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魚缸裡的觀賞魚不愛動,有些情況是正常的,有些才是病態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由於最近氣溫的持續降低,很多魚友都在反應自己的觀賞魚在魚缸裡不愛動,有些觀賞魚不愛動可能是由於各種不正常的原因造成的,但是有一些觀賞魚發生這種情況純屬正常,對於這些狀況我們要有選擇的加以區分。

我們先來說說觀賞魚不愛動的不正常原因會有哪些?

為什麼魚缸裡的觀賞魚不愛動,有些情況是正常的,有些才是病態

一、觀賞魚患病的可能性較大

這個問題主要牽扯到了我們選魚的問題,在觀賞魚進入魚缸之前可能已經患病,所以它們就會比較的懶遊,再者就是我們在平時的飼養中有些問題沒注意,結果導致了觀賞魚患病,所以它們不愛動。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些觀賞魚的具體症狀,比如體色暗淡、失去光澤、白毛、白點、腹水、腸炎等,這些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觀賞魚不愛動,而且大多數是在觀賞魚患病的初期,到了後期如果觀賞魚不愛動,很多症狀已經是非常明顯了。

二、魚缸的水質出現了大問題

這個顧名思義,也就是我們的魚缸水質毒素太多所致,很多情況下如果是水體渾濁,觀賞魚出現了缺氧的症狀,它們大多數都會上浮到魚缸水面不停的呼吸,只有水質中的毒素過高,極有可能導致它們已經中毒,所以才會不願意遊動。

為什麼魚缸裡的觀賞魚不愛動,有些情況是正常的,有些才是病態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辦法去改善魚缸的水質,或者使用水質檢測試劑,一一分析查證,一般的都是氨氮、亞硝酸鹽過高,如果我們長期的不換水,也可能導致硝酸鹽過高的情況。

三、水溫過低或震盪,導致觀賞魚感冒

我們魚缸的水溫過低,就會導致觀賞魚的食慾和行動力下降,有些觀賞魚,我們比如說熱帶魚在水溫過低的情況下就會失去活力、食慾減退,甚至於患上了感冒的症狀,這就會導致它們長期的趴缸不起,嚴重時就會白點和白毛加身。

如果說是白點、白毛加身我們可能還有個治療的機會,最怕的就是無症狀的感冒,觀賞魚慢慢地走向死亡。

再者水溫過低或者水溫震盪與我們換水時不注意溫差有關,很多魚友其實都會注意到這個情況,但是有時候長常常會忘記,所以說隨時準備一個水溫計,一定是我們換水時所必備的小裝備。

我們可以把水溫計直接丟到困水缸裡,這樣就不容易輕易地忘記了。

為什麼魚缸裡的觀賞魚不愛動,有些情況是正常的,有些才是病態

四、膽小害怕、心裡壓抑

觀賞魚入缸初期,出現較為嚴重的心裡壓抑問題,其實也會與害怕有一定的關係,再者很多弱勢觀賞魚群體被缸霸或者已經發情的其他觀賞魚追趕,它們也會躲在某處一動不動。

如果觀賞魚長期的出現嚴重的心理壓抑,它們就會患上各種意想不到的疾病,因為它們的體質和免疫力全部都在下降,作為魚缸裡的弱勢群體,它們不但會受到缸霸的攻擊,還可能受到其他所有觀賞魚的攻擊,甚至於很多的工具魚也會把它們作為欺負的對象。

五、身體失衡,嚴重失漂

這個現象一般的會出現在金魚身上,其他的觀賞魚相對來講比較的少見,金魚由於人工的常年培育和繁殖,它們的身形本來就不適合大水流、高水位的飼養環境。

對於它們這種無胃魚而言,如果魚飼料投餵過多再加上體型不正等原因,就會導致它們的身體失衡,失衡之後它們就會漂浮在水面上一動不動,失去了遊動的能力。

為什麼魚缸裡的觀賞魚不愛動,有些情況是正常的,有些才是病態

如果金魚患上了燙尾、嚴重融鰭和打粉病之類的病症,它們也會由於魚鰭或者尾鰭無法划動水流和保持身體平衡,而長期漂浮在魚缸的水面,這些我們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都可以輕易地發現。

除了上述的這些基本原因以外,剩下來的一些觀賞魚在魚缸裡靜止不動的現象也可能是正常的行為,比如說下列行為:

一、初入魚缸的鸚鵡魚、地圖魚比較害怕

我們知道地圖魚和鸚鵡魚是比較皮實的觀賞魚,相對來講它們的毛病並不是很多,但是它們也會有心裡壓抑的現象發生,只不過它們一般的是不會患病的,尤其是地圖魚,我們經常會看到它們在魚缸裡東倒西歪,大部分情況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除了感冒以外。

為什麼魚缸裡的觀賞魚不愛動,有些情況是正常的,有些才是病態

鸚鵡魚在受到驚嚇時,也會經常躲到魚缸的某處,長時間不敢出來露頭,這些問題養魚老道以前都和大家說過,已經患病的觀賞魚和心裡害怕暫時不敢動的魚,以及長期心裡壓抑的觀賞魚都會呈現出來不同的狀態,我們只要仔細觀察一定會有所區分的。

二、部分長鰭的觀賞魚不是怎麼喜歡遊動

這一點主要體現在部分龍鳳錦鯉的身上,這個原因也和我們人為的改變了它們的身形有關,使得它們過長的魚鰭反而成為了能夠正常遊動的負擔,在水流較小或者魚缸裡無水流的情況下,它們就會出現比較懶遊的症狀。

再一個某些長尾燕也是如此,都是同樣的道理,還有很多的寬尾孔雀魚,或者魚兒的魚齡過老,懶得動彈,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我們只要是看到觀賞魚無壓抑,可以正常起水,體表沒有任何的問題,基本上就不會有大事。

為什麼魚缸裡的觀賞魚不愛動,有些情況是正常的,有些才是病態

三、卵胎生觀賞魚即將臨產或者躲避雄魚

再者,我們飼養孔雀魚、黑瑪麗、紅箭魚時都會看到這種現象,那就是有的待產母魚,為了躲避雄魚的追擊和想要找到一個比較靜謐的環境生產,它們可能就會呆在魚缸的某處長時間不動。

但是從它們的眼神和肚子大小,我們完全能夠看出來它們的狀態是否正常,待產母魚除非臨產之前有別的魚壓制,否則絕對不會一動不動,也不會緊貼在魚缸的底部,一定是有所懸空,它們才能夠正常生產。

如果是想要生產,它們一定會離開缸底有一段距離,甚至於會主動尋找水草比較茂盛的地方,當它們出現在某一個位置比較固定的待著,沒有任何其他觀賞魚來打擾,並且出現不斷翹起尾巴的動作,那就是馬上就要生產了,我們可以把它們單獨的隔離,靜待小魚寶寶的降生。

為什麼魚缸裡的觀賞魚不愛動,有些情況是正常的,有些才是病態

所以說,飼養觀賞魚主要還是在於一個觀察,無論是觀賞魚由於何種原因在魚缸裡一動不動,必定有其相對的願因,我們只要能夠勤於觀察,對於這些情況應該是盡收眼底,並不是什麼難以決策的問題。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