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潜心30多年撰写出46万字的读书笔记

15岁起独挑家庭重担培养出3名大学生

——一个普通农民的良好家风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01

“家风是什么呢?

我认为,家风又称门风,

又称德行之家,

顾名思义,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

风格与风尚;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

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的普通农民的文章,而正是凭借这篇文章,他在今年8月中旬举行的2018诗画桂林暨“中华好家风”诗词展演活动中,荣获“国学经典状元”称号。

更难想象,这个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的普通农民,潜心30多年撰写出46万字的读书笔记;同时,还独挑家庭重担,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在荣获“国学经典状元”称号的同时又获得“中华好父亲”称号,安徽省仅他一人得此殊荣。

这位普通农民就是枞阳县金社镇星河村石牛村民组周加生,今年53岁。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9月18日,记者走进周加生的家。面对绿树掩映之间的四层洋楼,记者再一次被“震惊”了。而走进位于二楼的书房,一本本撰写成册的读书笔记映入眼帘,刚劲有力、颇具笔锋的字体处处彰显着这位主人的“与众不同”。

周加生说,尽管自己的文化有限,但读书一直是他没有放弃的梦想,而这一切都源于不断传承的家风。

02

“我的父亲是一位老私塾先生,虽然他不会持家,一辈子只会著书,但父亲却给了我好的启蒙”,提起案头的“蝇头小楷”,周加生介绍说, “作为家中长子,父母一直对我悉心教导,这也养成了我不断学习进取的好习惯。”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由于家境贫寒,周加生15岁便辍学了。从此,他走街串巷、肩担提篮,学会了日杂百货购销,帮助家庭营生。1987年,周加生的母亲去世后,一家八口的家庭重担彻底压在了周加生身上,而母亲临终前让周加生培养小弟的嘱托更是让他不敢忘怀。

“当时小弟只有7岁,我可以说既是大哥,又是父母,从他的衣食住行到读书写字,全部由我手把手教导。”周加生说,1987年,小弟周家训开始上学读书,他一边陪同弟弟一起学习,一边撰写读书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就四处请教,再把学会的知识教给弟弟。“我得先搞懂其中的道理,才能教他啊。”

03

1989年,周加生的一双儿女先后出生。他开始更加努力,边带着孩子,边努力工作,夜里累了就趴在凳子上睡一会。看着父亲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不忘教导孩子认真学习,弟弟和儿女们敬在心里,学在点滴。除了自觉主动地完成家庭作业,更是积极分担家务,以实际行动支持父亲的事业,不知不觉中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周加生深知下一代就是希望,每天雷打不动六点叫醒子女晨读,下午利用空闲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做习题。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子女,激励向上。“父母就是孩子们的一面镜子,你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周加生坚信,自己的言行就是子女最好的榜样。

04

在周家生的读书笔记中,不仅充满着他对所见所读的感想,更有着激励子女不断进步的真切家书。“与同学不比穿戴,要比学习;不比吃喝,要比志气;不比家庭,要比能力。亲爱的儿女,你们只有做到这样,为父为母才能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永远开心快乐……”周加生告诉记者,这篇《期待“弯道超越”》,是2009年儿女在高考失利后自己写给他们的家书。“我不想像一般父母一样批评他们、打击他们。所以,我选择了这种方式与他们交流沟通。”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周加生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回报。弟弟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现在江苏某石化设计院工作;两个子女也已先后大学毕业,分别在常州、上海工作。

“我最幸福的事就是,当时家境贫困,但还是把弟弟培养成一名为国家出力的人,这是家庭的骄傲,这也是人生的美德。”周加生说,“长哥如父,长嫂当母”,是家庭德行的示范,也是我们夫妻日常践行的古训。当时弟弟的高考并非一帆风顺,接连两次失利,村里人都说,算了吧,考不取还能做事补贴家用,但周加生坚信,弟弟就是那个生铁锅,多费些柴火,水一定能烧开的,事实也证明如此。

05

“一个家庭人幸福,好好说话人舒服!幸福家庭人员爱,因为有爱人自在!”在日常交流中,周加生还喜欢用白话诗,来教导子女如何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三十多年来,周加生已经写了一万首白话诗,他说,到六十岁的时候他要出一本白话诗集。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在周加生的一篇读书笔记上,记者看到的签名是:周家声。“其实,那个才是最初父母给我取的名字,只是后来村里搞错了,身份证上就变成现在的名字了,”周加生说,“周家声的意思是代表着周家的声誉和声望,我做到了,没给周家丢脸。”

