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假如巴基斯坦國力強盛了,會出現兩德合併那種情況嗎?

蒲公A


我們都知道,巴基斯坦和印度原來是一個國家,被英國統治。後來,英國頒佈“蒙巴頓方案”,印巴開始分治。在1971年。巴基斯坦又分裂為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那麼,若巴基斯坦國力強盛了,會像德國那樣重新實現統一嗎?

當年德國由於二戰而分裂,之後又能重新實現統一。首先是因為東德與西德的語言、文化,宗教信仰都差不多,雙方有很大的相似性。其次就是西德與法國和解後,經濟發展迅速。西德對東德有較大的吸引力,所以東德的人們也迫切的渴望統一。隨後蘇聯也答應和解,德國才得以統一。由此可見,德國的統一同時具備了內部和外部的條件。

再縱觀巴基斯坦,想要實現統一,必須具備的條件有:國力強盛、解決與印度關於克什米爾的問題、與孟加拉國的不同等等。

首先,暫不論巴基斯坦的國力,就算巴基斯坦的國力強盛,對孟加拉國有吸引力,但畢竟在位置上,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之間還隔著印度。印度與巴基斯坦關於克什米爾的問題已經延續了六十多年,雙方關係比較緊張。由此可見,印度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做出讓步。還有一點,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之間,除了同樣信奉伊斯蘭教外,在很多方面都不同。比如,在語言、文字,地理位置上都有很大的相異之處。

綜上所述。就算巴基斯坦國力強盛了,要想實現統一,在外部條件上,需與印度和解;在內部條件上,需孟加拉國同樣希望統一。但這些條件,估計很難達到。


利刃號



從地圖上來看,巴基斯坦比孟加拉麵積大了很多(79萬平方千米:14.2萬平方千米),但是目前兩國經濟實力和人口數量卻是比較接近,目前巴基斯坦的GDP是2600億美元左右,而孟加拉是2200美元左右、人口也基本相當(巴1.67億:孟1.47億)。如果巴與孟重新合併在一起,那麼巴基斯坦的GDP和人均收入,至少要達到孟加拉5倍以上才能考慮。但是,以巴基斯坦目前的經濟狀況和經濟增長(孟加拉反而比巴增長快),50年以內很難實現再次統一!


左至右:葉利欽、科爾、老布什

就算是巴基斯坦將來達到了孟加拉國力的5倍以上,那麼統一的問題也非常難以成行。以當年兩個德國統一為例,以德國世界第三的經濟規模和非常富裕的國民來說,統一後目前德東的狀況仍然不盡如人意,當初承諾的統一以後國民所得在一定時間內要保證持平沒有實現,德東居民的收入僅為德西的75%左右,並且德西那些大牌的國際型企業往東部投資很慢,而兩地居民也相互看不順眼!德東人認為,當初的統一是錯誤的,是被受騙了!德國政府的承諾成了一紙空文…;德西人則認為,德東人懶惰,除了向政府要錢以外什麼都不做!這種剝削已經使德西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了…。總之齟齬不斷!

如果巴與孟談統一的問題,最直接的就是怎樣平衡兩地人民收入的問題,富裕的一方肯定要拿出鉅額資金去平衡這個事情,而富裕地區的人是否願意?打一個比方,你原來一個月收入10000,現在要求你一個月拿出2500-3000(一年是多少錢?)給基本上與自己素不相識的人,你會願意嗎?並且這種“支付轉移”要很久的時間…人麼,總是自私的!並且,富裕地區對貧困地區的投入不簡單是個人收入問題 這裡還有基礎設施、科教文衛體…等等給方面的長期投入…到了那個時候,富裕地區能否“吃得消”?是不是覺得貧困地區是累贅?

總之,任何地區長時間分裂以後“談統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統一是“心的統一”而非“身的統一”。


皇家橡樹1972


如果巴基斯坦國力強變得強盛,那麼它可不可能像兩德合併一樣收復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

從19世紀到現在有200多年了,分裂的國家一抓一大把,沙皇俄國,蘇聯,到現在俄羅斯和中亞五國以及白俄羅斯之間都有重新合併的思潮,但是合併了嗎?奧匈帝國解體以後誰還記得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原來是同一個國家?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那可大了,沙特以色列伊拉克,埃及蘇丹,尼日利亞這群國家原來都是土耳其的領士

最近一兩百年唯一合併,並且在過程中沒有使用武力或者說威逼利誘的國家也就一個東西兩德



首先兩個能夠合併是因為,第一當時蘇聯解體了無暇顧及

第二,當時歐洲各國因為未達成一致,所以沒有出兵干涉兩德合併,

第3出現東西兩個德國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冷戰雙方對德國的分區佔領。所以說,兩者之間並不存在什麼種族歧視問題。第四,在之前兩者都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統一的民族。所以說本身也有很強的向心力。

