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去香港买保险?

不喝皮酒会死星人


近几年涌现了内地人赴港投保的热潮,而如今在政府鼓励商业保险的条件下,这个热潮还将持续。



那么香港保险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一、香港保单为美金资产,避税避债,美金对抗通胀的能力较强。



二、香港保单的分红水平高提取灵活,对于一般的储蓄分红类产品,以香港友邦的产品“充裕未来”为例,五年缴费,可以做到18年翻倍,30年4.6倍。



三、对于重大疾病险,香港保险独有的分红则是内地没有的,具体体现在保额随年度的递增以及退保返还金的递增。其实,重疾险的分红才是最实际意义的,因为现实情况是,每年的医疗费用在飞速上涨,未来真正需要看病花钱时,固定的保额早已严重缩水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四、香港人均寿命全球最长,主要得益于当地有很高的医疗水平,那么相应的香港保险的保费制定也会低于国内同保额的价格。



五、香港从业人员学历要求和专业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在经过严格核保之后,客户的切实利益才会得到保障,这也是鲜有听到香港拒赔新闻的原因。


jieya观世界


近几年來香港保險越來越受到國內客戶的喜愛,隨著國內的保險業逐漸的發展起來,大批人去香港買保險的情况會再创高峰嗎?

引用香港保监局的资料 內地客户新造保單保費在2017年間逐步至平穩水平,2017年新造保單保費較2016年下跌30.1%至$508億。在2018年首季继续保持平稳,有关新造保单保费较2017年同期下跌37.1%至$118亿。

这仅仅是2018年首季的记录。内地客户购买的保险产品约95%是医疗或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例如危疾、医疗、终身人寿、定期人寿及年金等。

尽管网上已经有了很多的港险和国内险的对比,但我还是亲手码字一次吧,请耐心看完:

港险的特点是保障多、保费低、保证回报较高、免缴遗产税、医疗保障更全面、危疾保障多、业内监管高、投保门槛严格,理赔更具体规范、可以境外投资(资金合法自由进出香港)、全球性保障、保险产品完善、人民币近来贬值,赴港持美元保单更符合风险管理原则、香港的私隐条例可保客户个人隐私、香港保险理赔投诉率低、香港本地直属代理人流动性低。

对比国内险同样的保额,香港保险保费是更便宜,分红也高,保障范围更大,理赔条款更宽松,以香港友邦为例子:心脏只需要一条塞50%就赔,其他基本都要两条都塞了才赔。

因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亚洲香港等。所以,香港保单能够有更多的分红是因为投资市场面对的是整个世界。而且,在香港经营保险业务,多是世界顶级跨国保险公司,加上香港完备的法制,予以投保人高度诚信和全面保障,到香港买保险就受到香港法律的保障。

以上我就不一一陈诉每个观点了了,不然就要码多几万个字了。主要大家都生活在国内,都理论上了解国内的保险,我在这里补充一些港险的特点给予客户进行对比,如果对哪一点有疑问的或者想了解更多的就再和我进行讨论吧。


港男保典


買保險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並不是跟風而買,畢竟保單才是跟你一輩子的。


但當一個人千里迢迢過來香港買保單時,相信是有比較過,而且覺得哪些比較適合自己最後才選擇的吧,先大概說一下為什麼香港保險能讓這麼多的人來港投保。


個人資訊問題(特別是高資產人士)

在國內銀行個人賬戶,全國婚姻,全國股權投資,這些資料都已經在互聯網上聯網了,就是說只要查你的個人資料,就會全部顯示出來,從你的個人資產,到你的個人婚姻,全是透明的,當然不會有人這麼有空查你,但有人針對你時,難保沒人查,而香港這邊暫時沒有和國內聯網,而香港的法律是很保護個人私隱的,個人私隱條例就能看出,如果要查個人資產的話,是要向法院申請的,過程繁複。


有分紅保單和沒分紅保單

我通常會建議客戶考慮有分紅的保單,因為錢是會貶值的,就拿20年前的10萬來說,10萬是可以做到很多事的,但到了20年後的今天,10萬可能買房子的首付都買不了,更不要說治療一個重大疾病,時間會讓錢變得不值錢,這是大部分客戶考慮到以後通脹的問題,所以選擇香港保險的。


投資渠道比較多

香港金融保險業畢竟也有百年基業了,對於很多保險上的問題或者投資方面的收益都有一定的了解,時間會累積經驗,所以你會看到很多保障產品都會加上分紅的存在,目的就是為了所有客戶的保單能追上通脹,畢竟不是每個人剛買了就要理賠的,而是預計幾十年後才需理賠的。


而保監會要求每間公司必須把公司有分紅保單的過往實現率公佈 ,目的就是為了給客戶一個更好的選擇,即使代理人忽悠你,也可以立馬知道。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因為這些原因而來香港配置保險的,有可能是朋友單,親戚但等的,最後也只能說,保障不應該跟風去買,而是適合自己的才選擇,保單是為了抵抗風險的。


香港友邦kary


就像为什么去香港买奶粉一样,或者像进口车与国产车……除了社会上惯性的一种认知,还有大陆保险的公信力问题吧。举个简单的事例吧,我叔叔的同学在多年前卖给我叔叔一份重疾险,保额只有5万,30年交,而在第十二年的时候,保费已经超过保额了。咱们姑且不说那个年代的产品设计,只想知道,是什么心性的代理人会卖这种产品?包括那种几百块钱的保险就包你治百病的。个人愚见,保险代理人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个人素养参差不齐,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种现象已经在逐渐减少了,从香港方面来说,很多保险的条款上也是“一国两制”,对大陆人和香港本地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待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细品条款,比如保诚的隽升,不多评价)。而且买保险的成本也很高,每年都要去香港交保费。而随着大陆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产品设计上也好了很多(确切的说真是好太多了,以前的某些产品真的无力吐槽),所以怎么选择会更好,还真的是不好说,总之,不管在哪买保险,看条款。至少比猜测一个人是否靠谱来的更实在。

最后算是自己的看法,人在哪里,在哪里配置资产,海外资产配置不是不好,而是需要更专业,比如当地法律法规、保险公司的资质、条款细则等等。全球都需要抵御通货膨胀,而哪种方式更好,美金是否是唯一的出路,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我认为一定不是单一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币种就能做到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金融机构了。多元化的经营,不要盲目跟风,才是王道!


