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慢性胃炎難收效,原來全因忽略它

臨床上總有患者拿著胃鏡報告問,為什麼胃鏡檢查沒什麼,但是症狀重,總也不能獲得好的效果。說到這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整個消化系統十分複雜。從口腔開始,⑴咀嚼時唾液與食物的混合,唾液澱粉酶對澱粉類食物的分解。⑵胃酸與胃蛋白酶對食物的分解。⑶胰液的分泌,促進澱粉的分解與消化。⑷膽汁的排放與脂肪的分解。⑸腸液對食物的分解。⑹胃腸道的動力以及節律性等。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都可以使人患上消化系統疾病。


慢性胃炎難收效,原來全因忽略它

膽囊,位於肝右葉下,主要是儲存膽汁,排洩膽汁。在飲食過程中排放到腸中,促進脂肪分解,是脂類消化吸收的重要因素。所以,膽囊的功能,主要是排出膽汁功能的調整,也是慢性胃炎治療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原因之一。

膽囊的主要功能就是儲存與排洩膽汁。膽囊的功能紊亂包括:

①膽囊收縮比率下降。也就是脂餐後膽囊不收縮或者收縮不完全。一般來說,飯後膽囊收縮可達70%以上。有些患者收縮達不到或者根本就不收縮。造成了飯後的腹脹,並且大便鬆散不成形。
慢性胃炎難收效,原來全因忽略它

②膽囊收縮時間延後。還有一些患者,膽囊也收縮,也可達到50%以上,但是收縮減慢,不能在餐後40分鐘內達到收縮高峰。也會造成餐後脘腹脹滿,大便不成形,由於膽汁沒能及時與食物混合,還有可能造成口苦口乾。

基於此,臨床中許多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慢性胃炎)都與膽囊功能不全有關,膽胃同治,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膽囊功能測定方法:做彩超2個。第一個早上空腹做,測定膽囊長×寬×高(橫徑×矢狀徑×長度),利用橢圓公式,算出膽囊體積。第二個彩超在另外一天,早上吃油煎雞蛋2個,並在第一口吃計算時間,40分鐘做彩超,並計算膽囊體積。即可以得到膽囊收縮比率。如果在50以下,一般就確定為膽囊收縮功能不全。

臨床症狀:食後脘腹脹滿,吃油膩食物時更加明顯。口乾口苦,胃鏡可有淺表性胃炎,潰瘍,非萎縮性胃炎等。大便鬆散不成形,或者乾燥,舌苔黃膩或者白膩,脈象滑或滑數。
慢性胃炎難收效,原來全因忽略它

利膽和胃方:川楝子3克,黃芩10克,焦三仙各10克,蘇梗子各10克,梔子6克,酒大黃6-10克。柴胡10克,茵陳10克,枳殼30克,陳皮10克。水煎服,每日兩次。28劑一個療程。服用2-3個療程,檢查第二個彩超。

我是中醫隨感,如果您喜歡,請關注我,謝謝。

寫於2018年,清明節,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