但是東巴基斯坦一條都沒有。

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之間隔著十萬八千里,所以說巴基斯坦收復東巴的,先得把印度暫停,並且承認巴基斯坦佔領印度上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才有可能讓巴基斯坦本土同孟加拉國之間聯繫起來。

並且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之間本身就沒什麼關係,無非就是因為當年的蒙巴頓方案劃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時候能把這留的心眼兒,蓄意挑起印巴戰爭。

所以說趁早打消這條心吧,想要收復東巴基斯坦可以,把印度幹扁了,順便吞了印度。(否則的話,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之間怎麼聯繫也不看地圖啊?

難不成像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一樣嗎?但是你也不看看俄羅斯和加里寧格的領土差距有多大?


嘯鷹評


巴基斯坦與孟加拉成為兩個國家,源於印巴戰爭印度對東巴基斯坦的佔領,也就是如今的孟加拉國,而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國家則源於英國殖民者撤出印度次大陸時的印巴分治,印巴分治主要是按照信仰不同而劃分的,而巴基斯坦正是信仰伊斯蘭教教徒劃定的區域,因而東西巴基斯坦最初聯繫也就僅僅宗教信仰相同而已!


而歷史上印度次大陸就鮮有大統一的國家,印度如今能成為如今統一的國家還得益於他的印度主子殖民遺產,東西巴基斯坦更不用說除了當年同屬英國駐印度總督管轄,再沒有太多的牽連,而更為明顯的是孟加拉人群屬於典型的南亞人種,而巴基斯坦則更接近中亞的白色人種,兩者基本上沒有同一個國家內部認同!



而且如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經濟發展都差不多,相對來說,孟加拉的自然資源更加優良,發展潛力也更加雄厚,而且因為孟加拉是印度扶植起來的,在關係上與印度也不錯,近些年來印度經濟發展迅速,孟加拉也相應的獲得不少機會!



而東西兩德則不同,兩德成為獨立的國家是因為二戰後美蘇兩個陣營各自扶持親自己的勢力的結果,而德國有著強烈的民族認同,德國源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隨後分裂成眾多的王國,在歷史上沒少受因為鬆散而受到周邊大國的欺凌,而因反對拿破崙在歐洲的擴張,英國人扶持了當時還是被稱為德國地區的普魯士,從普魯士統一德國後,直到現在德國一直是一個強國,當然也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



隨著東方陣營蘇聯的瓦解,華約也相應的解體,駐紮在東德的蘇聯軍隊撤出,讓東西兩德有機會單獨處理自己的事情,而更為重要的是蘇聯和華約的解體也意味著對應的經濟體系的解體,在經濟嚴重滯後的東德與當時世界經濟第三大國的西德相比,更像一個窮困潦倒的遊子來到富裕的老家,合併幾乎沒有任何懸念!



因此即使巴基斯坦經濟強盛了,也很難對孟加拉構成吸引力,而且即使巴基斯坦經濟發展起來,孟加拉也不見得發展不起來!


涇水書生


政史君出山了,作為一名時政愛好者,對於這個問題,我有看法要談。

現今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屬於一個國家,1947年英屬印度解體,分別成立了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共和國和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共和國,印巴分治。後東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支持下獨立,成立了孟加拉國。


那麼原本屬於一個國家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會不會像兩德一樣重新合併統一呢?

個人認為不可能,一個最主要的障礙就是兩國的宗教予盾甚深。當初在英屬印度要求獨立的時候,國內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已經打的不可開交了,血流成河,死傷數百萬人。所以到最後他們才不得不接受了英國方面提出的“印巴分治”方案。

印巴分別獨立建國後,兩國矛盾衝突不斷,經常打的是熱火朝天,頻繁製造種族清洗事件,再加上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雙方已經大規模交戰三次,印巴兩國都視對方為自己最大的敵人。


個人認為當今世界衝突動亂的根源不是什麼美帝,而是宗教矛盾和種族矛盾。世界上最大的分歧不是血統,而是思想。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能像兩德一樣重新統一合併。


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喜歡的話,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政史君。


政史君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描述:如今的孟加拉國是當初的東巴基斯坦(簡稱東巴),而不是題主所說的西巴。至於題主所問的巴基斯坦國力強盛起來後是否會像兩德合併一樣合併孟加拉國,我覺得我們不妨先追本溯源探究一下當初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分成兩國的歷史。

