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頭條」這位樅陽農民不簡單!30多年寫出46萬字讀書筆記,還培養出3名優秀大學生!

「頭條」這位樅陽農民不簡單!30多年寫出46萬字讀書筆記,還培養出3名優秀大學生!

「頭條」這位樅陽農民不簡單!30多年寫出46萬字讀書筆記,還培養出3名優秀大學生!
「頭條」這位樅陽農民不簡單!30多年寫出46萬字讀書筆記,還培養出3名優秀大學生!「頭條」這位樅陽農民不簡單!30多年寫出46萬字讀書筆記,還培養出3名優秀大學生!

潛心30多年撰寫出46萬字的讀書筆記

15歲起獨挑家庭重擔培養出3名大學生

——一個普通農民的良好家風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01

“家風是什麼呢?

我認為,家風又稱門風,

又稱德行之家,

顧名思義,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

風格與風尚;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

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只有小學五年級文化的普通農民的文章,而正是憑藉這篇文章,他在今年8月中旬舉行的2018詩畫桂林暨“中華好家風”詩詞展演活動中,榮獲“國學經典狀元”稱號。

更難想象,這個只有小學五年級文化的普通農民,潛心30多年撰寫出46萬字的讀書筆記;同時,還獨挑家庭重擔,培養出3名優秀大學生。在榮獲“國學經典狀元”稱號的同時又獲得“中華好父親”稱號,安徽省僅他一人得此殊榮。

這位普通農民就是樅陽縣金社鎮星河村石牛村民組周加生,今年53歲。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9月18日,記者走進周加生的家。面對綠樹掩映之間的四層洋樓,記者再一次被“震驚”了。而走進位於二樓的書房,一本本撰寫成冊的讀書筆記映入眼簾,剛勁有力、頗具筆鋒的字體處處彰顯著這位主人的“與眾不同”。

周加生說,儘管自己的文化有限,但讀書一直是他沒有放棄的夢想,而這一切都源於不斷傳承的家風。

02

“我的父親是一位老私塾先生,雖然他不會持家,一輩子只會著書,但父親卻給了我好的啟蒙”,提起案頭的“蠅頭小楷”,周加生介紹說, “作為家中長子,父母一直對我悉心教導,這也養成了我不斷學習進取的好習慣。”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由於家境貧寒,周加生15歲便輟學了。從此,他走街串巷、肩擔提籃,學會了日雜百貨購銷,幫助家庭營生。1987年,周加生的母親去世後,一家八口的家庭重擔徹底壓在了周加生身上,而母親臨終前讓周加生培養小弟的囑託更是讓他不敢忘懷。

“當時小弟只有7歲,我可以說既是大哥,又是父母,從他的衣食住行到讀書寫字,全部由我手把手教導。”周加生說,1987年,小弟周家訓開始上學讀書,他一邊陪同弟弟一起學習,一邊撰寫讀書筆記。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他就四處請教,再把學會的知識教給弟弟。“我得先搞懂其中的道理,才能教他啊。”

03

1989年,周加生的一雙兒女先後出生。他開始更加努力,邊帶著孩子,邊努力工作,夜裡累了就趴在凳子上睡一會。看著父親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還不忘教導孩子認真學習,弟弟和兒女們敬在心裡,學在點滴。除了自覺主動地完成家庭作業,更是積極分擔家務,以實際行動支持父親的事業,不知不覺中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窮什麼都不能窮教育。”周加生深知下一代就是希望,每天雷打不動六點叫醒子女晨讀,下午利用空閒時間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做習題。希望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感染子女,激勵向上。“父母就是孩子們的一面鏡子,你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學。”周加生堅信,自己的言行就是子女最好的榜樣。

04

在周家生的讀書筆記中,不僅充滿著他對所見所讀的感想,更有著激勵子女不斷進步的真切家書。“與同學不比穿戴,要比學習;不比吃喝,要比志氣;不比家庭,要比能力。親愛的兒女,你們只有做到這樣,為父為母才能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和自豪,永遠開心快樂……”周加生告訴記者,這篇《期待“彎道超越”》,是2009年兒女在高考失利後自己寫給他們的家書。“我不想像一般父母一樣批評他們、打擊他們。所以,我選擇了這種方式與他們交流溝通。”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周加生的辛勤付出贏得了回報。弟弟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現在江蘇某石化設計院工作;兩個子女也已先後大學畢業,分別在常州、上海工作。

“我最幸福的事就是,當時家境貧困,但還是把弟弟培養成一名為國家出力的人,這是家庭的驕傲,這也是人生的美德。”周加生說,“長哥如父,長嫂當母”,是家庭德行的示範,也是我們夫妻日常踐行的古訓。當時弟弟的高考並非一帆風順,接連兩次失利,村裡人都說,算了吧,考不取還能做事補貼家用,但周加生堅信,弟弟就是那個生鐵鍋,多費些柴火,水一定能燒開的,事實也證明如此。

05

“一個家庭人幸福,好好說話人舒服!幸福家庭人員愛,因為有愛人自在!”在日常交流中,周加生還喜歡用白話詩,來教導子女如何孝老愛親、誠實守信,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三十多年來,周加生已經寫了一萬首白話詩,他說,到六十歲的時候他要出一本白話詩集。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在周加生的一篇讀書筆記上,記者看到的簽名是:周家聲。“其實,那個才是最初父母給我取的名字,只是後來村裡搞錯了,身份證上就變成現在的名字了,”周加生說,“周家聲的意思是代表著周家的聲譽和聲望,我做到了,沒給周家丟臉。”

“父親對我們最大的要求

就是希望我們做事要腳踏實地、

做人要真心以待。”

