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夏朝之前真的還有一個“虞朝”嗎?

奧力芙


成鳩氏經過一番積累,發展出了一個有虞氏、又叫虞朝,《禮記·王制》雲:“有虞氏皇而祭。”——裡面的皇字很象形,就是大王的頭上帶著良渚的三叉形羽冠,見本號之前的文章,皇字即起源於良渚的越人。虞字就是吳的意思,良渚即位於吳越之地。《韓非子·顯學》說“殷、周七百餘歲,虞、夏二千餘歲”,由此推斷,虞朝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良渚,但勢力在不斷擴張。

虞朝也有好幾個出色的領袖,例如幕,他是帝舜的先祖,依稀見於史籍的一角。《國語》上說:“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又云“虞幕能聽協風,以成物樂生者也”。說的意思是,幕是有虞氏的老大,他發展物候曆法,推動農業生產。實際上,幕只是繼承了成鳩氏的技能。

虞朝後來到了陳地,晉平公問太史趙曰:“陳遂亡乎,對曰陳顓頊之族,陳氏得政於齊,乃卒亡,自幕至於瞽叟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

宋朝羅泌在《路史·餘論七》記述了一個“呂梁碑”,碑文道:“舜祖幕,幕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叟,瞽叟產舜,命禹行水道呂梁”。

下面這幾個應該是定都陳地之後的虞朝首領——

《左傳·哀公元年》: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後相,後緡方娠,逃山自竇,歸於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惎澆能戒之。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

《左傳·昭公三年》,叔向曰:齊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為陳氏矣……箕伯、直柄、虞遂、伯戲,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齊矣。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

這個碑文最大的亮點是,沒有說舜出自黃帝。常看我們“基因看歷史”號的讀者都知道,五帝同源說是大一統後的產物,把所有牛逼的人物都歸為一體了。但是這個在考古上、基因上是站不住腳的,從基因上來說,就算是同一個姓氏的人,都有非常多個不同的祖先。又說帝舜出自顓頊,但顓頊為黃帝一脈,黃帝起源於西北,與東南的良渚不同。而帝舜的陳姓後人,經過基因檢測發現,O1a的比例偏高,說明帝舜和良渚為一脈,故不採納出自顓頊說,虞朝的總體世系為:

成鳩氏...幕——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重華(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戲……虞閼父——胡公滿。

話說到了良渚後期,約4000多年前地球出現小冰期,全球氣候進入一個寒冷時期,氣候惡化,氣溫和降水量的年變率較大,大規模的洪水進入良渚,良渚文化毀於海侵。於是成鳩氏、虞朝的人民,紛紛外逃,一些跑去華中,一些揮軍北上。帝舜那支就是北上了,帝舜進入中原之後,把自己的祖先出處附會到了黃帝世系裡面去,因為黃帝一系是中原爭霸的勝利者,攀附能使帝舜顯得血統純正,增加政治話語權。

當時北方几個大的部族,組成了一個部落聯盟,定期推舉精英來擔任“武林盟主”,相當於現在的聯合國主席。黃帝的嫡系後裔是顓頊一系,顓頊一系把“武林盟主”傳到了帝堯。代表東夷勢力的舜,日益坐大,他動用東夷軍隊“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可見,舜通過軟禁帝堯、流放帝堯的兒子丹朱到南方,取得了“武林盟主”的寶座。

不久,中國再次被海侵困擾,西北崛起的大禹善於治水,因治水獲得了很高的名望,帝舜迫於輿論的壓力,名義上把大位傳給了禹,但讓伯益繼續控制陶寺。之後舜決定去追擊丹朱勢力,順便向南方發展,舜一口氣殺到了長沙零陵界,可能因為水土不服,舜很快便病卒。大禹的兒子啟看在眼裡,他馬上從石峁殺向陶寺,打敗了伯益,中國從此進入了夏朝。