巴基斯坦也好,孟加拉國也罷,都曾經歷過相當漫長的一段與印度不分彼此的時光。歷史上的古印度文明曾覆蓋過整個南亞次大陸,然而在英國殖民者到來前印度更多隻是一個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在印度次大陸上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國,隨著英國人的到來整個南亞次大陸被打造成為統一的英屬印度殖民地。然而二戰的爆發使英國的殖民統治面臨嚴峻的危機:1945年11月剛從二戰中走出的倫敦人齊聚在碼頭上圍觀一艘從巴西駛來的貨輪,因為貨輪上裝載著倫敦人早已久違了的香蕉,昔日聲威赫赫的大英帝國已窮得吃不上香蕉了。1947年已是二戰結束的第二個年頭,但英國仍在執行戰時管理制度——每家每戶的水電供應都是有限的,人們用來洗臉的水甚至剛剛蓋住盆底。這年的元旦倫敦的一瓶威士忌酒賣到了8英鎊以上,而且還是供不應求。曾經風光無限的英鎊已經失去了活力,已淪為完全需要美元和加拿大元進行輸血。英國為進行戰爭欠下了鉅額債務,這讓英國不堪重負。倫敦城內乃至整個英國到處都是戰爭造成的殘垣斷壁。在戰爭過程中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白人自治領趁機要求獲得更大的自主權利,英國為獲得自治領在經濟和軍事上的支持不得不與之妥協,到二戰結束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白人自治領已成為實質上獨立的國家。1947年英國最大的殖民地——有“大英帝國皇冠上的寶石”之稱的印度也步自治領的後塵掀起了獨立浪潮。正處於內外交困之中的英國自治無力阻擾印度的獨立,可在撤離之前英國仍試圖在印度獨立之後仍儘可能維持自己在南亞的利益存在,為此有必要遏制獨立後的印度的發展勢頭,而英國使用的手段就是印巴分治——英國在從印度次大陸撤離之前提出了《蒙巴頓方案》:將英屬印度根據宗教信仰的差異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佈獨立建國,次日印度也宣佈獨立。

在實際的印巴分治過程中《蒙巴頓方案》的缺陷暴露無遺:英國殖民時期對印度次大陸長期以來形成的土邦割據狀態採取了默認的態度,試圖以此實現分化瓦解以印治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各土邦從得以在服從英國殖民當局的前提下保持半獨立地位。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各土邦有權自願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在實際的印巴分治過程中《蒙巴頓方案》方案在海得拉巴、朱納加德、克什米爾三個土邦遭遇了尷尬:海得拉巴和朱納加德都被印度領土所包圍,居民也以印度教徒為主,偏偏卻是由信奉伊斯蘭教的土邦王公統治;克什米爾則恰恰相反——同印度和巴基斯坦領土都接壤的克什米爾以伊斯蘭人口居多,卻由印度教王公統治。這樣一來就使這三個土邦的歸屬問題出現爭議,印度依仗著自己在地理上的優勢搶先下手佔領了海得拉巴和朱納加德,對此鞭長莫及的巴基斯坦選擇了默認這一既成事實。但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巴基斯坦就不願讓步了——畢竟克什米爾相比對巴基斯坦而言鞭長莫及的海得拉巴和朱納加德直接和巴基斯坦接壤,又是以伊斯蘭教人口為主的地區,在心理上較為容易接受巴基斯坦,於是巴基斯坦派兵進入克什米爾,克什米爾土邦王哈里·辛逃往印度,印度隨即也出兵克什米爾,由此引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戰後印度得以控制克什米爾近四分之三的地域,而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爾四分之一的地域,然而這場戰爭並未解決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這就為日後的印巴關係埋下了隱患。事實上除了海得拉巴、朱納加德、克什米爾三個土邦之外《蒙巴頓方案》在孟加拉土邦也遭遇了尷尬。

