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小姌談史:求賢若渴的周武王邀請姜子牙與他一同治理國家

大家好!我是小姌,我們都知道周文王為國為民,但是他是怎麼的知人善任招納賢才?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傳說周文王雖然脫離了虎口,從殷都逃難歸國,但是長子伯邑考的死使他承受了重大的打擊。悲傷痛苦之餘,他更加痛恨紂王的殘暴野蠻。為了進一步壯大勢力,伺機推翻商朝,他更加推行仁義善良的政策,行善積德,盡力招賢納士。周國不僅繼續做著西部許多邦國和部族的共主,而且進一步聯絡東方一些對商於朝不滿意的部族和邦國。針對商紂招誘奴隸引起其他小國不滿的形勢,周又定出一條這樣的法律,有別的部落奴隸逃亡的,都儘量接納,並安頓好。宜示誰的奴隸歸誰所有,不許藏匿,藉以爭取各國,孤立商封。據春秋時楚國中無字說,這是周文王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姌談史:求賢若渴的周武王邀請姜子牙與他一同治理國家

這樣周文王的威望越來越高,諸使間有了爭端,常常不去找商紂王,而來找文王裁決。一次,虞國(今山西平陸)和芮國(今陝西大荔)為了爭邊界上的塊土地,兩國國君相約同去請周文王公斷。他們到了周國境內,見到耕田者互讓田界,百姓對長者禮讓成俗;進人城邑,又見秩序井然,老年人都不提東西;進人宗廟,見官員也互相禮讓,一派君子之風。對照之下,他們感到十分慚愧,便互相商量,說:“我們所爭執的,正是周人所恥於去爭的何必再去找西伯?再去找他,不過是自取羞辱罷了。”於是各自回了本國,所爭奪的地方,兩國也都謙讓不要了,成了一塊管它叫“閒原”的無主的空地了。消息傳出,人們就更加佩服周文王,又有四十幾個小國自動來歸附周國。諸侯說:“西伯真可說是受天命之君了。”

周文王特別敬重並注意延攬有才能的人來幫助自已治理國家,他也很知人善任。他的兩個弟弟號仲和虢叔賢明而有才幹,他便內舉不避親,用他們做卿士。他們後來對周王室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商紂王的臣子辛甲,因紂王浮亂,屢諫不聽,便離商而投奔周文王,周文王親自接見,知道這個人有能力,更讓他做公卿,封於長子(今山西上黨)。他這樣舉動其他許多有才能的人,包括太顛、閎天、散宜生鬻子等社會賢達都慕名而來,文王都熱情接待,看能力而授官。

小姌談史:求賢若渴的周武王邀請姜子牙與他一同治理國家

一次,文王在渭水邊遇見姜尚,發現他不僅熟悉東夷各邦國的內部情況,而且博學多識,很有文韜武略。文王深感他是自己理想的輔弼大臣,就懇切地對他說:“我們盼望您很久了,請您到我們那裡去,幫助我們治理國家吧!”說完,就邀請他和自己一同上車回到都城。文王先任姜尚為國師,這是最大的武官;後又擢升他為國相,總管全國政治和軍事。姜尚就是後世赫林有名的姜子牙,他不僅是周文王也是其後周武王周成王的重要輔臣,對周王朝的創建與治理,有著卓越的功績。由於周文王的父親太公季歷在世時就盼望著能找到姜尚這樣的大賢臣,對於這樣一位才德兼備的能人,所以人們尊稱姜尚為“太公望”,後來人們又幹脆把“望”字省略,尊稱他為姜太公。姜子牙成就了周朝的江山,而周文王也成就了姜子牙萬世英明。

小姌談史:求賢若渴的周武王邀請姜子牙與他一同治理國家

今天的解說就到這裡了,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