伯益雖然敗下陣來,但他的後裔創立了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趙國,趙姓的O1a非常高頻,此是後話。伯益有一個後裔叫惡來,據說是大力士,能夠力博猛獸,成為勇猛的代言人,後世要讚揚猛將,便稱“古之惡來",可以說,惡來繼承了祖先成鳩氏的勇敢好戰。

良渚文化是一種擴張型的戰鬥文化,他的輻射範圍遍及大半個中國,西北及甘青,南至贛粵,莫不受其影響。更為重要的是,良渚文化對中原的華夏文化有直接的影響,其文化內涵直接注入夏商周三代的文明,至今人們還流傳著“三皇”的傳說。


基因看歷史


虞朝,只是訛傳,夏朝以前,我國肯定存在的王朝起碼還有帝嚳高辛氏王朝,顓頊高陽氏王朝,起碼還有帝嚳之墟帝嚳陵,顓頊陵遺蹟證明,為什麼非要有虞朝?難道小編得了失心瘋?所謂虞朝就是舜帝有虞氏王朝,山東省有姚墟,有學者說那裡就是舜帝的發源地,但是舜之前就是帝堯陶唐氏,帝堯陶唐氏從伊放勳開始傳世,應該是傳世六代,因為考古發現有六處疑似堯都,記年從元前元前2357年開始,帝堯陶唐氏到夏朝之間,最多400年,怎麼插得進來1500的虞朝?

黃帝元年是元前4414年,但夏朝的元前2070年前,中間還有少昊金天氏王朝,顓頊高陽氏王朝,帝嚳高辛氏王朝,帝摯青陽氏王朝,然後就是,堯舜禹,根本就沒有什麼虞朝,小編還是省省心吧。顓頊高陽氏王朝,按照竹書記年記載,應該就有九帝,中國不需要虞朝,也插不進來,小編難道夢迴大虞朝啦?


老楊141007668


現在的人們通常習慣把夏商周稱為上古三代,但無論是讀《尚書》還是《史記》,又會看到“虞、夏、商、周”的說法。那麼,夏朝之前是不是還有一個虞朝?

1、傳說中的虞朝是什麼樣子

在《禮記》中孔子曾這樣描述傳說中的虞朝:虞夏之道,寡怨於民;殷周之道,不勝其敝。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

大意如下:對於虞夏的政令,百姓很少抱怨。對於殷周的政令,百姓無法忍受其繁瑣。虞夏質樸,殷周文飾,都達到頂點了。虞夏雖有文飾,但質樸更多;殷周雖有質樸,但文飾更多。

可知,孔子對虞朝極其推崇,評價:“後世雖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親而尊,安而敬,威而愛,富而有禮,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義,恥費輕實,忠而不犯,義而順,文而靜,寬而有辨。《甫刑》曰德威惟威,德明惟明。非虞帝其孰能如此乎?”

大意如下:後世雖有明王出現,卻趕不上虞舜。他君臨天下,活著沒有私心,死了不傳位兒子;像父母愛護子女那樣對待民眾,有哀其不幸的慈愛,也有忠利的教悔;像母親那樣慈親,又有父親般的尊嚴,安慈而受尊敬,威厲而受愛戴,富有四海而彬彬有禮,施惠於民而無偏向。臣下也都尊崇仁義,以口舌之利為恥,重禮而輕財,恭敬於君而不犯上,盡忠於君而順從,文雅而穩重,寬容而不失分寸。《甫刑》說道德的威嚴令人心生敬畏,道德之光則使人恭順,除了虞舜還有誰能做到呢?

