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韩世忠为什么不救岳飞,韩世忠最后是怎么死的?

哈哈大笑佛


电视剧中,但凡忠臣蒙冤必然会有人到权贵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张口就是——大人,您救救...

实际上,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出现——如果救得了,早就救了;或者说,压根就不想

对于韩世忠来说,他何曾不想拯救岳飞,只是此刻他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命

就算他为了救岳飞放弃一切,那应该如何放弃?

是带兵灭了宋高宗、秦桧,还是说跑去求情然后和那几个书生一起被砍了

答案就是韩世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如归去的韩世忠,选择了放弃一切

当韩世忠怒气冲冲的“质问”秦桧岳飞的罪名,得到的答复便是那句流传千古的“莫须有”,然后我们的韩将军在瞠目结舌之后,无奈而去

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再是曾经雷震三山、炮炸两狼的韩将军了。当时的“中兴四将”都被罢了兵权,聪明如刘光世、张俊都选择明哲保身,唯有韩世忠能和岳飞一样,是忠君为国的将才,只是此时他无可奈何,也无能为力

纵使有再多的不舍和愤恨,都只能默默的忍受着。早在之前就因为名声在外被秦桧嫉妒的韩世忠,便差点惨遭毒手,是岳飞提醒他多加防范

韩世忠随后选择了作为武将最不能接受的方式——彻底放逐自己。不再过问政事的韩世忠毅然辞官,天天醉生梦死、求佛问道,直至死去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之气,或许仍然存在于韩世忠的心间,只是时局不允许他做什么,为了家庭他没有选择玉碎,这不能怪他,毕竟自己就算一死也是徒劳,为何要搭上更多无辜的生命,何况还是自己的家人

或许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只有梦回黄天荡才能让他安然入眠

手握重兵的岳飞选择杀身成仁,自己又能如何呢?

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岳家军连战连捷,直捣黄龙收复失地是指日可待。而韩世忠部队也在不断的壮大,可就是投降派的怂恿加上高宗的自保心理,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随后收回了包括韩世忠、岳飞、张俊在内三位大将的兵权

群情激愤的军民,大有支持岳飞政变的意思。而且按照当时岳飞的威望,以迎还二帝为旗号,无论是拒绝班师或是直接兵变,都不会有如此下场

纵使迎还宋钦宗,自己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也算是死得其所。可是岳飞选择了一种最决绝的方式——放弃。或许他以为高宗不会杀他,直到他来到风波亭,或许他有过后悔,只是他仍然从容赴死,选择对国家和君王忠诚

韩世忠又能怎样呢?他何尝不是对赵宋王朝忠心耿耿,纵使是圣上无道,他也不能犯下谋逆之罪。所以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抗议——辞官返乡,再不问世事

我想,是岳飞的一举一动,让韩世忠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就算不惜谋反救援岳飞,就能有好结果吗?

如果说,韩世忠准备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兵变以拯救岳飞,共同为抗金事业出一分力,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首先,刘光世是否会站在自己这边还两说,张俊绝对会成为自己的对立面。毕竟作为亲家,早已投靠了秦桧,此时必然会尽力阻击韩世忠

在外患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进行内斗是很危险的,说不定就被金国趁虚而入,那么不用提未来收复失地了,弄不好都得灭国

而且,兵变就可以救得了岳飞吗?按照岳飞的性子,是否会毅然拒绝自己的救援呢?毕竟如果有此心,他根本不必班师回朝的

所以无论从成功几率还是动机上来说,韩世忠都没把握能够成功拯救岳飞,更何况他根本也没有这个想法

岳飞死后,韩世忠曾毅然辞官。而后高宗多次召见,虽仍身居高位,却已是心灰意冷

绍兴二十一年,六十三岁的韩世忠死去,距离其夫人巾帼英雄梁红玉去世已经十六年

黄天荡一役中,梁红玉曾亲自擂鼓以鼓舞士气,而韩世忠也在此战中大败金军

只是这曾经的豪迈,也只能在梦中出现了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韩世忠不是没救岳飞,而是救不了。他也通过岳飞被害事件,领悟到只有隐退才能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最终还是得以善终。

