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年紀大了,才後悔這7個道理沒早點知道

年紀大了,才後悔這7個道理沒早點知道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HR從菜鳥到精英,帶你玩轉職場

人生閱歷充滿寶藏,因為它們往往得之不易。

然而,這一過程中最痛苦的是意識到的時候,可能為時已晚。經歷千辛萬苦,你才領悟到真諦。

如果可能的話,儘量早認清這些事實。

1、 錢能買來幸福快樂?是的,但這句話只對了一半。

人們往往也會覺得越有錢就一定會越快樂。但事實可能不全是如此。

當人們從窮困潦倒變得有點小錢時,他們的幸福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當收入達到中產水平以後,曲線變化的弧度就越來越小,也就是說,有點錢、很有錢和非常有錢的人其實是差不多快樂的。當人們的經濟水平達到中產之後,金錢就不再能顯著提升幸福感了。

你越是重視金錢,它就越會對你的總體幸福感造成影響。所以,當你不必再為生活發愁、基本上可以比較隨心所欲地負擔起自己的各種開銷時,你對金錢的重視可能會降低。

年紀大了,才後悔這7個道理沒早點知道

2、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永恆的

你做過的工作在你之前已經有無數人做過,在你之後還將有無數人去做。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做了多少工作,幹了多少活,而是能不能給你帶來積累(包括不限於積累你的財富、專業經驗、人脈資源、背景履歷等等),否則工作再久也不過是原地踏步。

年紀大了,才後悔這7個道理沒早點知道

3、事可以做絕,話不能說絕

特別是很多人在衝動地把話說絕的同時,卻沒有做好把事做絕的準備。你說完了,別人卻聽進去了,你說到做不到的事情,別人可能不說悶頭就做了。

所謂的城府就是,咬人的狗不叫喚,殺人的刀不見天。

年紀大了,才後悔這7個道理沒早點知道

4、憤怒之下實為恐懼

正如智者尤達所說:“恐懼是通向黑暗的道路。恐懼帶來憤怒,憤怒導致仇恨,仇恨引發痛苦。”

我們經歷痛苦時(尤其是長時間深陷痛苦),起初我們都相信痛苦源於那些我們痛恨的外在因素。但如果我們挖掘這種情緒,會發現痛苦的背後是憤怒的咆哮,而且這種憤怒長時間佔據了我們的人生。

但所有憤怒之下都是恐懼。

害怕失去。

害怕受到傷害。

害怕放手。

但若你能夠正視恐懼,你會看到恐懼也有輕鬆愉快的影子和慈悲之心。

你才能夠繼續前進。

年紀大了,才後悔這7個道理沒早點知道

5、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認識自己。

我是誰?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麼優缺點?我適合做什麼?我喜歡或不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殘酷的社會壓力逼迫我們通過複製所謂的成功道路來獲取社會資源,而完全忽視了人的內在動能才是決定你位置的根本因素。

這些東西最終會決定你願意為什麼奮鬥,最終會決定你對一份事業的熱情和責任心,最終會決定你把自己放在什麼樣的位置是舒服的,最終會決定你人生的意義。

最重要的是,這些問題的答案很複雜,不見得立刻就有答案,這些問題的答案還是不斷變化的。

這些問題需要你以自己和世界的樣子互為對照,去不斷地追問,又不斷地在追問後塑造。

這需要漫長的時間,會發生很多反覆,你會不認識自己,也會不斷地重新認識自己。

世俗的選擇,永遠都會給努力的人以入口,也永遠都會給想離開的人以出口,只是你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那麼,認識自己這件事情,恐怕越早開始越好,因為越早,你就可以以越小的代價,去選擇你是應當離開還是應當留下。

年紀大了,才後悔這7個道理沒早點知道

6、年紀大了,才發現:多讀書,真的有用。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說過:

上天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關於讀書有用,詩詞君想起有一期《演說家》,考研老師張雪峰的演講,主持人魯豫問他:“你是真的相信考研可以改變人的命運,還是因為你是做這個之後開始宣傳考研的?”

而他接下來的一番話,笨拙,誠懇,卻讓人十分動容:“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在今年的九十月份到齊齊哈爾大學去看一看,什麼樣的企業到齊齊哈爾大學去招聘。你再去北京的學校看一看,什麼樣的企業到北京科技大學招聘。你再看看,什麼樣的企業到清華北大招聘,他們去什麼樣的企業,他們給這個學生多少錢,一個月的工資。這確實是目前招聘市場的現實情況。”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你見過最不求上進的人是什麼樣子?”

點贊數第一的回答是:我見過的最不求上進的人,他們為現狀焦慮,又沒有毅力踐行決心去改變自己。三分鐘熱度,時常憎惡自己的不爭氣,堅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堅持不下去。他們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沒在人群中,卻過著最煎熬的日子。

讀書從來不是無用的,哪怕現在不能顯現出作用。但書中嚮往的風景,已經變成了你實實在在的經歷,變成了你人生中真正的財富。等到某一天,就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年紀大了,才後悔這7個道理沒早點知道

7、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本錢

富貴榮華,身外之物。

平安健康,才是根本。

復旦女博士于娟在她的自傳《癌症日記》中寫到: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正如亦舒所言:我的歸宿就是健康與才幹。

很多東西,只有當我們快要失去的時候才倍感珍貴。感情如是,健康也如是。

所以,不要讓將來的你,討厭現在只顧努力但透支健康的你。忘記不該記住的,珍惜身邊擁有的。

閒煮歲月,細品時光,於卑微中,活出健康,活出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