2、虞朝的開創者叫媯重華

根據上古的世表記載,虞朝的開創者是姚姓,媯(guī)氏,名重華,根據上古女稱姓、男稱氏的規矩,他的名字叫媯重華。這個名字對於多數人來說很、非常、極其陌生,不過提起他死後的諡號,估計多數人都知道——舜,後世多稱其為虞舜、大舜、舜帝。

媯重華出身於有虞氏部落,他所建立的上古方國被稱為虞朝,《史記》曾列出虞的世系: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重華(舜),昌意是黃帝之子,自從窮蟬為帝后一直到舜,中間四代人地位低微,都是平民。

舜年輕時以孝聞名,30歲被堯舉用,50歲時代理政務,58歲堯逝世,61歲接替堯成為天子。在位39年,在南方蒼梧巡視途中逝世,葬埋在零陵。舜登帝位後乘天子之車,拜見曾要害死自己的父親瞽叟,封弟弟象為諸侯。舜的兒子商均不成材,舜就讓禹繼位。

禹在商均服孝3年期滿後,把帝位讓給他。但諸侯只歸服於禹,禹只好登天子位。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就分別分封到唐、虞兩地。當然,這是司馬遷考證出來的結果。而《竹書紀年》的說法則完全相反——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大意是說:過去堯帝德政衰敗,舜就把他囚禁在平陽,發動政變,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同時禁閉堯的兒子丹朱,使他們父子不能相見。如果這個記載是真實的,說明虞朝的建立也是充滿了血腥,並非擇優禪讓,一團和氣。

3、虞朝的後人去了哪裡?

舜是東夷人,所建虞國位於山東西部(今魯西南地區)、河南北部一帶,臣下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伯益等人,其中皋陶掌管刑法斷案;伯夷主管禮儀;倕主管百工;伯益主管山林湖澤;棄主管農業;契主管教化;龍主管接待。

《史記》載,從黃帝到堯、舜、禹都是同姓,但有不同國。黃帝號有熊,顓頊號高陽,帝嚳號高辛,堯號陶唐,舜號有虞。禹號夏後,而他們均為姒氏。因此,所謂的夏商周上古三代,實為虞夏商三代。那麼,周朝建立時虞朝的後人去了哪裡?

據載,周朝立國後,設立了“三恪之制”,也就是冊封虞夏商三代天子宗室的子孫,其中虞朝後人封於陳;夏朝後人封於杞;商朝後人封於宋。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陳國、杞國、宋國。

陳國的開國之君叫媯滿,國都在株野(今河南柘城),後遷都宛丘(今河南淮陽),是西周首任舜帝奉祀官,其後人以國為氏,為陳氏。陳國立國568年,共繼25世,春秋末期被楚國所滅。陳國滅國前,公子陳完逃至齊國,後被封為齊國大夫。

因田、陳二字的古音相同,陳完死後,子孫改為田氏。陳完五世孫田無宇開始執政齊國,後人司馬穰苴是著名軍事家。七世孫田恆獨攬齊國大權,八世孫田和流放齊康公於海島,“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這就是歷史上的“田氏代齊”。

戰國末期,田齊被秦國所滅,齊王田建被遷於共地(今河南輝縣),田氏宗族四散逃亡。漢初劉邦遷關東豪族時,田氏宗族成為陽陵(今陝西咸陽)望族,此後繁衍生息至北平(今河北滿城)。西晉永嘉年間,田姓開始遠播江南。經過唐宋明清的不斷髮展,田姓在全國廣泛分佈,其中以河南、四川、山東、河北等居多。

田氏後人中的名人有:樂毅伐齊時以火牛陣大敗樂毅而復國的田單;戰國四大公子之一的孟嘗君田文;不願稱臣於漢率徒500人在海島上全部自殺殉國的田橫……因為血緣關係,陳、田為同根同宗。此外,下列姓氏有的來源也是陳、田兩姓:

車姓:得姓始祖漢朝的田千秋。

法姓:得姓始祖戰國時的齊太子田法章。

孫姓:得姓始祖田完的五世孫田書。田書的孫子是著名的軍事家孫武,孫武的孫子孫臏也是著名的軍事家。

文姓:得姓始祖是戰國時孟嘗君田文。

光:得姓始祖是戰國燕太子丹的賓客田光。

第、第二、第五、第八姓:漢初劉邦遷豪族於關中時,齊王田氏子孫太多,被分為第一氏到第八氏。其中第五氏後人遷往南方後,改姓為“第”