韩世忠与岳飞是并世而立的抗金名将。岳飞比韩世忠小十四岁,也是从卒伍、小校提拔起来,由于屡立大功,十几年的功夫,就位至将相,与韩世忠、张俊位置相当,可以平起平坐了。岳飞资历远不及韩世忠与张俊,但却迅速升迁为与韩、张地位相当的大将,韩世忠和张俊的心里都愤愤不平。

岳飞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很谦虚,很尊重长辈与上司,他经常写信向韩世忠、张俊等人问候,并赠送礼物。平杨幺后,岳飞献给张俊、韩世忠各一只楼船,兵械毕备,韩世忠很高兴,张俊反而更加忌恨岳飞。

韩世忠对与自己有共同的抗金立场和治军风格的岳飞,本来就很钦佩,在岳飞主动采取行动搞好关系的情况下,他也就不计前嫌,他们的深厚情谊也就逐渐结成了。因此,后来出现了在点阅韩家军时,岳飞努力保护韩世忠的情况。韩世忠也不顾自己安危,为岳飞鸣不平。

韩世忠密切注视着岳飞的冤狱。岳飞蒙冤,即将被害,满朝文武慑于高宗、秦桧淫威,一个个钳口结舌,噤若寒蝉,只有韩世忠不顾后果、不计安危,挺身而出,诘问秦桧,想保护岳飞。他愤怒地指责秦桧:“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虽然韩世忠的行动未能挽救岳飞,但充分表现出他对岳飞的一片深情,令人感动。岳飞被杀害后,韩世忠在西子湖畔的飞来峰半山腰建了“翠微亭”,亭的名字是韩世忠根据岳飞写的《池州翠微亭》一诗而命名的,表达了韩世忠对岳飞的情义。


绍兴十一年底,岳飞被杀害,“绍兴和议”签订。韩世忠更是感到心灰意冷,自己虽有心报国,但报国无门。他既被解除了兵权,又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剩下的就只有激流勇退,归隐林泉了。于是“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童奴游西湖以自乐,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云。”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韩世忠从此销声匿迹了。这样,一方面保全了自己及家人的性命,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昔日部下将士们的安危。

绍兴二十一年八月,隐居的韩世忠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麻辣一加一


1140年,金兀术又一次挥师南下,攻占河南,之前曾经有过的和谈基础,至此功亏于篑,广大中原地区再次陷入一片战火之中,并直接波及江南。

不过,这个时候,较南宋初,宋朝的实力大了一些,尤其是一些大将在战火中成长,一些军队在战火中壮大,一些士兵在战火中得到锻炼。所以,兀术虽然在再次横扫宋境,但既打得不是那么力不从心,战绩也没有以前那么骄人,甚至吃了不少败仗,故他对宋朝和谈的态度,也有所软化。可以说,他长驱直入南方,一方面为掳掠财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

南宋军队与金打打停停,有逃跑,有抵抗。但整个过程中,始终有个事并没停止,那就是与金的和谈,宋高宗一路南逃,一直没放弃向金人求和。金人也掌握了宋高宗的软肋,所以始终没放弃侵略,之前的和谈是争取财物,但这次,因为岳飞对金军的威胁,所以还增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求南宋朝廷杀掉岳飞。于是,绍兴十一年除夕夜,岳飞被杀害于大理寺狱中。同时,宋朝以称臣、纳贡、割地等为条件,与金达成和议,战争停止。

南宋中兴四将中,韩世忠是最接近于岳飞的理念的,也是最同情与支持岳飞的,在蔡京、张俊等文臣武将纷纷给岳飞落井下石的时候,韩世忠是替岳飞说了话的。在收兵权的过程中,秦桧开始以岳倒韩,即收买岳飞对付韩世忠,但岳飞非但没有卖友求荣,反而向韩世忠通风报信,说秦桧要收拾他,让他早作打算,救了韩世忠一命。秦桧见此法不行,后来又命韩世忠揭发岳飞,韩世忠也于心不忍,也没有听从秦桧的要求,出来揭发。