在兒子周陶正眼裡,

周加生是這個大家庭的核心,

他以持之以恆的決心和不斷進取的毅力,

在兄弟姊妹及兒女中

培育並傳承著淳美家風。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家風家訓密不可分

來聊聊

關於家訓的那些名句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1.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朱子家訓》

釋義:對於一碗粥或一頓飯,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2.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

——《顏氏家訓》

釋義:父子之間要嚴肅,而不可以輕忽;骨肉之間要有愛,但不可以簡慢。簡慢了慈孝就做不好,輕忽了怠慢就會產生。

3.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

釋義:告誡後代們要勤於讀書,尊師重道,要講求禮儀,懂得謙讓,和朋友鄰居要和睦相處。

4.後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遊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

——《陸游家訓》

釋義:才思敏銳的年輕人,最容易學壞。倘若有這樣的情況,做長輩的應當把它認為是憂慮的事,不能把它認為是可喜的事。切記要經常加以約束和管教,讓他們熟讀儒家經典,訓導他們做人必須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不要讓他們與輕浮淺薄之人來往。這樣十多年後,他們的志向和情趣會自然養成。

5.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悌;學謙恭,循禮儀;節飲食,戒遊戲;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王陽明家訓》

釋義:告誡孩子們要聽話,勤於讀書,孝順友愛,謙恭有禮,有節制。不要說謊貪利,不要任性鬥氣,不要苛責別人,但要自律。不能盛氣凌人,要有容人之量。

6.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曾國藩誡子書》

釋義:修身養性做人做學問的道路,最難的就是養心,養心中最難的,就是做到在一個人獨處時思想、言語、行為謹慎。

關於教子的這些古詩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送莫甥兼諸昆弟從韓司馬入西軍(節選)

【唐】孟浩然

飾裝辭故里,謀策赴邊庭。

壯志吞鴻鵠,遙心伴鶺鴒。

所從文且武,不戰自應寧。

✎ 孟浩然的外甥即將投筆從戎,看著外甥等人馬上就要出發,詩人寫下了這首詩以寄託自己的期望,教導他們胸懷大志,在戰場上團結戰友、英勇殺敵、不怕犧牲、為國效力,並祝願他早傳捷報,得勝歸來。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五更讀書示子(節選)

【宋】陸游

吾兒雖憨素業存,

頗能伴翁飽菜根。

萬鍾一品不足論,

時來出手蘇元元。

✎ 陸游在這首詩作中,教育自己的兒子們,讀書不是為了高官厚祿,而是為了解除百姓疾苦,為國為民效力。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責子(節選)

【東晉】陶淵明

雖有五男兒,總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 詩人用通俗的語言、幽默的筆調對五個兒子進行了批評,嚴肅而又慈愛地指出他們的缺點,希望他們勤奮學習,不要懶惰貪玩。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符讀書城南(節選)

【唐】韓愈

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

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 這首詩是詩人寫給在長安城南別墅讀書的兒子韓符的。既指出讀書之重要,又指出勤讀之可貴。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閒坐看書貽諸少年(節選)

【唐】白居易

勸君少幹名,名為錮身鎖。

勸君少求利,利為焚身火。

✎ 白居易在詩中勸導年輕人“少幹名”“少求利”,並把“名”“利”比作“錮身鎖”“焚身火”,教育他們廉潔做人,不要成為追名逐利之徒,這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即使在今天對我們而言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監稅

【宋】楊萬里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離。

學須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爭進非身福,臨民只母慈。

關征豈得已,壟斷欲何為?

✎ 楊萬里的次子將去安仁這個地方做“監稅”官,他特意寫了這首詩,詩人用精練、概括的語言,教育兒子為官要做到幾點:不要留念和牽掛家庭,要專心一意為國家辦事;要注意學習,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幹;要清廉奉公,不追求虛名不謀取私利;要安守本分,不爭權奪利;要愛惜民眾,不能暴虐,不巧立名目徵稅搜刮百姓。

「头条」这位枞阳农民不简单!30多年写出46万字读书笔记,还培养出3名优秀大学生!

關於教育的這些故事

●孟母三遷:選好環境

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搬家三次,直到搬到了學宮旁邊,孟子在此學到了朝廷上鞠躬行禮進退的禮節。孟母認為:“這才是適宜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求封薄田:自力更生

春秋時期楚國宰相孫叔敖,為楚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卻沒有給兒子孫安留下什麼財產。臨死前,他囑咐兒子回鄉耕種,不要謀求官職,如果莊王一定要給封地,那就選擇寢丘——那是出了名的貧瘠之地。孫叔敖認為封地不肥,子孫不得不勤懇節儉,慢慢積累,這才是孩子成才的好方法。

●不售烈馬:誠信是金

北宋時期,諫議大夫陳省華髮現兒子陳堯諮把家裡一匹烈馬賣了。那匹烈馬野性難馴,眾多馴馬高手都拿它沒辦法,賣給別人只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危險和禍害。他訓斥了兒子的行為,並找到買馬的商人,把真實情況告訴他,退了錢,將馬牽了回來。

●祖昌教孫:因材施教

南北朝時期的祖昌,是主管土木工程的高級官員。他的孫子不愛讀書,常常被兒子罵。祖昌覺得兒子的教育方法不對。從此,祖昌常常把孫子帶去工程現場。孫兒對大山大河、田野村莊和各種建築,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對於天文學知識,特別喜歡。於是,祖昌帶著孫子拜訪了天文學家何承天,跟其學習天文知識。這個孩子後來的成就大大超過了祖輩和父輩,他就是祖沖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