王姓:得姓始祖是齊王田建的二子田桓,意為王室後人。

敬姓:得姓始祖是是陳完。

陸姓:得姓始祖是田完裔孫、齊宣王的小兒子子通。

姚姓 得姓始祖是陳完之後田豐的五世孫田敷。

庹姓: 得姓始祖是陳完之後田良。

從這個角度上講,虞朝的後人已融合進全民族的各個地方了。


指動濟南



其他我不知道,我來說說堯舜時代吧

堯舜時代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個過渡期,在人類社會演進和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史記·五帝本紀》用四分之三的筆墨記載堯、舜,可見堯、舜事蹟、堯舜時代在司馬遷心目中佔有特殊地位。堯舜時代的真實性,古代學者基本予以肯定。

但由於文字的問題,史料中有關堯舜的記載最早見於西周典籍,而且傳說資料中摻雜了神話的色彩,這給後人研究堯舜時代帶來很大困難。

同時,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掀起的疑古思潮對研究堯舜時代產生了負面影響。如何看待、使用這些史料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有幸的是解放後我國考古學得到迅速發展,考古者發現了眾多文化遺址,其中有的遺址年代上相當於堯舜時代。

此外,學者還發現、整理了許多竹簡,其中有堯、舜的記載。如郭店楚墓竹簡中的《唐虞之道》篇,上博楚簡中的《容成氏》篇。豐富的考古成果為研究堯舜時代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來源。對於考古發掘資料的重要性,王國維先生有精闢論斷:“吾輩生於今日,幸於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馴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雖古書之未得證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證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斷言也。”

對於堯舜時代,古代學者一般都承認其真實性、可靠性。唐宋、晚清時期,疑古思想開始流行,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疑古思想佔據了當時社會的主流。對此,筆者就辨偽、疑古的若干學者在堯舜問題上的看法作簡要敘述。 唐代學者就開展了辨偽工作。顧頡剛先生認為唐人的辨偽風氣是很可觀的。

唐代經學家孔穎達在《尚書正義》中為《堯典》“靜言庸違”條作疏雲: 明君聖主莫先於堯,求賢審官王政所急,乃有放齊之不識是非,驩兜之朋黨惡物,共工之巧言令色,崇伯之敗善亂常,聖人之朝不才總萃,雖曰難之,何其甚也!此等諸人,才實中品,亦雖行有不善,未為大惡,故能仕於聖代,致位大官。以帝堯之末,洪水為災,欲責非常之功,非復常人所及,自非聖舜登庸,大禹致力,則滔天之害未或可平。以舜禹之成功,見此徒之多罪。勳業既謝,愆釁自生,為聖所誅,其咎益大。且虞史欲盛彰舜德,歸過前人,《春秋》史克以宣公比堯,辭頗增甚,知此等並非下愚,未有大惡。

從這條資料可以看出,孔穎達認為堯是聖賢英明的人君,當時社會不可能出現如《堯典》描述的驩兜、共工、崇伯那樣的惡人,他們最多有點不善罷了。孔穎達結合當時洪水氾濫的情形,最後得出結論:虞史的作者把驩兜、共工、崇伯寫為罪惡之人,同時,他還將不能治理洪水並處罰驩兜、共工、崇伯的責任推給堯,其目的在於突出舜的偉大品德。這就是孔穎達對《堯典》中舜有如此盛德表示懷疑的原因。於是他就認為堯舜典故或許都是假的。

到了二十世紀初,在研究中國上古史過程中,日本史學界曾刮過一陣疑古之風。日本學者中的疑古代表人物主要是白鳥庫吉,1909 年,他發表了《中國古傳說之研究》,提出了“堯舜禹抹殺論”的觀點,文章認為傳說時代的堯、舜、禹等人不存在,堯舜禹傳說是中華民族理想的化身、儒家的偶像。

