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面A股發生了哪幾次牛市呢?主要因為什麼原因引起了牛市呢?

小車說理財


歷史上一共發生了11次的牛熊市,並且每一次的牛市都是出現在熊市之後!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牛市只有4次,第一次就是股票剛成立不久的那一波直至漲到1266點,而第二次則是從325點熊市大底漲到了2245點牛市最高位;第三次則是在998點大底成立之後漲到了6124點高位;第四次則是在1849點大底成立後漲到了5178點牛市大頂!


拋開第一次的股票成立牛市來看,第二次的牛市,第三次的牛市,第四的牛市都是在熊市超跌的大基礎上成立的!也就是說如果大部分的績優股出現了嚴重的超跌情況,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有資金進入吸籌。而當這種氛圍和吸籌的體量越來越大以後,熊市就會止跌並且結束!到時候再加上一點點的政策助力,就會有所謂的牛市出現!所以真正的牛市需要的是一次大級別的熊市出現!


那麼除了這個鐵律之外牛市產生還需要量大因素,第一就是籌碼,第二就是資金!如果說6124點是一個籌碼牛的話,那麼5178點就是一個槓桿資金牛!因為2007年的牛市大家從來沒見過5000點,甚至6000點,、各個都覺得能上10000點,場內外籌碼顯得非常稀有,所以少量的資金可以推動股價上漲。但是2014年的牛市大家已經瞭解了前期6124點以後熊市的威力,所以籌碼變得非常鬆動,因此只能靠資金助推而上!


因此綜合來看,下一次的牛市也必須滿足三大條件中的兩個,第一就是必備條件大級別熊市底部區域,現在已經有了,第二個就是資金或者是籌碼,目前還未看到!!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是證券投資顧問,關注我,瞭解更多投資知識。

歷史上A股共有四輪牛市

如上圖(上證指數年K線圖)所示,我國股市自1990年成立以來,一共發生了4次牛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瞭解我國股市的歷史牛市,對投資具很大的參考意義。第一輪牛市發生1991-1993年,當時證券市場剛剛成立,市場一共只有8只股票,俗稱“老八股”,這輪牛市的主要原因是實行1%的漲停板制度,那段時間基本上指數天天漲停。

第二輪牛市發生在1996年-2000年,主要原因是市場推行價值投資,市場在績優股 四川長虹、深科技、深發展等股票創造出“投資暴富神話”的刺激下,股市持續上漲長達5年。

第三輪牛市發生在2006年-2007年,主要原因是實行了股權分置改革,人民幣升值,外資大舉進入A股,加上經濟形勢好,上市公司利潤大增。這輪牛市指數整整漲了5倍,也創出裡歷史最高點6124點。

第四輪牛市發生在2014年-2015年,當時推出了“一帶一路”大戰略,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合而大幅上漲,造就了市場大牛市的開端,加上券商大舉推行融資業務,給市場帶來了大量槓桿資金,助推了這輪牛市的上漲,滬市深市都創出了“單日萬億成交量”。

牛市帶給我們的經驗

總結每輪牛市,可以得出以下經驗:一、每輪牛市都有大的改革措施,如漲停板制度的設立、股權分置改革、“一帶一路”大戰略等。二、牛市往往出現在上市企業利潤增長,投資者信心十足的情況下。


騎牛乘龍


真實的只走過一次牛市,從95.79點到瘋狂的6124點。

後面的3478和5178點都是那次牛市回調的某段的階段性高點。

按照GDP純增長率來算,現在上證指數應該在1161點附近比較合適,加上物價上漲因素現在估值頂部在4450點。

也就是說A股不可能跌破1161點了,不出現牛市也難突破4450點(後面幾年)。

因為有物價上漲因素干擾,我們就以官方的每年2.5%物價上漲為準,28年物價上漲1.948倍,所以現在上證指數核心價值區在2261點附近,跌破2261點後只要不碰到經濟大蕭條則下次牛市又可能慢慢開始。