而且,秦桧将岳飞下狱的过程中,韩世忠还认为证据不足,向秦桧说不能轻率地抓捕大将,秦桧说有些证据虽不明,但“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听后气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韩世忠在秦桧兴狱一事中的态度,一看即明,他为岳飞是说了话的,也就是说,韩世忠是救过岳飞的,只是能力不足,自身难保,救不下罢了。

与金求和后,将军没有了战场,加上在岳飞冤狱中的经历,韩世忠颇有点心灰意冷。在后来的岁月里,本来就好酒的他,喝酒更凶,又喜欢上了佛、老之学,悠然于世外。1151年,韩世忠因病去世,时年63岁。


帝国的脸谱


岳飞被害时,韩世忠曾质问秦桧:“岳飞犯了何罪?”秦桧说了一句“千古留名”的话――“莫须有吧。”

当时的“中兴四将”都被罢了军权。当然韩世忠也是如此。

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四人中,张俊投靠了亲家秦桧,刘光世打仗就是个长腿将军,在政治方面更是高手,明哲保身。只留下韩世忠还能说几句公道话。但说到带兵解救岳飞,这是他万万做不到的,因为南宋武将的地位本来就低下。带兵的权利被文官制约。再说韩世忠此时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其实,韩世忠抗金名声和决心都比岳飞大,开始秦桧要收拾的是韩世忠。当然,这是宋徽宗赵构和秦桧两个人的主意。起初秦桧还让岳飞和张俊,收罗韩世忠所谓的罪证呢。只是岳飞不肯陷害朋友,提前告诉了韩世忠。韩世忠由此提起了注意。

同时,岳飞得知秦桧拷问韩世忠下属,意图搜罗罪状,还火速派人给韩世忠通风报信,韩世忠马上觐见宋高宗,跪在地上表明忠心,祈求饶命,得到了高宗出面保全。而岳飞则遭到了秦桧、高宗、张俊的同时嫉恨,成为了他们的加害目标。

后来,韩世忠心灰意冷,不问政事,花天酒地,置买良田。就像汉初的萧何一样,“自汚”

保身。史料记载他“蒙赐到田土,并私家所置良田,岁收数万石”。还先后娶了好几房妻妾,到处饮酒作乐,使得高宗觉得他既贪财又好色,对朝廷不会有什么大的威胁。当然,这时他更没有能力去救岳飞了。再者说了,军队也不是他自家的军队。别说韩世忠了,就连岳飞培养的数量很多的“岳家军”又能如何呢?不是都眼睁睁看着岳飞被冤杀吗?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被杀害,韩世忠感到心灰意冷,从此闭门谢客,不问世事,终日带着几个小童喝酒写词。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四日韩世忠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撰文:秉烛读春秋,欢迎点评加关注)


秉烛读春秋


韩世忠当时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谈什么救岳飞。


第一,岳飞被害之时,韩世忠已经被剥夺了兵权。没有足够的能力救。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韩世忠被任命为枢密使,解除兵权。韩世忠深知,有枪就是草头王,没有兵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预感到高宗可能要对自己下手,韩世忠哭着向赵构表明忠心,这才保住性命。韩世忠更明白,杀害岳飞是赵构在幕后主使,他怎么去救岳飞,那什么去救岳飞?搞不好连自己也要搭进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到秦桧迫害岳飞,韩世忠当面诘问秦桧,为岳飞伸张正义。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第二,韩世忠与岳飞的关系,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没有足够的动力救。

两人同为中兴名将,英雄惜英雄是肯定的,彼此互送一些礼物表达敬意也是有的。甚至,韩世忠还把岳飞的前妻找了回来,要送给岳飞。可见两人有些交情。

但是岳飞与韩世忠,自始至终没有共同作战过,没有过命的交情。二人的关系还没有到为彼此抛头颅撒热血的地步。所以事到临头,韩世忠虽然感到“兔死狐悲”,却没有营救岳飞的举动。

岳飞被害之后,绍兴和议,宋金休兵。韩世忠心灰意冷,闭门谢客,口不言兵,以求自保,老部下来访也一概不见,家乡清凉山为名,自号清凉居士,躲在杭州养老,绍兴二十一年病逝,宋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算是得了善终。我想他的心中,也是无限的悲凉吧。