白鳥庫吉首先肯定了傳說的價值,他認為:“傳說乃事實與虛構結合而成,其形成之經過,卻依賴傳出事實真象。

加之凡國民必有其理想,而古傳說又必包含此理想,故欲研究一國國民之歷史並論及其精神,必須探討其國民固有之傳說,加以妥當解釋。因此,傳說之歷史研究不應等閒置之。”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白鳥庫吉開始分析《尚書》。

通過分析《尚書》中有關堯舜的記載,得出了他對堯舜禹產生懷疑的原因是堯、舜、禹的事蹟過於專一,他認為堯的功績“主要為授民以時。堯雖有子胤,仍諮四嶽,自朝野起用舜,此乃其另一事業”,而舜的功績“當為舜在人事上之所作所為,及其本身之孝性”,禹則為“以舜之薦,得登天位,而其一生之事業,在於治水”在這種認識下,他得出“加之堯之事業主要關乎天文,舜之事業涉及人事,禹之事業則限於土地,三王事蹟截然區劃,頗不得自然,亦使人抱有疑團”的看法。

在懷疑思想的指引下,他又分析三王的事蹟,最後提出“又考舜之孝道,以常識判斷,頗難置信”,從而否定了堯舜禹的存在,認為其為虛構之傳說。在推測傳說的來源時,白鳥庫吉從堯、舜、禹三人的主要事蹟入手(堯主天、舜主人、禹主地),推斷“堯舜禹三王傳說之作者,應是心中先有自太古即存在之天地人三才說,始構成此傳說。易言之,堯、舜、禹之三傳說,實非一相繼之事,乃一併立之事。因作者眼中有三才說,故三才說整體有不自然及人為之統一。”

接著,白鳥庫吉從文字學角度考察“堯”、“舜”、“禹”三字的含義,“有高遠至高之堯字,乃用以表彰堯之性格。……舜乃中國人為表示理想之基本道德而虛構之人物。……禹之名,實得自治九州四垂之水。……就吾人所見,堯舜禹乃儒教傳說。” 白鳥庫吉最終得出結論:“就吾人所見,堯、舜、禹乃儒教傳說,三皇五帝乃《易》及老莊派之傳說,而後者以陰陽五行之說為其根據。故堯、舜、禹乃表現統領中國上層社會思想之儒教思想,三皇五帝則主要表現統領民間思想之道教崇拜。”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史學界掀起了疑古浪潮,並對國內外史學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就是以顧頡剛先生為首的“古史辨派”,或者稱其為“疑古學派”。

1923 年,顧頡剛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中提出了“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觀點。其主要論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期愈長。如顧先生所說,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時有了堯舜,到戰國時有了黃帝神農,到秦了有三皇,到漢以後則有了盤古。 第二,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如舜,在孔子時只是一個“無為而治”的聖君,到《堯典》就成了一個“家齊而後國治”的聖人,到《孟子》時就成了一個孝子的模範了。

第三,我們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確的狀況,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狀況。也就是說雖然我們不能知道東周時的東周史,但至少知道戰國時的東周史;雖然我們不能知道夏商時的夏商史,但至少知道東周時的夏商史。 對於禹的來歷,顧先生認為:

我以為是從九鼎上來的。禹,《說文》雲,“蟲也,從 象形”。《說文》雲,“獸足蹂地也”。以蟲而有足蹂地,大約是蜥蜴之類。我以為禹或是九鼎上鑄的一種動物,當時鑄鼎象物,奇怪的形狀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動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是敷土的樣子,所以就算他是開天闢地的人。流傳到後來,就成了真的人王了,九鼎是夏鑄的,商滅了夏搬到商,周滅了商搬到周。當時不過因為牠是實物,所以搬來了,並沒有多大的意味;但經過了長時間的保存,大家對牠就有了傳統的觀念,以為凡是興國都應取九鼎為信物,正如後世“傳國璽”一樣。有了傳統觀念,於是要追溯以前的統,知道周取自商,商取自夏,自然夏商周會聯成一系。成了一系,於是商湯不由得不做夏桀的臣子,周文王不由得不做殷紂的臣子了。他們追溯禹出於夏鼎,就以為禹是最古的人,應做夏的始祖了。 東周的初年只有禹,是從《詩經》上可以推知的;東周的末年更有堯舜,是從《論語》上可以看到的。《論語》中二次連稱堯舜,又接連贊堯舜禹,可見當時確以為堯舜在禹之前。於是禹之前有更古的堯舜了。但堯與舜,舜與禹的關係還沒有提起,或者當時人的心目中以為各隔數百年的古王,如禹和湯,湯和文武之類,亦未可知。 在《論語》之後,堯舜的事蹟編造得完備了,於是有《堯典》、《皋陶謨》、《禹貢》等篇出現。有了這許多篇,於是堯與舜有翁婿的關係,舜與禹有君臣的關係了。《堯典》靠不住,如梁任公先生所舉的“蠻夷猾夏”,“金作贖刑”都是。即以《詩經》證之,《閟宮》說后稷“奄有下國”,明明是做國王,牠卻說成舜的臣子,《閟宮》說后稷“纘禹之緒”,明明在是禹後,牠卻說是禹的同官,又以《論語》證之:

(1)《論語》上門人問孝的很多,舜既“克諧以孝”,何以孔子不舉他做例?

(2)《論語》上說“舜有臣五人”,何以《堯典》上會有九人?《堯典》上既有九人,各司其事,不可偏廢,何以孔子單單截取了五人?

(3)南宮适說“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可見禹稷都是有天下的,為什麼《堯典》上都是臣而非君?孔子說舜“無為而治”,《堯典》上說他“五載一巡守,群后四朝”,又說也“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不相沖突嗎?這些問題,都可以證明《堯典》出於《論語》之後。作《論語》時,對於堯舜的觀念還空空洞洞,衹推尊他們兩個道德最高,功績最大的古王;作了《堯典》等篇,於是堯舜的“文章”都有實事可舉了。

堯舜禹或許只是傳說,但是夏朝應該存在,有可能是一個小部落,因為某些原因流傳下來,被孔子當做是一個偉大王朝。至於之前的皇帝,或許更多的是文化人格化的象徵。


我是啃書菌


首先夏朝有沒有存在,還在未知,雖然春秋戰國時期有許多書籍揭示這夏的存在!

按照《竹書紀年》的說法,夏朝從大禹開始,共傳了14代,經歷了17個王,總共存在471年。但是國外的看法是我們目前考古尚無發掘出任何可以支持夏朝存在的證據,所以持懷疑態度!

虞朝也許就是指虞夏吧,畢竟過往已經淹沒與歷史長河。故老相傳的是堯舜禹的禪讓,及至禹殺防風氏立威,夏啟打敗伯益,終於改禪讓製為世襲制,家天下!自此開始王朝!

舜帝有稱呼虞帝或者虞舜,會不會是夏朝受讓於虞帝,或者虞朝?

舜帝出於有虞氏,本名姬重華,重瞳!歷史上虞國或者虞部族是肯定存在的,說他是虞朝也有一定道理!有虞氏不夠強大虞帝舜也不可能做成帝。

秦始皇兵吞六國,混一四海,然後的焚書坑儒真正讓歷史塵封。。。石渠閣盡收始皇藏書,盡收坑灰,奈何刼灰難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世事如幻一局棋,白雲蒼狗一場夢!

遙遠的歷史已經塵封,也許在將來我們可能發現更有價值的東西,現在眾說紛紜。。只管胡說,莫去較真!