歷史上的孟加拉土邦比今天的孟加拉國要大——大體上包括今天的孟加拉國以及印度境內的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特里普拉邦和奧里薩邦等地。古代的南亞次大陸是一個相對較為封閉的地理區間,唯一的缺口就是位於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來自波斯和中亞的遊牧民族不斷跨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河流域。13~16世紀突厥人和阿富汗人進入跨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河流域,他們在這一地區大力發展伊斯蘭教。1526年德里蘇丹國被蒙古和突厥混血的莫臥兒王朝取代,具有中亞突厥血統的莫臥兒王朝控制了印度絕大部分地區,開始在全印度大力推行伊斯蘭教。由於本土的印度教徒數量過於龐大,信仰伊斯蘭教的莫臥兒王朝無法將其完全同化,但仍通過向非伊斯蘭教徒徵收人頭稅等措施使伊斯蘭教在印度河流域逐漸站穩了腳跟,至此印度河流域由信仰印度教的雅利安人佔多數逐漸轉變為信仰伊斯蘭教突厥後裔佔多數,這對日後這一地區成為獨立的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莫臥兒王朝雖然控制了印度絕大部分地區,但這種控制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靠武力壓制的控制,地方上依然存在許多土邦王公,這些土邦王公實際上就是一個個半獨立的國中之國。儘管信奉伊斯蘭教的莫臥兒王朝入主印度後大力推行伊斯蘭教,但這時的印度存在許多半獨立的土邦王公,在他們之中不乏信奉印度教者,莫臥兒王朝為避免過分刺激地方土邦王國並沒採取強制措施。正因為如此儘管莫臥兒王朝大力推行伊斯蘭教,但印度教依然是印度絕大部分地區絕大多數人的信仰,然而孟加拉土邦卻是一個例外——孟加拉地處南亞次大陸的東北邊緣地帶。僅西部與印度本部核心區——恆河平原相毗鄰,至於北、東兩面在今天看來也與印度接壤,但已是印度文明的邊緣地帶,在歷史上今天印度的東北部地區曾長期處於藏緬語族的民族控制之下,加之德干高原的地緣阻隔作用,實際上使孟加拉成為了印度文明輻射的薄弱地帶,這自然使伊斯蘭文明在這一地區的傳播阻力大為減小。不過印度文明畢竟在孟加拉長期經略,而孟加拉又遠離其他伊斯蘭文明地域,因此並沒被伊斯蘭文明完全同化,而是形成了東部的伊斯蘭文明和西部的印度教文明並存的獨特格局。正因為如此在以宗教信仰為依據的《蒙巴頓方案》中孟加拉被一分為二:東部歸巴基斯坦,西部歸印度。前者後來演化成為今天的孟加拉國,而後者則成為今天印度境內的西孟加拉、比哈爾、特里普拉和奧里薩等邦。

由於孟加拉東部地區被劃歸巴基斯坦就使獨立後的巴基斯坦領土分成了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兩部分,而在兩者之間隔著印度的龐大國土。巴基斯坦的主體部分位於西部,東巴基斯坦實際上成為了一塊遠離本土的飛地。即使在信息諮詢已相當發達的今天擁有飛地的國家也屈指可數,在上個世紀的南亞地區以巴基斯坦的國力想要控制這樣一塊遠離本土的飛地其實並不容易,與此同時印度也不會放棄巴基斯坦這個可以被自己利用的軟肋。印巴分治完全依據於宗教信仰,而忽略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在民族文化上幾乎是完全不相通的:西巴基斯坦的主體民族是旁遮普人,其次是信德人、普什圖人和俾路支人,官方語言是烏爾都語;東巴基斯坦的主體民族是孟加拉人,其母語為孟加拉語。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為加強對遠離本土的東巴基斯坦的控制就在這裡強制推行烏爾都語,以試圖徹底同化東巴基斯坦地區,然而這引起了東巴基斯坦人民的牴觸。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在國內經濟建設上始終偏重於西部本土,而對東部飛地則顯得不太上心,久而久之雙方的恩怨日積月累。地理上的相互隔絕,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以及東部人民認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綜合在一起使東巴基斯坦對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離心傾向越來越強。1971年3月26日東巴基斯坦宣佈獨立並在4月於印度加爾各答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隨後東巴基斯坦發生大規模動亂和難民潮。印度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打擊巴基斯坦的大好機會,於是出兵當時的東巴基斯坦,隨後戰爭又擴大到西巴基斯坦,最終釀成第三次印巴戰爭。當年12月16日印軍攻佔東巴首府達卡,東巴駐軍無條件投降,從此東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

