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异说战国(一)——长平之战秦国胜利的必然性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最著名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最重要的意义不是那个令人恐惧的死亡人数,而是标志着秦国横扫六合的结局成为必然。


战争双方:秦国、赵国。

战争结局:秦国惨胜,赵国几乎亡国。

双方统帅:白起、廉颇、赵括。

战争时间: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

战争地点:长平。

异说战国(一)——长平之战秦国胜利的必然性

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秦昭王时代,由于经历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的执政,秦国不仅版图极大的扩张了,而且综合国力已经冠绝天下。而秦昭王时代白起的横空出世,更是让综合国力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战争红利。在长平之战前,经历了秦国和魏国韩国的伊阙之战,这两个国家已经被打残了。通过攻楚之战,不仅占领了楚国大片土地,更是将楚国的都城都打了下来。接下来的攻魏之战,又打下了魏国大片的土地。恰巧在这一时期,秦国还参与了燕国发起的合纵攻齐之战。西方的义渠也被降服,天下能跟秦国掰手腕的就只剩下了赵国。赵国的综合实力是不如秦国的,但是经历了赵主父的改革,其军事实力并不比秦国差,赵国晚期还能对北方的匈奴人有着足够的震慑力,还能在李牧的带领下连续狙击了王翦的攻势,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所以秦赵这一战是不可避免的。

秦国的优势是强大的综合国力,给于了昭王发动国战的底气,而商鞅设立的军功制度得意彻底的落实,让秦国的士兵渴望着战争,更何况他们还是在他们的武安君带领下。天时地利人和,秦国占了两项,而地理,对白起来说,确实不是事,他本来就不是一个追求正面硬悍打对攻的人(他的军事思想在他之前指挥的几次战役中已经很好理解了,他追求的不是击败敌人夺城池再进行防御这样的全线推进战术,而是追求最大程度的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的歼灭战术)。

赵国的优势是在于长平离赵国的核心地带不远,补给线比秦国短的多,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这是一个对战争起决定性因素的问题,因为那时候的交通条件相当糟糕。劳师远征,后方运送补给的民夫就得是数倍于士兵的量才能够满足战争的需要。之前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中秦国就是败在这一点上,所以他们一样有底气,况且他们一样坚信着他们的廉颇将军必然会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异说战国(一)——长平之战秦国胜利的必然性

长平之战秦赵进军图(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于是战争爆发,双方领军人物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他们的军事能力也注定了在这场秦国不占地利的战争是无法短时间解决战斗,于是这场战争由一场局部战争演变成了拉锯战再又变成了添油战双方在长平战场投入了上百万的军队,后勤补给的部队更是远超这个数字,但令出乎赵国意料的是秦国组织大量民夫疏通河道,让秦国能通过水路运输粮食,而赵国由于放弃了野战补给线则暴露在了秦国的兵锋之下,最后赵军的补给反而不如秦国了。而据史书记载,在战争晚期,昭王亲自到达河内郡,加封他们的爵位一级,并且征调了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集中到长平战场,阻截赵军的补给线。赵军断粮了,选择突围,对白起而言,战机来了。最终赵军惨败,继而将下令将俘虏的赵军坑杀,只放了240个年纪小的赵军回国。

异说战国(一)——长平之战秦国胜利的必然性

考古发现的被坑杀者遗骸(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个人对这场战争的理解,是秦国胜在了综合国力上,这场延续了近三年的战争,秦赵双方国内的经济也都被打垮了。赵王最后的换帅之举根本原因也在于赵国拖不起了,换谁都知道廉颇败多赢少,仅仅只是局部的小败,整个战局还是未显败迹的。但是赵王却为了出击而选择换赵括领军而弃用廉颇,无非是廉颇知道连续的局部失利已经已经影响到赵军士气了,野战必败,所以他不愿出击。范睢的离间计给了昭王完美的借口,和坚定这个选择的理由。所以赵国的输掉了长平之战,说到底就是输在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不足,他们以为以坚守策略磨掉秦军的锐气,秦军就会退去。这个不对等的战略布局注定赵国会在接下来这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失败,败在他们的综合国力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