我意縱橫1


確定無疑,夏朝之前,確實真有一個“虞朝”,只不過,這虞朝和夏朝一樣,都沒有留下自己的文字記載。但現有的考古發掘,中國人類至少已距今兩百多萬年前,就在中華大地活動,而最少於兩萬多年前,已形成了原始氏族部落的文化。

確切的說,我大華夏民族,形成文字記載的,始於商朝,也就是公元前1600年,即3600年前的時候。之前的朝代,尚未形成文字記載,處於口頭語言的時代。

這3600年前,到兩萬年前,正是夏朝、虞朝,乃至堯帝王朝,甚至更遠的三皇五帝治世的朝代。

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是天災直接把人類活動的痕跡直接掩埋形成了化石,比如火山爆發,人類活動的痕跡,就算你刻在石頭上,幾百年下來,也風化到無了。何況是3600年之前的痕跡。

但這並不妨礙商朝前夏朝、虞朝的存在,因為強大的商王朝,不可能從天而降,只能是繼承上一代王朝而來的。


董江波


我認為堯舜禹代表著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比如堯代表的是古唐朝,舜代表的是虞朝,禹代表的是夏朝,湯代表商朝。所不同的是商朝以前是部落聯盟,盟主由不同的部落推舉或禪讓。而自商朝開始盟主部落首領開始世襲,自始真正的王朝誕生了。殷商部落首領稱帝,家天下形成。此時各地還有很多部落,但都聽命於殷商,不聽從殷商的部落就會被討伐。過去對堯舜禹的認識描述是錯誤的。堯舜禹並不是三個普通意義上的人,而應該是三個具有歷史背景的民族大部落。亦或是三個歷史時期。是三個部落盟主統領的三個歷史時期。三大部落通過推舉或禪讓轉移了具有統領各部族權力的盟主位置,即(唐)堯——(虞)舜——(夏)禹。然後就是商朝了。此乃個人見解,請多指教!


信義行四海


“虞朝”這個詞,在古代也經常提及,因為《尚書》下有個分篇目錄叫《虞書》,傳統經學家定義就是虞朝史官文獻,記錄的是唐堯、虞舜、夏禹等事蹟之書。或與《夏書》合稱《虞夏書》。先秦古籍中經常會將“虞”作為一個與夏、商、周並列的王朝。夏朝又稱夏后氏,虞朝則成為有虞氏。有虞氏的君主,後世說得最多的就是虞舜。《尚書》中將其描繪成一個沒有地位的平民,通過堯的禪讓而獲得君位,所以一般人們只是把虞舜作為原始社會後期禪讓制度的一個首領。然而一部分先秦古籍中透露的跡象表明,虞舜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平民,他的家族似乎在當時是有一定地位的,傳承也不止一代。典型的文字描述見於《左傳》:“自幕至於瞽瞍,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於遂,遂世守之。”這裡的“幕”,在《國語》稱之為“虞幕”,似乎是有虞氏家族的始祖,虞幕到瞽瞍之間似乎不止一代,但沒有具體羅列。瞽瞍之子就是舜。《大戴禮記·五帝德》說舜是“蟜牛之孫,瞽叟之子也”。《史記》則將舜的祖先上接顓頊,成為黃帝后裔,卻把“虞幕”給忽略了,與先秦講法是不同的。所以一部分學者試圖將舜所處的有虞氏當作一個有實力的大部落,甚至是一個王朝,這樣就與傳統古籍的觀點有部分對接了。《河北學刊》2002年第一期刊發王樹民的學術論文《夏、商、周之前還有個虞朝》,就是試圖闡述這個問題。不過對於“虞朝”來說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考古學的認定,眾所周知,連夏朝都城所在,在考古學上都無法確定。那麼比夏更早的虞在何方?考證難度更是幾何倍增張,所以“虞朝”的概念目前只能停留在歷史文獻的基礎上。