回顧完了孟加拉國走向獨立的歷程,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是否存在像東西德一樣合併的可能性。應該說未來發生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即使有朝一日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合併組成地球聯邦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我們只能就我們目前可預見的未來進行分析,至於數百年、數千年乃至千萬年、億萬年之後的事我們是沒法預測的,甚至那時是否有人類有地球都尚未可知。那麼我現在所能告訴大家的就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合併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昔日的東巴和西巴具有同東西兩德完全不同的情況:東德和西德本就出自同一民族,由於柏林牆的存在使無數親人和戀人被迫從此天各一方骨肉分離,強烈的民族自尊和血脈之情使東德和西德都具有強烈的民族統一意識,儘管在冷戰時代德意志人的民族統一意識被迫屈服於大國博弈的客觀現實,但德意志人民從未放棄過統一的努力。然而在東巴和西巴的分裂過程中我們看不到這種強烈的民族統一意識——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本就是不同的民族,只是因為共同的伊斯蘭教信仰而被《蒙巴頓方案》判定為一個國家,孟加拉國的獨立是孟加拉人自己的選擇,儘管在這背後有印度的介入,但這和德國完全是由於大國博弈而導致分裂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既然孟加拉人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爭取到了獨立地位,那麼又要他們和巴基斯坦合併又有多大可能性呢?除了孟加拉人不願意之外,印度作為外部勢力也不會坐視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合併——印、巴兩國一直都是戰略對手,儘管1971年12月17日後印巴之間沒再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但邊境衝突一直存在。事實上目前印巴兩國之間只是達成了停火協議,就法理上而言:印、巴兩國至今處於戰爭狀態。作為戰略對手的印度自然不願看到巴基斯坦因合併孟加拉國而變強大。題主說假如巴基斯坦國力強盛了,那麼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這種強盛只是具備與印度分庭抗禮的實力,那是不夠的;除非有朝一日巴基斯坦具備完全碾壓印度的實力,直接一路打到孟加拉國去,否則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合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從感情上說,東巴基斯坦的丟失是巴基斯坦永遠的痛。所以,到今天分裂東巴的始作俑者印度仍然被巴基斯坦看做最大的敵人,只不過現在巴基斯坦受國力所限,只能乾瞪眼沒辦法,一旦國家強盛,一定會尋求複合的。

其實,巴基斯坦強盛之後只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就會和孟加拉國再次走到一起。

一開始,擁有東巴的巴基斯坦佔有地利和人和優勢

1947年南亞次大陸各國獨立之後,在這裡形成了兩個大國,一個是印度,另一個是巴基斯坦。印度共有300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為3.6億。巴基斯坦大約100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萬。

印度國土面積是巴基斯坦的3倍,人口卻是巴基斯坦的4.5倍。但是巴基斯坦卻有地利的優勢,彼時的巴基斯坦有一塊巨大的飛地東巴基斯坦,這裡和印度的孟加拉邦接壤,人口4200萬,西巴基斯坦人口有3370萬,東巴和西巴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鉗子將印度夾在中間。

(今天的南亞地區)

(當初孟加拉國海是東巴的時候,對印度具有鉗制的作用)

不僅有地利優勢,巴基斯坦一開始還有人和,由於信仰原因,東巴和印度關係也極為緊張,他們願意團結在巴基斯坦政府周圍和印度對抗。所以,雖然巴基斯坦國力不如印度,但在對抗中雙方還是能打的有來有回。

但是,巴基斯坦並沒有珍惜這一切,丟掉了大好形勢!

東巴與西巴分道揚鑣

東巴地區以孟加拉族為主,大約佔總人口的98%,而西巴的主要人口為旁遮普族和普什圖族,並且和中東地區聯繫緊密,而東巴的孟加拉族在1948年之前和西巴幾乎沒有聯繫,更談不上認同感。這是兩個幾乎完全沒有聯繫的地區由於宗教原因被人為強行糅合到一起的,也就為後來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印巴分治時期,信仰伊斯蘭教的孟加拉族人前往東巴)

西巴雖然人口少,但軍政大權在握,東巴雖然人口多,但很難進入高層參與決策。再加上缺少民族認同感,巴基斯坦在政策上總是厚此薄彼。

比如,政府預算東巴長期遠超西巴,最多的1955年到1960年期間,東巴所佔的政府預算只佔31.5%,西巴佔68.5%。如此一來,東巴的發展水平越來越不如西巴,而東巴的精英階層由於得不到重用也開始走向了巴基斯坦政府的對立面。於是,東巴的主體民族孟加拉族開始與巴基斯坦政府漸行漸遠。在這一背景下,東巴的精英和印度走到了一起。對於印度來說當然求之不得,開始加大對東巴境內反對勢力的支持。就這樣東巴和巴基斯坦政府的矛盾越來越激化,終於在1971年3月26日這一天爆發了孟加拉民族解放戰爭(當時孟加拉人口7000萬,西巴基斯坦人口6500萬)。巴基斯坦政府派兵對當地人進行了嚴酷的鎮壓,導致上千萬人逃亡到印度境內。

(逃往印度的難民)

但事與願違,巴基斯坦政府的做法,讓當地的孟加拉族士兵變節,反而加強了反對者的抵抗力量。而且,印度開始派出教官幫助訓練難民,然後分批送到東巴與巴基斯坦軍隊作戰。據估計印度一共訓練了大約10萬人,而當時東巴的巴基斯坦準軍事人員一共才8萬人。

