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所謂的考古為什麼非要挖曹操墓,挖開了又能怎樣?

風離開你


先回答為什麼要發掘曹操墓的問題

為了避免引發到底這個墓是不是曹操墓的爭議,我就按照考古界的一般叫法,稱它為西高穴大墓

西高穴大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安豐鄉西高穴村,對它的考古發掘始於2008年。

為什麼要去挖它?因為它的西邊是一個磚廠,燒磚就要取土,時間久了這座墓就暴露出來,進而多次被盜擾, 不僅墓葬被破壞得非常嚴重,墓中文物也大量流失。

如果不抓緊清理,那麼它只會繼續被盜擾破壞,最後成為一座空墓。

我想,哪怕是心裡再反對考古的人,也不會忍心看著這樣的情況發生吧?

其實,考古工作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非主動發掘”,假如西高穴大墓沒有多次被盜,那麼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考古工作者不會對它進行發掘清理。

所以在2008年12月,當地考古研究所經過國家文物局審批,開始發掘西高穴大墓。

很多不太瞭解考古的朋友會說,怎麼你們老是盯著名人墓呢?發掘它們就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名利吧?

比如在這個問題的其他回答裡,就看到了這樣的疑問。

其實,這恰恰是弄反了順序,誤會了考古工作者。沒有發掘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西高穴大墓的墓主人是誰。發掘以後,才根據種種遺蹟、遺物,推測墓主人可能是曹操。這個順序要先理清楚了。


接下來回答,發掘曹操墓能怎麼樣

這個問題其實不光是針對西高穴大墓了,可以說針對的是整個考古工作。

考古工作的對象是古人留下的遺蹟、遺物,考古發掘和研究,與大多數普通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好像並沒有什麼關聯。所以,有不少人就會覺得,考古沒什麼作用,反而是社會的累贅。甚至有些思維稍微簡單的人會說“美國研究太空,中國研究祖先”之類的話。

那做這些發掘有什麼用呢?

如果從滿足國民的衣食住行這些基本需求來說,它確實沒什麼用。

可是,如果從探索歷史、延續文明、加強文化認同等角度來說,它又有那麼點用處。

我想,不少人家裡都有老相冊,時不時地,一家人聚在一起,會打開相冊觀賞,大家一起回憶家族史。

還有不少人,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回鄉祭祖,在祖先墳墓上,燒幾沓紙錢,供一瓶白酒。

相冊和祖墳,承載著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歷史。看相冊和祭祖的行為,加強了一個家庭或家族的認同感。

同樣的,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歷史和文物也就相當於家庭相冊和祖墳。

有時候,花力氣去解釋文化呀、歷史呀之類的存在意義,真的挺費勁。

就這麼說吧,在吃飽穿暖以後,有人選擇靠著牆根曬太陽,稀裡糊塗睡大覺;但是也有人選擇去找本書讀。

曬太陽的人,會覺得看書沒有意義。


考古軍中馬前卒


(關注 @文蹤旅跡 告訴您一段有味道的歷史)

曹操墓的考古發掘,是一個典型的搶救性發掘案例。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不發掘,那麼這個墓葬就會被盜墓者毀壞得找不到一丁點歷史文化信息了。

2006年,在南水北調工程安陽段的考古發掘緊張進行的時候,有人不斷給考古隊反映,離工地不遠處的一座大型墓葬反覆遭到盜掘。考古人員實地踏勘了位於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這個墓葬,提請有關方面加強安全管理,打擊盜掘古墓葬行為。鑑於墓葬被盜嚴重,如果不搶救性發掘,會遭到更為嚴重的破壞。於是,他們提出了發掘請求。後經有關方面同意後,河南省考古部門對這個墓葬進行了發掘。

在發掘這個墓葬的時候,考古隊發現了兩個比較大的盜洞。一個直徑約兩米的盜洞是西晉時期的,另一個直徑約為一米的盜洞是當代盜洞。

距離曹操入葬西高穴不久的西晉,曹操高陵即被盜掘。盜墓者打碎了墓室內的大量物品,比如石圭、石璧、陶鼎和那些刻有魏武王的石牌等等。

考古發現,這個“甲字形”墓葬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券墓。由墓道、前後室和四個側室構成。斜坡墓道長39.5米,寬 9.8米,最深處距地表約15米。

雖然曹操高陵多次被盜掘,但在考古中還是發現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器物。比如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銘文的8件圭形石牌,對確定墓主人的身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墓葬中還出土了鐵甲、鐵劍、鐵鏃、銅帶鉤、玉珠、水晶珠、瑪瑙珠、石圭、石璧、石枕、陶俑等器物二百多件。

這些東西成為確定墓主身份最為有力的依據。

如果不進行這次發掘,恐怕歷史信息損毀的更快。

發掘之後的曹操高陵成為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2013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項目。


文蹤旅跡


其實不止是曹操墓,凡是名人的墓都有很多人想開挖。原因主要有一下兩個:

1. 好奇心。但是人類都有好奇心,好奇心驅使著人想一探究竟。

2. 個人功利心。名人墓葬開挖的主要負責人為了自己的功利而要建議開挖,開挖後以便自己能夠出名,為自己的名譽添上一筆!後人當談到名人墓葬開挖時便會提到是有誰主持,誰負責,發現了什麼東西?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