大意覺迷


柴墟子孫

〈韓非子〉記載虞夏兩千年。〈穆天子傳〉記錄黃帝故居在崑崙山向西數千裡,從方位距離上應在兩河流域。虞朝就是高度發達的蘇美爾邦國,在伊拉克兩河流域下流。他具有高超的建築藝術如通天塔、大型城址,宮殿建築。冶金業池特別發達,能治鍊金、銀、銅、鐵、錫等多種金屬,澆鑄大型青銅器。發達的歷法陰曆和中國農曆一致,以及發達的天文知識。發達的商業和航運業,航運遠赴非洲、印度等地。商業遠赴中亞、土耳其、埃及、印度、新疆等地區。發達的農業灌溉,大量飼養訓養牛、羊、馬、豬、狗、驢、駱駝,用牛、馬耕作,驢、駱駝運輸貨物,提高了勞動生產力。大量種植大麥、小麥、扁豆等農作物。大量種植蘋果🍎梨、無花果等果樹,伊甸園正是當時狀況。以上都是世界最早、最先進的文明寫照。正所謂創世紀,蘇美爾人從洪荒創造文明新世紀。從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200年,虞朝前期約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後期到了邦國內戰時期,黃帝、炎帝、蚩尤、契等邦國連連混戰消耗人口和經濟實力,最終炎、黃兩大國戰勝蚩尤邦國。蘇美爾人國力虛弱時,被雅利安族阿卡德人佔領。不久各邦國聯合起來,經過數十年熬戰趕走了阿卡德人。給地區帶來100多年和平統一。這段時期從公元前2577年至公元前2214年。公元前2214年夏邦國啟趕走禪讓制首領伯夷,取得邦國聯盟領袖,夏朝誕生。虞朝是鬆散的邦國集群,聯盟首領實行禪讓制,他們相互獨立、相互幫助,民主協商一致對外的黃種人集團。蘇美爾邦國有檔案館,有典籍,不過檔案、典籍上文字都刻在泥土上。文字開始均用書寫複雜的象形文字。後期有的邦國使用更為簡化的楔形文。大邦國三至四萬人,小邦國一至二萬人。該時期是世界最先進的文明地區,埃及文明是早期從虞朝分化,獨立發展的高度文明。

創建於2017.11.9

閱讀49


柴墟子孫


商以前或者同期有文明存在這是智商問題,肯定有,但將“虞”作為一個朝代來定義,我們自己的史書裡都沒這麼說過,沒完全對不上的時候急著宣佈、強調也沒意思,先期文明別人也有,而且商以前各個遺址裡就是找不出文字,很讓人抓狂。存疑和不承認是兩碼事,在我們自己還拿不出公認結果而新考古成果又不斷出土的情況下我們為什麼不能等等呢?對中國人自己而言,這就是流傳下來的結果,根本不用有信不信一說,糾結於信不信的說實話關心的也不是歷史本身吧。可是啊,雖然古人,可能,嗯 ,是很可能,沒說謊,但不代表古人和現在有一樣的記載尺度啊,先民就是那麼記載的不代表我們也直接拿出去和人說,那個邏輯不合理確實有,怎麼說服別人。

另外那些說外國人拿聖經當歷史的,這和所謂說中國沒有夏朝的外國人有區別麼。中國有文字記錄超過2500年(以羅馬共和國為基準)的地方也就是中原,可以拿耶路撒冷為基準到周圍距離做對比,雅典約一千公里,伊斯坦布爾一千多,兩河巴格達(泰西封)約九百公里,設拉子(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一千多,埃及開羅(亞歷山大港、孟菲斯)不超過五百公里,羅馬、迦太基、麥加都大約二千多公里的距離不比以洛陽為基準到成都1100、廣州1400、北京800、南京750、青島850、瀋陽1500遠多少吧,這可都是地中海航運區還有大平原上(當然也有沙漠)。就算洛陽到西安、太原也有400公里左右,巴黎到倫敦也就如此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差別也不比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大吧。中國特殊但真的也沒那麼特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