上将嗳福斯


韩世忠和岳飞都是抗金名将,两个人的功劳也在伯仲之间。

当宋金两个国家议和的时候,这些立有大功的武将,就显得格外刺眼了。尤其是在宋朝,武将是皇帝最要堤防的人。

因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从一个比较有威望的武将,经过黄袍加身之后,摇身一变,成了大宋的开国之君的。

宋高宗赵构是很熟悉,他的老祖宗赵匡胤是如何得到的江山的。对于赵构来说武将那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人。

这时候影响力比较大,威望又比较高的韩世忠和岳飞就被赵构给盯上了。

他要拿这些立有大功的人开刀了,所谓狡兔死,猎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韩世忠和岳飞已经把忠尽完了,所以,他们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宋高宗赵构其实想先拿韩世忠开刀的,韩世忠因为有岳飞这个好哥们,他逃过了一劫。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宋高宗赵构想把韩世忠给杀掉,这件事秦桧和张俊是知道的。张俊也是一名武将,他手里也有带兵。

当张俊得知宋高宗赵构要杀韩世忠的时候,他就跑到了岳飞那里,然后告诉岳飞,皇帝要把韩世忠给杀掉呢,等韩世忠一死,我们两人把他的士兵给平分了吧。

岳飞一听这件事,他就急了。

这叫什么屁话,亏你张俊和韩世忠还是儿女亲家,在人家有难的时候,你不帮人家,反倒是落井下石,你这人怎么这样。我岳飞怎么可能和你一起干这种勾当呢。

再说了,国家只是暂时和金国和解了,不一定那一天战事还会爆发呢。我们国家会打仗的就这么几个人,若是把韩世忠给杀了,到时候金军来犯,能打金军的岂不是又少了一个大将。

岳飞不但没答应张俊,反而把宋高宗赵构要陷害韩世忠的事情说给了韩世忠。

韩世忠是个很聪明的家伙,他一听说宋高宗想拿他开刀,那肯定是皇帝嫌弃自己功劳太大了,所以,韩世忠跑到了赵构面前是表忠心,并且交出了所有的兵权。

就这还不算,他还在当时的都城,也就是西湖附近给宋高宗赵构要了一片土地,他打算在这里定居下来来。

韩世忠之所以要在西湖安家,就是因为这里离着赵构比较近,生活在这里他的一举一动都能被宋高宗赵构监视到,也只有这样赵构才会对他放心。

就这样韩世忠终于逃过了一死,可是岳飞就没这么幸运了。

张俊本来是岳飞的老上级,当他给岳飞商议分韩世忠的兵的时候,被岳飞给顶了回来。所以,张俊对岳飞极其的不满。

回到朝中后的张俊,明白秦桧要置岳飞于死地的时候,他就联合秦桧来一起整岳飞了,最后就是在他们两人的谋划之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给杀死的。

今天跪在岳飞前面的铁像,就有这两个罪魁祸首。

当韩世忠知道岳飞被害的时候,他就去找宰相秦桧去理论了。

韩世忠说岳飞赤胆忠心,你为何要杀掉岳飞呢?

秦桧说,岳飞可能是有罪吧。这也就是所谓的莫须有之罪。

秦桧的意思是说韩世忠,你又不是岳飞,你怎么知道岳飞没有谋反的想法呢?

韩世忠还能说什么,他什么也不敢说了。

连岳飞这么功劳大的人都被陷害死了,这不能不引起韩世忠的警觉呀。

所以,从此之后,韩世忠谢绝了所有的门客,也不和之前的老部下来往了。为了免遭迫害,他每天之和自己的妻子交谈。

韩世忠这么个武将在西湖住下来之后,竟然弃武从文了,他读了大量的书,还会写词,他的词写的还很不错,当然没有岳飞写的好了。

不过,韩世忠的结局还是不错的,毕竟他不是别人害死的,而是病死的。

韩世忠虽说活的比岳飞长久一些,但是也是够窝囊的。我觉得他应该挺羡慕岳飞的,毕竟岳飞死后不用受这种鸟气了。


史学达人


 说韩世忠不救岳飞是不准确的。同为中兴名将,韩世忠人品还是比较不错的。岳飞父子被捕下狱时,朝中及岳飞部属没人敢说话。只有韩世忠挺身而出找秦桧质问为何关押岳飞父子。秦桧无言以对,只好糊弄说,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当即斥道,“莫须有”何以服天下?弄得秦桧很没面子。

  有人劝其明哲保身为好,韩世忠则表示:“今吾为已而附合奸贼,死后岂不遭太祖铁杖?”

