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作为WEY品牌旗下的两员大将,VV5和VV7上市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年时间里,WEY靠这两款车型快速打开了市场并站稳了脚跟;但同时,随着汽车产品越来越快的迭代,VV5和VV7也渐渐展露出了疲态,就在这时,VV6出现了。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其实VV6的消息早在去年底就已经曝光,当时我就曾经诧异过,因为从命名上看VV6应该是在VV5和VV7之间,但VV5属于紧凑型,VV7属于中型,在它们之间已经没有级别上的产品空间了,如此一来VV6的定位究竟是怎样的?会不会出现严重的产品同质化?通过这次上市前夕的试驾,我应该是找到了答案。

“体态”的差别代表着定位的区分

从前脸来看,你很难分清VV6与其兄弟产品的不同,因为它仍延续了WEY的家族风格— “黑豹式仿生前脸设计”。只是在细节处与其它车型做出了区分,譬如机盖前沿遮盖前大灯的设计,雾灯区域采用了贯通式设计,在此前车型的D柱上未出现过的“波特拐角”等。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但如果撇开前脸不谈,在VV6的整个“体态”上你还是能看出他的不同,VV6的三围尺寸为长宽高4625/1860/1720mm,轴距为2680mm,这个尺寸数据在轴距上和VV5是保持一致的,但是在车长方面,它却比VV5的4462mm长出158mm,并且1720mm的高度也要高于VV5和VV7。

加长的尺寸单纯从视觉上来说,几乎都加给了车身的后半部,所以相比较而言,VV6的车身要比VV5更修长一些,并没有那种很具力量的紧凑感,同时也少了几分运动感。而伴随着车身高度的增加,换来的是更宽敞的第二排头部空间与后视镜里更好的视野,当然还有更好的后备箱储物表现。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细节的区别,比如车尾处用“魏派”标识取代了之前的“长城汽车”,据厂家人员介绍,以后的WEY车型都将陆陆续续换用“魏派”标识。

19寸轮毂采用银灰双色五幅图案设计,轮胎为米其林的高性能轮胎Latitude Sport 3 尺寸为235/55 R19,专为高性能SUV开发,提高了舒适性及驾乘感受,提升安全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

总的来说VV6的外观虽然依旧凶悍,但整体造型却往“家用”二字买进了一步,与VV5\\VV7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产品风貌,实用性也有了相应的提升。

内饰、配置豪华感进一步提升

坐进车内,当我看到那个圆圆的方向盘,并没有采用像VV5/7一样的平底设计,也进一步肯定了自己关于VV6家用定位的想法。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因此相对另外两款车型,VV6对内饰豪华感的营造明显更上一层楼。比如配备了NAPPA真皮打孔座椅,在试驾过程中,给上半身带来的包裹性很好,背部的贴合性也令人满意,舒适度更高;此外,主驾驶座椅还提供座椅通风、加热以及按摩功能。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电子档把首次出现在WEY品牌的车型中,对于内饰豪华感的营造有一定帮助,还具有开门自动恢复P档功能,防止溜车。

在智能互联方面,新车也做出了升级,其搭载的云端语音识别功能实际体验效果还凑合,对方言的识别率不太高,但增加了许多语音控制功能,比如天窗的开启/关闭、前后除霜、AQS、双温区空调、天气、新闻、股票、空气质量、计算器等,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还是相当便捷。

同级别可圈可点的智能驾驶辅助技术

VV6可以说是WEY品牌科技的集大成者。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其AEB主动式紧急制动系统,带车辆、行人和自行车识别,在同级别车型里功能最强大(许多车型无法识别自行车,智能识别行人与车辆)。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在场地试驾环节,当我们的试驾车前方出现行人时,车上的驾驶员并采取任何制动措施,但车辆也能自动刹停在行人前,试验多次均能成功。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此外,新车搭载的ACC全速范围自适应巡航也相当亮眼,他的工作区间在0-150公里/小时,即便是在等红灯的停车状态下也可以直接设置跟车巡航。在与WEY工程师交流的过程中我问过关于VV6搭载的智能辅助系统能达到的自动驾驶等级,工程师笑着说“大概是L2.5吧”,不过在我看来VV6目前已经具备L3级的实力了,也许在后续的车型更新中就会与消费者见面。

四驱加持弥补遗憾

对于很多WEY车主来说,缺少四驱功能是他们心中最大的遗憾,而VV6就首度搭载了博格华纳最新的四驱系统,能根据行驶状况自动在前后轴分配动力输出,为VV6提供了标准、运动、经济3种驾驶模式以及雪地、泥地、沙地模式在内的全地形控制系统,大大提升了行驶的稳定性并兼顾了一定的脱困能力。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首先可以负责任的说,这套四驱系统绝不是花架子。在场地试驾中,我们分别体验了陡坡起步、陡坡缓降、碎石路、交叉轴、连续起伏路、阶梯驼峰路、滑轮组、场地综合试驾等项目。在满座开空调50%陡坡起步时,车辆的轮胎能稳稳的抓住地面,只要稳住油门2000转多点车辆就能爬上坡顶,就算略有打滑,系统也能立刻纠正。

试过VV6之后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差异化在哪

过交叉轴和滑轮组时,能明显感到四驱系统有效的将动力传递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可以顺利通过。而在蛇形绕桩和紧急变线环节中,四驱系统的加持让VV6拥有了更高的驾驶稳定性,即使车身更高,车辆的极限也并不低,整体表现令人满意。

写在最后:在擎哥看来,此次的VV6实际上是做出了差异化的,起码在目前的阶段,他给了家用消费者一个更好的选择,虽然将来VV5和VV7升级换代后可能又会与他的定位产生重叠,但起码VV6走偏向家用的思路是不错的,沿着这条路继续往下走,相信以后也会给消费者更多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