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健身房和健身器材走向智能化之路的四個方面分析

如果說不看好健身行業,相信很多人都會反對,確實這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市場。但是蛋糕雖大,卻難以下口。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化被不斷提及,尤其是出現了很多智能APP想繞過健身房,智能化也是健身房和健身器材的必然之路,但是健身器材和健身房如何才算是智能化,未來將走向何方成為大家思考的重點。以下四點內容是有關人士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健身房和健身器材走向智能化之路的四個方面分析

1、商用與家用健身器材雙管齊下,無人看管的健身房將成新寵

首先,未來用戶會根據自身需求與經濟能力決定是在家健身,還是去俱樂部場所接受專業指導,當健身不再只為了鍛鍊自身,那公共健身房、商場、酒店裡的健身房等場所則成為了以健身為名、社交為實的存在,這樣商用器材的銷量自然不會縮減。

其次受天氣環境惡劣的影響,人們選擇健身場所也會更傾向於室內,再加上客廳經濟的崛起,室內健身尤其是家庭場景是個不可忽視的場景。

這就意味著兩手都要抓,所以我們已經看到原來主做家庭市場的如酷玩部落開始兼顧兩者,酷玩部落在家庭市場穩定後憑藉其家用市場與健身器材廠商的深度合作完全可以快速開啟智能商用設備市場,畢竟健身器材是家商一體的生產模式。

此外,無人看管的健身房將成為大勢所趨,無教練和服務人員,會員刷卡健身之前可以通過電腦查看健身器械的使用情況,刷卡之後其他會員也可以看到健身房的使用情況,光豬圈就在往這個方向嘗試。

2、細分領域有潛力,行業呼喚“喬布斯”式的孤膽英雄

當越來越多的人擠進這個賽道,細分市場的價值就被激發出來,比如主動式的跑步機和被動式的按摩椅.,前者屬於動態健身,用戶偏年輕化。後者屬於靜態健身,以中老年為主。再比如為特定人群打造的康復器械等也會被激活。

而未來,健身器材更不止於健身,不只是給一些消化多少卡路里這樣的參考,更應成為我們較貼身的醫生、教練和導師。健身器材行業需要敢於創新和顛覆傳統思維模式的任務和產品。

3、線下店不會縮減,O2O更會落地

此前過分的虛假包裝,導致消費群體對互聯網產品產生不信任感,轉而重視線下店鋪體驗,再加上實體店是品牌實力的象徵,用戶體驗的入口,企業與用戶溝通的窗口,所以短時間內健身器材大品牌線下店數量不會縮減,O2O戰略也將加速實施。

但因健身器材受限於分銷區域及品牌影響力制約,即使每年增長30%的增長率,在普及率上也極低,這就需要智能化健身器材廠商、平臺方搭建新的渠道通路,強化合作夥伴的引入,酷玩部落就是個典型,將自己的銷售觸角延伸至蘇寧、國美及海信、創維、海爾等電視廠商門店,來實現器材廠商、電視廠商及酷玩部落三方共贏,這也是線上智能化、線下體驗化O2O模式的變種。

健身房和健身器材走向智能化之路的四個方面分析

4、銷售賣服務,產品講體驗

當消費越來越理性化,不再只關注外觀與價格,健身房無論是教練還是銷售都應把重心從會員卡、私教課程售賣上轉移到用戶的體驗感與服務上,並強化售後等服務。

在健身器材的智能化進程中,僅僅是卡路里、運動時長等基礎的運動數據記錄採集是不夠的,這是單純的為了智能而智能;

要更注重用戶對於運動的核心訴求,賦予數據更多的價值化應用,賦予健身更多的娛樂性體驗,減弱健身本身的枯燥性,在保證健身效果的同時增強健身的娛樂化、場景化體驗感受及更多豐富的社交屬性。未來在此行業妄圖做一錘子買賣的將無路可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