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科技主題基金要不要贖回?

3月4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回調,科技股跌幅居前,國產芯片、半導體、國產軟件等板塊跌幅超2%,兆易創新、雅克科技等個股跌停,通富微電、晶方科技等芯片股跌幅超8%。

消息面上,由於科技股太過於火熱,日前有消息稱,監管窗口指導暫停科技類基金的審批,不久後監管對此予以澄清。雖然監管仍在接收相關材料,但受理時間和一次反饋時間較此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延長,個別產品進度亦顯示停滯狀態。

基金經理指出,在市場調整期,專業的基金經理比普通投資者更善於應對,他們能通過對沖、長線選股、止盈調倉等等策略來應對,比基民臨陣操作也來得更加專業。所以,應對短期市場波動,需要對投資主題、行業要有深入的瞭解,如科技板塊、消費主題、醫藥行業都有不同的賺錢邏輯,認準自己選擇的方向,堅定信心、長期投資。

監管出手規範新基金銷售 “降溫”科技股炒作意圖顯現

由於科技股太過於火熱,日前有消息稱,監管窗口指導暫停科技類基金的審批,不久後監管對此予以澄清。

3月2日,證監會官方網站上更新“南方中證雲計算與大數據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申報進度,該基金申請材料於當日被監管接收。

第一財經注意到,雖然監管仍在接收相關材料,但受理時間和一次反饋時間較此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延長,個別產品進度亦顯示停滯狀態。

同時來自基金公司人士消息顯示,監管層日前發文進一步規範基金銷售活動,嚴格基金宣傳推介行為。

“科技股這段時間太瘋狂了,新發的科技基金一上來肯定是要買這些高位股票的。目前科技股估值已經太高了,監管的降溫也是對的。”深圳一位公募股票基金經理表示。

“我們有一隻(科技類新基金)想報,材料也交了,想四五月份發行。之前權益類基金都走得很快,大跌的前一天,監管指導說科技類基金先得歇歇,市場過熱,大意就是等著。”某銀行系公募基金人士透露。

2月3日開市以來,以半導體為代表的科技股走出一波結構性行情。2月4日至25日短短16個交易日,半導體基金上漲高達48.45%。

去年,監管層明確鼓勵權益類基金髮展,權益類產品的審批速度明顯提升,科技類權益產品尤是。一個例子是,國泰中證新能源汽車ETF從1月7日提交審批材料,到1月21日成功獲批,審批流程僅用時11個工作日。

“這段時間漲得太多了,儘管監管澄清了,但我覺得這麼一個信號出來也是好事,需要降溫了。”上海一位資深公募基金經理表示。

統計顯示,1月20日前後,多隻科技類基金的審批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

“我們這邊瞭解到,目前對於科技類產品的申報的確是放緩速度了。”3月3日,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在剛剛過去的2月,基金迎來“爆款月”,新基金髮行動輒便一日售罄,爆款基金不僅出現在頭部基金公司中,中小基金公司同樣沒有缺席。

最瘋狂的當數睿遠。2月18日,睿遠基金旗下第二隻公募基金睿遠均衡價值發行,該產品在一天內募集到1223億元的天量,由於該基金比例配售限額60億,最後配售比例只有4.9%。其首發規模已超過上投摩根亞太優勢的1162.6億,刷新公募歷史上單隻基金認購資金紀錄。

第一財經統計,在2月發行的新基金中,有效募集金額便達到1418.5億元,平均單隻基金募集32.2億。實際募集額超過3000億,約為3053億,平均每隻產品募集69.4億。

而這其中,最火的當數科技類基金,甚至有業內人士調侃,只要是帶有“科技”二字,便妥妥完成發行任務。

公開資料顯示,在科技股行情的帶動下,基金公司密集上報科技類產品。招商科技動力、匯安科技龍頭、華安中證電子50ETF、寶盈科技先鋒、華夏核心科技、工銀瑞信中證科技龍頭ETF、富國中證芯片產業ETF、南方中證科技50ETF等新產品密集上報。(第一財經日報)

