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他作战时有一奇葩习惯,士兵见了都捏着鼻子走

在《隋唐演义》中,有一个生性憨傻却勇猛无敌的少年英雄深得观众的喜爱,他就是罗士信。罗士信是隋唐四猛中的第一猛,他有一双飞毛腿,善使一条大铁枪,并天生神力,抡起百斤重的枪棒,打起仗来犹如一个人肉坦克,所向披靡。年少的他曾依仗天生的神勇,力撼双牛、两战呼来尔、活捉魏文通、生擒吴天赐、大战李元霸,战功赫赫。

他作战时有一奇葩习惯,士兵见了都捏着鼻子走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罗士信虽然和演义中有所类似,却不相同。真实的罗士信勇猛善战,非但不憨傻,反而很有谋略。罗士信是今山东济南人,隋大业九年,长白山贼王薄,孟让攻打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军迎战,年仅14岁的罗士信请求参军。久经战阵的张须陀看他还是一个毛头小孩子,怕他白白死在战场上,就对他说:“你连穿盔甲的力气都没有,怎么能打仗呢?”罗士信一听,知道自己因为年龄小被人看扁了,他非常生气,当即身披两副盔甲,悬挂两壶箭,飞身上马,驰骋如飞,张须陀看完惊叹不已,就准许他参军出战。

他作战时有一奇葩习惯,士兵见了都捏着鼻子走

在战场上,罗士信每每一马当先,率先冲入敌阵,斩将夺旗,这让主将张须陀更是啧啧称赞,张须陀为了留住这位勇猛无敌的战将,就将自己的战马赏给罗士信,以表恩宠。隋大业十二年,张须陀在与瓦岗寨李密的交战中,被李密设伏杀死,罗士信改投裴仁基麾下。裴仁基归降李密后,罗士信被李密任命为总管,不久李密被王世充打败,投降了唐王李渊。罗士信在突围中身中数箭,受伤被俘,王世充素知罗士信骁勇善战,对他封赏丰厚,并与他吃则同席,睡则同榻,但罗士信不耻王世充的为人,择机率领本部人马归降了李渊。

他作战时有一奇葩习惯,士兵见了都捏着鼻子走

武德三年,罗士信跟随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期间罗士信一枪刺王世充之子王玄应于马下,随后智取千金堡。洛阳平定后,罗士信因功被封为绛州总管、剡国公。武德四年,李世民征讨刘黑闼,命王君廓守洺水城,期间,刘黑闼军猛攻洺水城,李世民料定王君廓守不住,就想再择一将换下王君廓。罗士信得知后,挺身而出,愿担下此重任,随后他率领200人杀到城下,替回了王君廓。然而不幸的是,此时天降大雪,刘黑闼又抓住战机连夜攻城,唐军无法增援,罗士信在城池被攻破,力战衰竭后被俘,他誓死不降,被刘黑闼杀害,年仅23岁。罗士信死后,李世民十分悲伤,以重金赎回他的遗体,将他厚葬,并赐谥号为勇。

他作战时有一奇葩习惯,士兵见了都捏着鼻子走

罗士信每次作战,都勇猛无敌,身先士卒,因此常立奇功,但他为了突出自己的功劳,在作战中养成的一种奇葩习惯也让部下们都难以接受。这是因为在古代战场中,为了记功,通常按照士兵斩取的首级来论功行赏,然而在战场上杀死敌人后,再砍下首级有时候过于麻烦,罗士信就发明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记功形式,那就是割鼻子。每次作战,罗士信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割下他们的鼻子藏起来,有时候来不及藏,就干脆揣在身上。战斗结束后,在论功行赏时,别人从战马上取下敌人的首级,罗士信却总能从身上掏出一堆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鼻子,然而这些鼻子究竟是死人的还是活人的,士兵们都很怀疑,但慑于他作战确实非常威猛,士兵们虽然难以接受但都不敢公开的质疑。不过有时候天气过于炎热,在连续激战一天一夜后,这些被割下的鼻子就变了质,揣在身上难免产生难闻的气味,士兵们见了他,都不得不捏着鼻子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