十間和招財是兇手的面大,因為這裡面十間是最容易發起攻擊的,而招財的個體又很大。

結果令我們萬萬想不到的是,在隔離了十間之後,兇手逐漸浮出了水面,我們驚奇的發現,居然是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紅尾皇冠在追著銀龍一路咬到底,這個結局真的令我們大跌眼鏡。

仔細尋找兇手,末尾淘汰制誰也改變不了

正如上述這位魚友的銀龍被咬事件一樣,很多魚友在這種大型混養缸裡,都會遭遇到如此不堪的結局,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真的會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

混養魚缸裡存在末尾淘汰制,想要保全所有的魚,幾乎不可能

那是不可能的,假如說我們就是證實了僅有一條紅尾皇冠在壞事,我們可以把它單獨隔離或者想辦法處理,比如送人或者換魚。

但是對於它的離開來說,又會給其他的觀賞魚很好的機會,比如說十間,什麼老虎走了猴子稱霸王,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至於十間又會去攻擊哪條魚,我們誰也說不準了。

這就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事實,那麼在這種混養缸裡,就要看我們自己重視哪條魚了,也就是說

主魚為大,如果我們是以銀龍魚為主,挑選的其他觀賞魚就要相對溫順或者弱小,以能夠不欺負到銀龍魚為上,比如說我們只飼養鸚鵡魚和地圖魚,把其他較為暴烈的品種移除。

如果說我們就是喜歡十間或者皇冠,那麼對於銀龍魚的拜拜,我們就不要去兔死狐悲了,對於整個魚缸的最終結局,在養魚之前早就應該料到了,要麼就是銀龍魚的個體比起它們要成倍的增大,增大到它們看到銀龍魚就會害怕,根本不敢靠前。

混養魚缸裡存在末尾淘汰制,想要保全所有的魚,幾乎不可能

假如是我們不分主次的混養的話,最終總會有一波接一波的弱勢群體出現,末尾淘汰制的遊戲永遠會在這個魚缸裡上演,除非是採取上述的高密度飼養,讓它們失去領地意識,不知道該和誰動手,整個魚缸裡都是假想敵,打也打不過來,這樣子弱勢群體挨咬的幾率可能會大大降低。

混養這些好鬥者,真的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所以說,看似很簡單的中大型觀賞魚混養,實際上牽扯的問題太多太多,這個時候我們想要所有的觀賞魚都達到最佳的狀態,能夠互相牽制,在選魚上那可不是一般的水平能夠達到的。

包括了魚兒的性格、個體的大小、飼養密度、過濾循環、個魚脾氣、魚兒的入缸先後順序、投餵量、觀察力,所有的一切條件都能夠相應的配合起來,或許可以降低一下弱勢群體觀賞魚死亡的速度,僅此而已。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