“父亲对我们最大的要求

就是希望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

做人要真心以待。”

在儿子周陶正眼里,

周加生是这个大家庭的核心,

他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不断进取的毅力,

在兄弟姊妹及儿女中

培育并传承着淳美家风。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家风家训密不可分

来聊聊

关于家训的那些名句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

释义:对于一碗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2.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颜氏家训》

释义:父子之间要严肃,而不可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简慢了慈孝就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

3.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释义:告诫后代们要勤于读书,尊师重道,要讲求礼仪,懂得谦让,和朋友邻居要和睦相处。

4.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陆游家训》

释义:才思敏锐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认为是忧虑的事,不能把它认为是可喜的事。切记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

5.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王阳明家训》

释义:告诫孩子们要听话,勤于读书,孝顺友爱,谦恭有礼,有节制。不要说谎贪利,不要任性斗气,不要苛责别人,但要自律。不能盛气凌人,要有容人之量。

6.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曾国藩诫子书》

释义: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

关于教子的这些古诗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节选)

【唐】孟浩然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鴒。

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 孟浩然的外甥即将投笔从戎,看着外甥等人马上就要出发,诗人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期望,教导他们胸怀大志,在战场上团结战友、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为国效力,并祝愿他早传捷报,得胜归来。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五更读书示子(节选)

【宋】陆游

吾儿虽憨素业存,

颇能伴翁饱菜根。

万钟一品不足论,

时来出手苏元元。

✎ 陆游在这首诗作中,教育自己的儿子们,读书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为了解除百姓疾苦,为国为民效力。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责子(节选)

【东晋】陶渊明

虽有五男儿,总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 诗人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笔调对五个儿子进行了批评,严肃而又慈爱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希望他们勤奋学习,不要懒惰贪玩。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符读书城南(节选)

【唐】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在长安城南别墅读书的儿子韩符的。既指出读书之重要,又指出勤读之可贵。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节选)

【唐】白居易

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为焚身火。

✎ 白居易在诗中劝导年轻人“少干名”“少求利”,并把“名”“利”比作“锢身锁”“焚身火”,教育他们廉洁做人,不要成为追名逐利之徒,这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对我们而言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

【宋】杨万里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离。

学须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争进非身福,临民只母慈。

关征岂得已,垄断欲何为?

✎ 杨万里的次子将去安仁这个地方做“监税”官,他特意写了这首诗,诗人用精练、概括的语言,教育儿子为官要做到几点:不要留念和牵挂家庭,要专心一意为国家办事;要注意学习,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要清廉奉公,不追求虚名不谋取私利;要安守本分,不争权夺利;要爱惜民众,不能暴虐,不巧立名目征税搜刮百姓。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关于教育的这些故事

●孟母三迁:选好环境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搬家三次,直到搬到了学宫旁边,孟子在此学到了朝廷上鞠躬行礼进退的礼节。孟母认为:“这才是适宜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求封薄田:自力更生

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为楚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却没有给儿子孙安留下什么财产。临死前,他嘱咐儿子回乡耕种,不要谋求官职,如果庄王一定要给封地,那就选择寝丘——那是出了名的贫瘠之地。孙叔敖认为封地不肥,子孙不得不勤恳节俭,慢慢积累,这才是孩子成才的好方法。

●不售烈马:诚信是金

北宋时期,谏议大夫陈省华发现儿子陈尧咨把家里一匹烈马卖了。那匹烈马野性难驯,众多驯马高手都拿它没办法,卖给别人只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危险和祸害。他训斥了儿子的行为,并找到买马的商人,把真实情况告诉他,退了钱,将马牵了回来。

●祖昌教孙:因材施教

南北朝时期的祖昌,是主管土木工程的高级官员。他的孙子不爱读书,常常被儿子骂。祖昌觉得儿子的教育方法不对。从此,祖昌常常把孙子带去工程现场。孙儿对大山大河、田野村庄和各种建筑,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对于天文学知识,特别喜欢。于是,祖昌带着孙子拜访了天文学家何承天,跟其学习天文知识。这个孩子后来的成就大大超过了祖辈和父辈,他就是祖冲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