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外匯投資的騙局是怎樣的?遇到這種不能信!

先聽聽專業的人怎麼說

外匯投資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國內銀行進行外匯實盤投資,另外就是通過外匯交易商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很多人在不瞭解的情況下,聲稱外匯投資是騙子。下面久違廣大的投資人具體的介紹一下外匯投資是騙局嗎

外匯投資是騙局嗎?外匯實盤投資由於是國內銀行提供的,因此投資人只要是在國內銀行開設賬戶的話,那麼絕對是安全的。而外匯保證金投資是不是騙局就需要投資人進行甄別了。

目前我國對於外匯保證金市場的監管並不是特別的嚴格,如果投資人信心的話就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內的外匯平臺基本上全部都是外資的,這是因為國內還不允許外匯保證金交易商的出現,但是由於外匯保證金的高收益,投資人更偏向於外匯保證金交易,那麼這就需要投資人要學會怎麼樣去辨別外匯黑平臺,遠離外匯投資騙局。那麼,投資人如果才能夠辨別出外匯黑平臺呢?

首先,辨別朝外i阿輝騙局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看該外匯交易商的監管,只有受到正規的嚴格的監管,才能保證該平臺是正規的平臺。全球比較嚴格的監管機構就是美國NFA、英國FCA等,受到這兩家機構監管的話,通常是比較安全的。如果是受到某個不知名的國家或者非常國家的監管,投資人就要小心了。

再者,可以儘量的選擇比較知名的外匯交易商進行交易。國內不乏有一些已經存在十多年的外匯交易商,如福匯、嘉盛等,這些交易商在國內的客戶群體中積攢了很好的口碑,並且能夠在國內市場存在這麼多年也從側面反映了平臺的正規性。

外匯投資的騙局是怎樣的?遇到這種不能信!

而騙局具體是指什麼?

外匯保本保息理財,讓很多外匯投資人趨之若鶩。外匯投資,我們知道一直都是一個高收益高風險的理財方式,而外匯保本模式竟然直接將風險去除了。外匯保本模式是真的嗎?下面我們就來揭秘一下外匯保本保息理財騙局。

外匯保本保息理財是什麼?

外匯保本保息理財就是指外匯平臺給出的理財產品,承諾投資人在進行外匯投資的時候可以保證自己的本金不虧損,保證投資人可以得到相應的利息。

外匯保本模式是真的嗎?

外匯保本模式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假的,外匯本身就是高收益和高風險共存,其實不僅是外匯,任何的理財產生取得的收益都是和需要承擔的風險成正比的。而外匯保本模式直接將外匯交易風險去除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說,外匯保本模式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假的。

外匯保本保息理財騙局揭秘

外匯保本保息理財,就是利用投資人只希望獲得利潤,但是卻不願意承擔風險的心理,欺騙投資人在他們哪裡進行交易,等到合適的時機,就會捲款跑路。對於投資人自己來說任何形式的保本理財方式都是不可以輕易的相信的。

外匯投資的騙局是怎樣的?遇到這種不能信!

如何識破這些騙局呢?

外匯投資越來越受歡迎造成了一個直接的後果,就是通過外匯行騙的手段也越來越多,外匯市場上也是佈滿了陷阱。那麼外匯投資者要怎樣才能識破外匯理財中的種種騙局?下面就帶大家來揭秘一下識破外匯投資理財的幾個妙招。

1、產品過度銷售

一種外匯產品想要在外匯市場上生存確實是需要營銷的,但是正常的外匯產品是不會過度誇大銷售的。如果遇見這種情況,就要考慮這種外匯產品的真實可靠性了。

2、利潤誘人

外匯是個高風險的市場,而一些經濟商為了提高產品的銷售,會隱瞞操作中的高風險,公開炫耀誘人的利潤。這時候投資者也要警惕,沒有風險的高利潤是否是真實的,千萬不要被一些虛假的現象所迷惑。

3、產品包裝華麗

如果一個外匯產品被經銷商宣傳的十分華麗,描述言辭讓人震撼,讓投資者覺得確實事件了不起的外匯產品,那麼投資者就要想一想如果產品真的是件好產品,為什麼還要做過分的表面功夫?

4、誇大投資回報

很多人會藉著高利潤的說法,利用受騙者的心理,實際上都是虛假信息,一旦投資就踏入了旋渦之中無法脫身。

外匯投資的騙局是怎樣的?遇到這種不能信!

警示:監管早就禁止的“法外之地”

偽平臺顯然具有非法性,那直接對接國際外匯交易市場的所謂“真平臺”呢?

據記者瞭解,目前網絡上流行的外匯交易平臺,大多參與門檻低,開戶資金在500-2000美元,開戶後客戶利用網絡平臺直接進行交易,既可以限價、限時,也可以進行點差式交易。1手交易保證金為1000美元至2000美元,槓桿比例一般在100倍至200倍,多的可以做到400倍,最小交易單位為0.1手。因此客戶投入少量保證金就能得到賺取高額回報的機會。

但是梳理監管信息可以發現,這種所謂的“真平臺”,目前也是非法的。所謂的外匯交易平臺,俗稱“網絡炒匯”,也叫“外匯保證金交易”,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登陸境內,並於九十年代初在廣東、深圳、北京等地出現一股交易熱潮。但是由於缺乏監管,加上參與者對這項業務一知半解,很多個人和機構損失慘重。

1994年相關部委叫停外匯保證金交易,明確未經監管部門批准從事外匯保證金交易非法,2006年部分銀行開始逐步試點。但是在試點過程中,監管層發現外匯保證金交易風險大、投資者承受能力有限,於2008年6月明確要求,各銀行在相關管理辦法正式發佈前,不得開辦或變相開辦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自此,外匯保證金交易被全面叫停。

至於國外監管部門批准的境外經紀商,根據WTO相關要求,境外機構提供金融服務,一是要按照我國既定的管理原則由金融監管部門批准,二是要按照商業存在的要求,在我國境內設立提供金融服務的企業。

2015年十部委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開設網站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應按規定履行相關金融監管程序,並依法向電信主管部門履行網站備案手續。

因此,目前網絡上各類外匯交易平臺,一則未取得我國金融監管部門批准,二則未在我國設立相關機構提供業務服務,三則未依法向電信部門備案,屬非法展業行為。而且,由於外匯保證金交易在我國沒有合法化,參與外匯交易平臺的主體,包括國內代理、宣傳機構以及投資者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016年上海某法院就認定了代理境外炒匯平臺的韓某、遊某非法經營期貨業務,以非法經營罪分別判處二人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50萬元。2017年四川某法院和北京某法院也分別對境外阿爾卑斯資產管理信託公司境內代理下線黃某、陸某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和三年,並處罰金25萬元和15萬元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