淨值數據透露新發科技基金建倉步伐

上週以來,A股市場波動明顯加大,外部不確定性因素仍存,爆款基金如何把握建倉節奏?中證君瞭解到,基金經理主要有兩種思路:一是挖掘優質股票快速建倉,二是耐心等待時機,挖掘低估值板塊。

“目前各個組合基本沒有大變化,除非漲得貴了才會考慮減倉,但現在看來還遠遠未及,所以目前會一直保持在高倉位運行。”泓德豐潤三年持有基金經理鄔傳雁表示,由於對股票池的股票基本面狀況進行了長期的考察,也認為它們未來的盈利空間較大,相信有時間價值的好資產通常不會出現特別大的波動。

一位新任基金經理表示,市場出現波動是買入機會,只要個股進入買入區間肯定會下手,快速完成建倉也可以接受。事實上,科技股投資本身就是高收益、高波動,但只要買入那些具備長期景氣空間、有核心競爭力、估值相對合理的企業,對股價長期走勢就不用太擔心。

另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則指出,對於新產品依然會秉持穩健的建倉策略,耐心等待建倉時機。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市場會轉入高波動,買入的機會不會少,同時會優先買入尚未被市場發掘的低估值細分領域龍頭。

博時基金基金經理王俊則認為,當前市場交易比較擁擠,所以短期對市場的走勢相對謹慎一些。目前組合裡面投了一些週期股,從三年維度看,這些公司的業績有翻倍空間。傳統企業裡面活下來的公司是最喜歡的,原因是估值比較低,未來還有很多分紅來回饋投資。(中國證券報)

持有科技主題基金怎麼辦?

有基民在某基金討論區提問:科技股調整,基金會換倉還是抄底?怕不怕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科技成長類公司沒有進入基金減倉名單,反而繼續被小幅加倉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基金投資有時候和基民的想象有所不同:基民關注短期市場漲跌,而基金經理看得更為長遠。

北京某基金經理透露:“其實,在春節後科技股股價逐漸攀升的過程中,已經提前對部分高價科技股獲利套現。我們不會在下跌的過程中才選擇賣出,而且近幾個交易日市場已經跌了很多,即便還要進一步調整也不用過於恐慌。說到底,基金要做的是長期投資,而不是追漲殺跌。”

另一位大型基金公司資深基金經理也表示,在其投資理念裡,如果看好部分優質公司的長期價值,甚至不會在高價位的時候對部分倉位先獲利了結,因為誰也不知道下車後還有沒有上車的機會。他更看重的是長期投資價值,而不是能不能在短期內得到高回報。

諾德基金的基金經理應穎認為,2月的行情反映了市場在情緒主導下的高波動性、階段性的低有效性,但是在長期投資中,更需要做好中線的佈局調整以應對短期的非理性。

金鷹基金表示,中期可選擇非理性下跌的A股優質品種:一是目前在中長期對智能製造、在線消費、教育和娛樂、5G通信及物聯網等科技創新產業催生了大量需求;二是關注逆週期調節催化下的基建、地產和新基建機會;三是隨著國內復工率的提升,相關中游製造業板塊也具備性價比。

從今年收益情況看,儘管市場出現過大跌,但公募基金總體表現可圈可點,Choice數據顯示,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年內算術平均淨值漲幅達到5.25%,近八成基金獲得正收益(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其中,155只產品回報超過20%。

若拉長時間軸來看,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中成立以來複權淨值漲幅超過100%的基金也有547只。

富國基金認為,在市場調整期,專業的基金經理比普通投資者更善於應對,他們能通過對沖、長線選股、止盈調倉等等策略來應對,比基民臨陣操作也來得更加專業。所以,如果已經有精挑細選的基金在手,不妨耐心看看基金經理接下來的表現,建議對不同類型的基金產品均衡配置。

如果集中購買了科技主題類基金怎麼辦呢?

上述基金公司表示,歷史證明,市場短期內波動加劇,並不等同於牛熊切換的節點。應對短期市場波動,需要對投資主題、行業要有深入的瞭解,如科技板塊、消費主題、醫藥行業都有不同的賺錢邏輯,認準自己選擇的方向,堅定信心、長期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