第一次牛市因為上市公司少,而且是剛開始有這個東西,瘋狂炒作到造成的。

後面牛市的漲幅就不要指望暴漲這麼多倍了。


晟晾


這幾天似乎很多人在詢問相關的問題,之前的回答中我們只是草草的說明了我國股市特有的事件週期影響,而非時間上週期的影響。而這種理論似乎並沒有引起大家的在意。這次我們就分別來看事件對於股市的影響吧。

我們首先從離我們最近的15年牛市開始。我們不難看出,隨著07年瘋狂得到有效釋放之後,大盤走出了長達8年之久的震盪下跌行情,隨著所積聚的勢能被釋放完畢,“一帶一路”以及“中國製造2025”等中央戰略的提出,加之國企改革的推進,槓桿資金的准入後的有效放大等多重因素的疊加,便走出了5178點的瘋狂行情。

應該說我國股市歷史上最為壯觀的要數07年的這場資本盛宴了。隨著股市不斷下跌所造成的股市融資功能的逐漸喪失,國家為救市而提出了4萬億的資金馳援,隨著十大產業振興計劃的推出,使得流動性資金大量的流入股市這個價值窪地中去。6124這個歷史最高點便這麼形成了(這裡所說最高點並不準確,15年5000點時,太多股票的估值已遠超當時,這裡僅僅以點位來論述)。

我想很多人的記憶中都不會忘記99年的那個夏天,隨著美國互聯網泡沫的持續發酵,我們迎來了“5.19”行情的井噴式的瘋狂。

同樣的,老股民也一定還記得,向前追溯到那個績優股至上年代,隨著一大批行業龍頭業績優良的標的被人們所認知,時間也便定格在了那個創造了“投資神話”的1996年。

而當我們的資本市場還在襁褓中時,1994年的8月來自於管理層的三大利好,使得指數短短一個月內直接上揚200%,高達1052點。

而我們所能記載的第一次大行情,應該是來自於“老八股”那個年代了,當年的問題不知道在經歷了近30年之後,是否依然會上演?應該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變革所帶來的短期指數上揚,漲跌停製度的取消,使得指數走出了我國第一個所謂的牛市,1429點。

實際上,回顧了一下歷史(這裡僅僅選取了一些具有說明性的事件,並不完全)我們不難發現,歷次大行情都有幾個必要因素,第一來自於流動性的寬鬆,。第二隨著指數下跌之後個股的投資價值得到修復。第三特定事件的催化作用。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每次所謂的牛市亦或是大的行情都來自於某個事件的觸發或者事件的相互疊加。這也是我們在之前回答中提到的事件週期。而作為真正可以支撐牛市的基礎——國有經濟基本面卻往往被我們所忽略。而牛市的本質如果脫離了基本面支撐,那就只是一場曇花一現的屠殺。所以,無論是慢牛的提出,經濟轉型的實施,都必將成為未來真正牛市形成的觸發事件。


醜鑑人生by


我認為市場真正意義上的牛市可以說只有兩次,2007-2008年,2014年到2015年。前期牛市最主要還是基本市場剛剛建立,股票供不應求導致的初級階段的牛市。牛市啟動的願意最主要關注兩方面,一個是信貸週期處於相對寬鬆的事情,另一個經濟週期處於高度發展的事情,或者在高度發展的前期,企業盈利逐步提升,第三個就是經過漫長時間的震盪築底階段,市場獲得充分的洗盤。


鴻鵠說


大概一共2次,第一次高點上證指數6124點,被䃼滅利空是半夜雞叫,第二上證指數高點下移到5178,被䃼滅武器是注策制,不知第三次牛市在什麼年代發生很難猜到,但高點必定下移,因為股民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


觀潮聽濤5


太久的說也沒意思,近的就05-07年,13-15年。引發牛市的本質就是股票價值低估,加上央行放水,然後經濟向好


韭菜傳說


主要是吸引散戶🤓


紅旗大陸一股市研發部


預測這個只能有一個期盼。牛市或者熊市,大都是覆盤看的。如果能預測到也就不會發生了。


用戶6951022590133


一次是科技股,一次是大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