WSY3774


一岁宝宝,每年储蓄七千人民币,在香港就可以买到116万保额的重疾险。多次保障,全球理赔,就算孩子将来留学也不怕!香港保诚的重疾险享有高分红,如若超过40年以后理赔,你会发现分红的红利已经超过100万了,85岁可以直接领取880万。欢迎咨询定制计划。


钟老师理财课堂


香港保险发展早,在实施条例过程中不断完善,让保险跟上时代的变化,他们有的优点如重疾健康险保额逐年递增,在内地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也有,如《金佑人生》。分红险20年返本,时间越长复利计息财富累积越快,这些优点太平洋保险公司都有,只不过宣传太少知道的人不多,加上有人喜欢拿钱去外面消费


用户63158808267


这个,分好几个点。

1、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提香港保险。一方面是用户需求,先富起来的人群深深觉得内地的比较老的哄老用户的保险不符合他们这批年轻新贵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香港保险的佣金确实高。

2、为何用户考虑买香港保险?内地保险产品以前用的生命表偏小,整体的人均年龄比香港小好几岁。也就是说,这对保险公司划算,对用户当然不划算了。而且,虽然现在都用到第三套生命表了,但真正对应第三套生命表的产品估计还得过几年,现在也就刚刚开始实施应用。相比之下,香港的生命表倒是一直挺长的——就是也也没咋改过。

3、香港保险里的重疾定价因此一直挺低的,尤其是附加的分红设计也堪称经典。国内的产品勉强做到价格匹配是OK的。但分红设计就没那么细腻了。

4、但国内在轻症和保费豁免上都比较有经验。毕竟市场大,多找点健康体。网络渠道也好,在网上靠口碑卖一卖,差不多能挽回挺大一部分中国保险的良心。

5、另外也是国内的重疾有很多定得比较重。重到很不一定能符合重疾的标准。这也是经常被人诟病的地方。毕竟重疾的理赔纠纷应该是最多的。香港则一半一半,随着行业发展,一些重疾的判定标准比内地低。但也有严格的地方。

总之,港险里,比较杰出的是重疾,分红类也有一些。但是否符合用户需求还需要仔细测算。


程蝉


要问为什么很多人去香港买保险,自然是因为香港保险产品的优势比咱们国内要大喽。而且香港的保险制度非常健全,这是咱们内地的保险确实有差距的地方。但是去香港买保险这个事情,并不适合所有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先说优点: 香港保险产品和国内的保险产品如果比较起来的话,确实要性价比高的多。同样的费用买保险,香港保险的保额,保障范围,是要比内地的产品高不少的。而且,香港保险的体检年龄要求,体检保额的限制要求,都要比咱们国内要有优势。这对很多想要选择保险产品的客户来说,确实是不小的吸引。还有一点就是,买香港保险产品是不能用人民币的,而是用美元或者港币,赔付的也是给美元和港币。在全民理财意识越来越强的大前提下,大家也很乐意通过货币利差来让自己的财富保值。

再说缺点:香港保险在咱们国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并不是说香港保险是违法的,而是说在被保险人和保险公司发生利益纠纷的情况下,国内的法律是不予接受处理的,客户只能去香港请律师和保险公司打官司,这对咱们广大老百姓来讲,就太复杂了(香港律师不便宜哟~)。再有就是香港保险公司并不是所有国内医院的诊断报告都认的,他们在国内有指定的医院对接业务,只有在这些指定医院确诊的疾病才可以得到香港保险公司的认可和赔偿,这对咱们老百姓来说也一样复杂了些。

所以买保险,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适合自己的公司,千万不要盲从,要么到时候麻烦的是自己。有写的不好,写的不对写的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大家指点,补充,谢谢!


我曾因你动情1985


香港的保险产品相对于大陆还是有蛮大的优势的。

1.香港的人均寿命比大陆这边长,所以在保障性保险这块,香港保险的费率比大陆这边的低。

2.香港的投资环境比大陆这边好,可以做全球投资,而国内就只能做国内的资产投资,所以香港保险的保单分红也比大陆这边的好

3.其实之前很多人去香港买保险就是为了做资产转移,把国内的钱转移到国外,怕因为各种原因被清算。当然现在这个渠道已经被政府堵死了。


香港保单有他的优势,可以适用于部分高净值人群。

因为他有他的短板,普遍老百姓就不必要去折腾了。

这里就不阐述了。


华夏保险小钟


个人觉得,这些情况可能是“人云亦云”…在国内,走在世界百强的保险公司不少,多数时候也许就是“感觉”上的原因,任何一个选择购买保险的真正原因都是觉得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或是解决一些未知的“麻烦”,但在购买后因为诸多因素,例如险种搭配不适合等,明明购买的是分红型却当做“万能型”,在发生意外和疾病的时候就想到获得理赔,但其购买保险本身根本就不在理赔范围内,以至于发生情况后排斥保险,觉得自己“被骗”…从而去选择“感觉”中的保险…我认识一个人,还去购买了日本人的保险,真不敢想象,一旦发生理赔他会面临什么…所以,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清楚购买的保险真正“保什么”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