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他作戰時有一奇葩習慣,士兵見了都捏著鼻子走

在《隋唐演義》中,有一個生性憨傻卻勇猛無敵的少年英雄深得觀眾的喜愛,他就是羅士信。羅士信是隋唐四猛中的第一猛,他有一雙飛毛腿,善使一條大鐵槍,並天生神力,掄起百斤重的槍棒,打起仗來猶如一個人肉坦克,所向披靡。年少的他曾依仗天生的神勇,力撼雙牛、兩戰呼來爾、活捉魏文通、生擒吳天賜、大戰李元霸,戰功赫赫。

他作戰時有一奇葩習慣,士兵見了都捏著鼻子走

然而歷史上真實的羅士信雖然和演義中有所類似,卻不相同。真實的羅士信勇猛善戰,非但不憨傻,反而很有謀略。羅士信是今山東濟南人,隋大業九年,長白山賊王薄,孟讓攻打齊郡,通守張須陀率軍迎戰,年僅14歲的羅士信請求參軍。久經戰陣的張須陀看他還是一個毛頭小孩子,怕他白白死在戰場上,就對他說:“你連穿盔甲的力氣都沒有,怎麼能打仗呢?”羅士信一聽,知道自己因為年齡小被人看扁了,他非常生氣,當即身披兩副盔甲,懸掛兩壺箭,飛身上馬,馳騁如飛,張須陀看完驚歎不已,就准許他參軍出戰。

他作戰時有一奇葩習慣,士兵見了都捏著鼻子走

在戰場上,羅士信每每一馬當先,率先衝入敵陣,斬將奪旗,這讓主將張須陀更是嘖嘖稱讚,張須陀為了留住這位勇猛無敵的戰將,就將自己的戰馬賞給羅士信,以表恩寵。隋大業十二年,張須陀在與瓦崗寨李密的交戰中,被李密設伏殺死,羅士信改投裴仁基麾下。裴仁基歸降李密後,羅士信被李密任命為總管,不久李密被王世充打敗,投降了唐王李淵。羅士信在突圍中身中數箭,受傷被俘,王世充素知羅士信驍勇善戰,對他封賞豐厚,並與他吃則同席,睡則同榻,但羅士信不恥王世充的為人,擇機率領本部人馬歸降了李淵。

他作戰時有一奇葩習慣,士兵見了都捏著鼻子走

武德三年,羅士信跟隨李世民東征王世充,期間羅士信一槍刺王世充之子王玄應於馬下,隨後智取千金堡。洛陽平定後,羅士信因功被封為絳州總管、剡國公。武德四年,李世民征討劉黑闥,命王君廓守洺水城,期間,劉黑闥軍猛攻洺水城,李世民料定王君廓守不住,就想再擇一將換下王君廓。羅士信得知後,挺身而出,願擔下此重任,隨後他率領200人殺到城下,替回了王君廓。然而不幸的是,此時天降大雪,劉黑闥又抓住戰機連夜攻城,唐軍無法增援,羅士信在城池被攻破,力戰衰竭後被俘,他誓死不降,被劉黑闥殺害,年僅23歲。羅士信死後,李世民十分悲傷,以重金贖回他的遺體,將他厚葬,並賜諡號為勇。

他作戰時有一奇葩習慣,士兵見了都捏著鼻子走

羅士信每次作戰,都勇猛無敵,身先士卒,因此常立奇功,但他為了突出自己的功勞,在作戰中養成的一種奇葩習慣也讓部下們都難以接受。這是因為在古代戰場中,為了記功,通常按照士兵斬取的首級來論功行賞,然而在戰場上殺死敵人後,再砍下首級有時候過於麻煩,羅士信就發明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記功形式,那就是割鼻子。每次作戰,羅士信每殺死一個敵人,就割下他們的鼻子藏起來,有時候來不及藏,就乾脆揣在身上。戰鬥結束後,在論功行賞時,別人從戰馬上取下敵人的首級,羅士信卻總能從身上掏出一堆大小不一,奇形怪狀的鼻子,然而這些鼻子究竟是死人的還是活人的,士兵們都很懷疑,但懾於他作戰確實非常威猛,士兵們雖然難以接受但都不敢公開的質疑。不過有時候天氣過於炎熱,在連續激戰一天一夜後,這些被割下的鼻子就變了質,揣在身上難免產生難聞的氣味,士兵們見了他,都不得不捏著鼻子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