看到印度在背後支持反對派,巴基斯坦惱羞成怒決定先發制人對印度進行打擊,在1971年12月3日這天襲擊了印度的多座機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誰成想印度早有準備,巴基斯坦空軍幾乎沒有取得什麼戰果。而印度早已在東部邊境集結了3個軍共25萬人。戰爭爆發後印軍大舉攻入東巴,東巴危急。巴基斯坦趕緊派出軍隊攻擊印度西部邊疆,在這裡印度也準備了25萬人,與巴基斯坦軍隊人數相當,雙方一時間打得難解難分。

戰爭讓各大強國介入,中美選擇了支持巴基斯坦,蘇聯選擇了支持印度,但東巴局勢已經不可挽回,在印度軍隊絕對優勢的攻擊下,僅僅過了13天8萬巴基斯坦軍隊就被俘虜,戰爭也隨之結束。在印度的支持下東巴獨立為孟加拉國,從此巴基斯坦被印度斷掉了一臂,再也無力在印度次大陸與印度爭雄。

(巴方人員簽訂投降書)

東巴的獨立,說到底還是在巴基斯坦政策過失導致,如果當時巴基斯坦能夠對東巴平等相待,當地人就不會反抗,更不會給印度可乘之機了。

今天的孟加拉概況

孟加拉今天的人口超過1.7億,人均GDP大約為1800美元。孟加拉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國內經濟主要為農業和輕工業,以出口衣服、黃麻、皮革、冷凍食品和茶葉等輕工業和農產品為主。

(孟加拉國的服裝廠)

目前,孟加拉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近些年來人口增長緩慢,在剛獨立的時候孟加拉人口要超過西巴基斯坦,但是現在西巴基斯坦人口已經超過2億,孟加拉國人口只有1.7億。孟加拉國人口增長的停滯,和國內較為惡劣的環境是分不開的,除了氣候高溫多雨之外,糧食產量也存在不足,長此以往孟加拉國內肯定會亂套。

而且,孟加拉國的軍隊也不行。孟加拉軍隊總兵力14萬人,陸軍12萬,海軍1萬,空軍1萬,軍人待遇微薄戰鬥力地低下。

可以說,目前的孟加拉危機重重,需要有人來收拾爛攤子。

假如巴基斯坦突然強大,孟加拉國還是老樣子的話那就有意思了

目前巴基斯坦人口為2億,人均GDP為1700美元。假如巴基斯坦變強盛了成為一個發達國家,比如人均GDP和澳大利亞一個水平達到5萬美元。那麼,他的經濟總量將會增加到10萬億美元。

這個體量的國家,其科技水平、工業水平必然會極為發達,因為僅靠初級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為經濟支柱,一個人口過億的國家是無法成為發達國家的。

國力強盛的巴基斯坦一定會試圖收復東巴,這個時候他要解決兩個問題:

  • 第一,阻止外部勢力干涉

強大的工業和科技足以讓目前總人數為60萬的巴基斯坦軍隊鳥槍換炮。空軍會批量裝備四代機和五代機;海軍擁有一到兩支航母艦隊;陸軍的坦克、火炮、武裝直升機等性能和數量遠超印度。

(強大的新一代戰機可以在空戰中以幾乎零傷亡的代價擊敗敵軍)

(假如巴基斯坦有這麼強大的海軍,印度海軍會老老實實待在海港裡)

(立體攻勢可以撕碎印度的防禦戰線)

也就是說,變成發達國家的巴基斯坦完全有能力在戰爭中壓制印度軍隊。這個時候,關於外界的干預就可以排除了。

第二,緩和東巴人民的牴觸情緒

接下來就是這次事件的主角孟加拉國的態度了。孟加拉國與巴基斯坦的分歧主要是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當初巴基斯坦政府厚此薄彼導致東巴上下對政府不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如果巴基斯坦吸取教訓答應在統一後一視同仁,並且加大對孟加拉地區的投資,無論是精英階層還是老百姓都會歡迎的。

所以,如果巴基斯坦成為發達國家,並改變對孟加拉地區的態度,願意平等相待,統一不是不可能的。至於極個別的反對勢力,無異於螳臂當車!


