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太平天國最後支柱死後留下未解之謎,曾國藩暗藏此人祕檔不交清廷

太平天國後期主要靠兩位將領支撐,一位是英王陳玉成,一位是忠王李秀成。

陳玉成驍勇善戰,用兵如神,但卻早死,剩下李秀成。李秀成用兵雖然不及陳玉成,但他卻擅長謀略,精通政治,又對太平天國忠心耿耿。

曾國藩就曾說李秀成“狡詐百端”。

但是,就是這位“狡猾”的人物,他死後留下很多未解之謎,他的手稿被曾國藩秘密收藏於家中。

那麼,李秀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他留下了怎樣的秘密,曾國藩為什麼要私藏他的手稿為秘檔呢?

太平天國最後支柱死後留下未解之謎,曾國藩暗藏此人秘檔不交清廷

李秀成早年參加太平軍金田起義,是太平軍的元老,他是廣西藤縣人,與陳玉成是老鄉,也是“藤縣四王”之一。

李秀成自幼家貧,但卻聰明堅忍,被人稱為“外柔內剛”。

李秀成跟隨起義軍南征北戰,立下大功。

天京事變後,洪秀全提拔了一批青年才俊試圖扭轉敗局,李秀成就是這個時期脫穎而出的傑出人物。

李秀成和陳玉成合作,一個主東,一個主西,兩人配合,屢次挫敗湘軍的進攻,更是在三河鎮全殲湘軍精銳李續賓所部。

太平天國最後支柱死後留下未解之謎,曾國藩暗藏此人秘檔不交清廷

如果說陳玉成是一位驍勇善戰用兵如神的將軍,那麼李秀成更像是一位深謀遠慮的“政治元帥”。

李秀成最主要的功績就是經略江浙,將富庶的東南地區納入了太平天國版圖,並在當地平均土地,減免賦稅,使得後期的太平天國在經濟上得到巨大支持。

假如洪秀全能銳意進取,而不是任人唯親,沉溺享樂,那麼僅以李秀成的實力而言,太平天國當不會如此迅速的敗亡。

李秀成在天京之戰中奮不顧身救援首都,但此時太平軍的敗局已經無可挽回。

李秀成曾建議洪秀全放棄死城天京“讓城別走”,但卻遭到洪秀全的斷然拒絕。

最後,李秀成保護幼主洪天貴福突圍,將自己的戰馬讓給小孩,而自己卻被清軍俘虜。

太平天國最後支柱死後留下未解之謎,曾國藩暗藏此人秘檔不交清廷

曾國荃見到李秀成大怒,恨他殺傷自己部下太多,因此親自用鐵錐亂戳李秀成,全身血流如注。

據說,李秀成被俘後曾親筆寫下數萬字的“回憶錄”《李秀成自述》,列舉了太平天國失敗原因十條,又稱“天朝十誤。”

但是,就是這份李秀成親筆書寫的“供詞”卻給後世留下諸多疑問。

曾國藩沒有接受李秀成的投降,當然這很好理解,李秀成是太平軍“首逆要犯”,曾國藩為了避諱清廷對自己的懷疑,所以必須殺李秀成。

但是,就是這份手稿,後來卻發現也是曾國藩刪減後的內容,真正的原版竟然被珍藏在曾國藩的湖南老家!

這就很有意思了,李秀成當年到底寫了什麼,讓曾國藩如此忌憚卻又留下原稿呢?

目前來看很多人都認為,可能是當時李秀成想效仿三國的姜維,他以種族之見勸曾國藩稱帝反清,正如後來曾國藩手下建議他的“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

本來,當時滿清已經不行了,而曾國藩坐擁湘軍三十萬大軍,皆百戰精銳,是有力量割據江南甚至推翻滿清的。

但是,李秀成和曾國藩的手下們高估了曾國藩,這種內容恰恰觸犯了曾國藩的大忌,曾國藩是鐵了心做滿清的忠臣良將,寧願被人猜忌貶職,也絕不剪辮子反清廷。

於是,李秀成死了,曾國藩後來被貶職了,腐朽透頂的滿清依舊拒絕改革,拒絕跟上時代潮流,於是又被列強爆錘幾十年,百姓繼續為奴半個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