歷史風暴


巴基斯坦曾經也有過一段和印度不分你我的時光歲月,在曾經的英屬殖民地時代裡,人們不會把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南亞國家和印度區分開來,他們會統一地把這些地方稱之為印度。


那時候的印度,在英國的統治下擁有著現如今所無法擁有的龐大國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英國實力極為強悍,憑藉著他們分散在各地的龐大殖民地,而開始擁有了日不落帝國的美稱。

日不落帝國的大意就是無論地球如何旋轉,陽光都總能照射到他們的殖民地或者國土,在他們龐大的國土和殖民地中,總有那麼一塊地方是白天。

不過他們的輝煌並未能延續太久,以歐洲為主戰場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就如同兩次驚雷一般擊打在了英國本土之上,這兩次驚雷擊打得英國元氣大傷。

日不落帝國崩塌時刻的老奸巨猾

就如同一個黑幫老大平常還能憑藉著自己的武力以及手段控制一個黑幫一樣,但如果他受了重傷,再無法擁有以往的武力,那等待著他的將會是被手下人反噬或者所建立的黑幫分崩離析。

英國經歷到了第二種結局,他們原本並不想放棄英屬印度這麼一塊讓他們獲利豐厚的殖民地。

但是以當時他們的實力衰退、以印度當時脫離情緒的高漲、以二戰後世界各殖民地自立大潮的洶湧,要是他們繼續在印度強行延續他們的統治,那他們最終就真有可能被這些殖民地給反噬,落得一個萬劫不復的境遇。

在經過無奈的抉擇與考慮之後,他們選擇了放手。

他們接下來把英屬印度拆分成了幾塊,其中獲得土地最多的是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分別是印度和巴基斯坦。

不過他們選擇放手的時候,也頗為老奸巨猾,還在為著以後迴歸這些殖民地著想,為了能在以後重回這些殖民地。


英國就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製造了矛盾,以防止他們高速發展、未來難以掌控。

其中有一個巨大矛盾就是在給巴基斯坦劃分國土的時候給了他們一塊飛地。

所謂飛地,就是兩塊不相連的土地,被加拿大阻隔的北部美國是這麼一塊飛地。

現如今已經變成孟加拉國、當時人被稱為東巴基斯坦的地區也是這麼一塊飛地。

東西矛盾的產生

英國人給了巴基斯坦兩塊土地,其中一塊就是巴基斯坦的本土,被稱之為西巴基斯坦,另一塊就是以上所說的東巴基斯坦。

因為這兩塊土地之間有著印度的阻隔,所以如果他們想要互通有無,就必須得繞過印度洋或者從別國繞道,十分麻煩,由此引發了很多問題。

在上個世紀,因為東巴基斯坦距離西巴基斯坦有著一段遙遠的距離,所以西巴基斯坦對東巴基斯坦的投入根本遠遠無法達到對西巴基斯坦本部的投入力度。



這其中的差距,就引發了東巴基斯坦的不平衡和不滿。

再加上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的族群是兩個不同的族群,他們之間更加沒有了歸屬感。

很快,東巴基斯坦人就產生了脫離西巴基斯坦管控的想法,他們想自己建立一個國家,自己管理自己。

印度就是藉著這東巴基斯坦內部的情緒,展開他們干預巴基斯坦內政行動的。

在1971年的時候,印度人在蘇聯人的支持下,打著幫助東巴基斯坦的名義出兵攻打了東巴基斯坦駐紮的巴基斯坦本部軍隊,然後又和巴基斯坦本部爆發了一定規模的戰爭。

印度當時的軍隊力量相比於巴基斯坦來說非常強大,東巴基斯坦駐守的軍隊根本不是印度的對手,西巴基斯坦又沒有實力對其進行支援,因此他們很輕易地就佔領了東巴基斯坦。

不過當時的印度明顯是不懷好意的,在佔領下東巴基斯坦後,他們竟然反客為主,打起了吞併東巴基斯坦的決定。


如果不是後來美國人動用了核威懾以及派出航母以及軍艦組成的艦隊,對印度進行了威脅,可能他們真的就吞併了東巴基斯坦。

在美國人的威脅下,印度只能放棄了吞併東巴基斯坦的想法,把東巴基斯坦交還給了東巴基斯坦人,支持著他們自己建立了國家,這個國家就是現如今的孟加拉國。

巴基斯坦基本不可能合併

在這個提問中有問到巴基斯坦如果強大起來,有沒有可能如同90年代的東德和西德一樣合併一體。

這個提問其實是很寬泛的,如果巴基斯坦想要如同東德、西德一樣合併的話,他們有兩個不同的選擇。

第一種選擇就是和印度合併,這個選擇的難度非常巨大,根本不可能會發生,要說印度合併他們,倒更加讓人容易相信一些。

不過現如今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擁有著核武器,國際間又有著諸多大國的制衡,這種結果根本不可能會發生。

第二種選擇就是和曾經被分離的孟加拉國合併,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也很小。

雖然孟加拉國曾經和巴基斯坦是一體的,但是他們的距離畢竟那麼遙遠、他們之間的文化相差又那麼懸殊,想要不通過戰爭,他們想要合併孟加拉國是不可能的。


而如果他們想要發動戰爭,那他們就得考慮到印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在雙方都擁有核武器、不敢輕舉妄動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也不太可能發生。

所以說無論巴基斯坦國內再如何強盛,都不可能會出現兩國合併的情況,東西德合併的幾大因素在巴基斯坦身上是沒有的,這種情況下,自熱不可能獲得和東西兩德一樣的結果。


孤客生


我想這個情況不存在。不管將來西巴基斯坦發展的多麼強大,都無法在合併東巴基斯坦。因為東巴基斯坦自從分離巴基斯坦國。在印度的幫助下,獨立建國以來。已經獲得聯合國成員國的身份獲得大多數國家的承認。已經是國際社會承認的一名會員。西巴基斯坦如果強大到想要合併現在的孟加拉國。首先橫在兩國中間的就是印度,印度不管出於任何戰略考慮都不可能讓巴基斯坦重新統一孟加拉國。再者孟加拉國自從獨立以來,對於現在的西巴基斯坦已經越來越生疏,雖然宗教信仰上還是很相似。但是畢竟東巴基斯坦已經離開西巴基斯坦時代已經長達半個世紀,兩國人民之間或多或少還存在信仰與民族之間感情,但是東巴基斯坦獨立建立孟加拉國以來,已經從不同形式上去巴基斯坦代,已經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再也不想重新回到西巴基斯坦的懷抱。在者你想東巴基斯坦現在是孟加拉國。他的身份已經獲得所有國際社會成員國的承認。西巴基斯坦想要合併孟加拉國已經是不可能的,因為他跟東德西德兩者不存在,相同之外,以前東德與西德是作為蘇聯佔領區域美英佔領劃分的。不存在獨立建國兩個國家被國際社會所承認的情況。自從蘇聯快要跨掉的時候,柏林牆倒了東德與西德獲得了名義上的聯邦統一制國家,東德與西德的合併是歷史的必然。因為德國是在二戰戰敗之後被美蘇兩大陣營佔領。劃為緩衝期來看待的,並沒真正意義上幫助東德與西德兩個地區獨立建國,而是,作為華約與北約的緩衝地區存在的歷史意義,因為蘇聯不存在了,柏林牆倒了,德國重新獲得了統一。東德與西德是歷史必然的產物。而西巴基斯坦與東巴基斯坦獨立建國的孟加拉國,兩國之間的分開是真正意義上走向獨立建國的道路。現在的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根本不存在像東德與西德那樣的情況與條件。


鐵木真165163663


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再次合併的可能性基本已不再存在。孟巴兩國與東、西德情況也完全不一樣。

兩德為什麼可以再次合併?

東德、西德完全是同一個民族,歷史上也長期是一個國家,擁有完全相同的語言、文化、歷史認同,領土也接壤在一起。

兩德的分開,是二戰失敗承擔的結果,不是兩德內部的分歧。而兩德分立以後,也在相互認同與和解,並且各自都在為合體而努力。

當東歐劇變發生以後,東德最大程度地做出了犧牲,而併入西德,使兩德再次成為一個國家。

而當時的國際環境,一方面支持東德的蘇聯本身已問題重重,無暇他顧。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共同的對手蘇聯,也樂意見到以西德為主的兩德合併。因此,兩德最終合併成功。


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原本合併在一起的基礎就比較薄弱。分立以後,也基本沒有再次合併的條件。

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在古代歷史上從來沒有僅靠兩方作為一個國家而存在,沒有共同的歷史傳承和認同。

此外,巴基斯坦與孟加拉的主體民族不同,且兩大民族人數都各自超過1億,沒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習俗等。

巴基斯坦與孟加拉能夠存在為一個國家,僅僅是單一的對於伊斯蘭的信仰,才被簡單地作為一個國家建國,且孟加拉屬於巴基斯坦時,在巴基斯坦內部有相當大的自治權,融合程度與相互認同程度都並不高。除此之外,孟巴中間被印度完全隔開了1500公里,並未連成一塊。

孟巴合體建立巴基斯坦國共存在22年。此後再分立。而巴基斯坦與孟加拉最終的分離,也主要是上述因素造成的。

因此,孟巴兩國基本沒有再次合併的可能性。而南亞複雜的地緣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