  捕杀岳飞其实是皇帝赵构的意图,秦桧不过是出面执行者。如果没有皇帝的默许,秦桧岂敢杀大将。

  岳飞之死多由其自己,其实中兴四名将中其他三人最后都算善终。

  韩世忠与岳飞不一样之处在于他只管服从命令,而且与皇帝私人关系不错。他虽然也主张北伐抗金,但以皇帝意图为行止,没有像岳飞那样需要十二道金牌才能召回。更没有在大的政治问题上多嘴,比如立储之类。另外韩世忠在苗刘之变中曾救过赵构的性命,这更是岳飞所不能比。

  韩世忠眼睁睁的看着岳飞父子被处死,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又知北伐无望,遂辞去枢密使一职,终日饮酒消愁。晚年的韩世忠一段时间以武将变文人,自号清凉居士,还喜好释、老。有词《南乡子》传世。

  人有几多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都是梦,为官。宝玉妻儿宿业缠。

  年事已衰残,须鬓苍苍骨髓乾。不道山林多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贤。

  但赵构没忘记他,多次召韩世忠及其家人进宫饮宴,并屡赐其名马、宝剑,后又屡屡进封。绍兴十三年,进封咸安郡王。十七年又改任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

  绍兴二十一年秋,韩世忠病故于临安,享年六十三岁。其死后也备受哀荣,追赠太师、通义郡王。乾道四年,宋孝宗赵昚追封其为蕲王。


赵燕云


很显然,在国难当头之际,韩世忠和岳飞是属于反对议和的一方,如果岳飞有难韩世忠不救,那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但是结果也很让人失望,被秦桧迷了心的皇帝一心想要议和,并且听信了秦桧小人的谗言,所以韩世忠再怎么尽力救岳飞也已经无济于事,秦桧利用自己的在朝廷的地位多次设下陷阱,最后居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害死。



与其说是秦桧害死了岳飞,确切的说应该是皇帝赵构。其实早在秦桧害岳飞之前,赵构和岳飞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矛盾,曾经岳飞多次向赵构建议立他的养子为皇储,但是每一次进言都被骂。后来事情就是金人多次试图消灭南宋,但是因为岳飞的顽强抵抗实在是难以消灭,这才不得不和南宋议和,但是完颜兀术在和秦桧信中坚决要求岳飞一定要死,否则议和不能成功,原话这么说的:“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不久后,两名抗金大将同时也是反对议和的韩世忠,岳飞就被架空了没有了权力,很显然,他们已经成为了议和的阻碍,而这也是赵构一手操办的,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又一次上演,在抗金中立下无数功劳的大将就像是放在火上面烤,而赵构并没有第一个拿岳飞开刀,而是先动了韩世忠。



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赵构先起意要杀韩世忠,但是小道消息灵通的张俊的知道后就跑去找岳飞说等韩世忠死了我们两就把他的军队分了,岳飞一听吓一大跳,首先是自己不知道,其次就是骂了这个张俊亏心不亏心,因为张俊和韩世忠还是亲家,后来岳飞就赶快找人去就救韩世忠,不能看着自己的兄弟倒下,又是和自己一条船上的人,后来韩世忠听说赵构要杀他,于是就换了个离赵构近的地方住,目的就让赵构知道他的一举一动,不至于有别的心思的心思。



表示了忠心之后赵构也就没有为难韩世忠,但是两个总要杀一个才能求和成功啊,于是就开始动岳飞了,就给予了秦桧处置岳飞的权利,更恶心的是张俊小人,仅仅因为上次找岳飞分兵被骂一事怀恨在心,于是就联合秦桧一起去惩治岳飞,后来韩世忠知道了之后也去找秦桧说理,但是已经没用了,后来韩世忠因为太过寒心离开了朝廷,最后病死了,但是至少离开可以过得舒坦一些。



很显然韩世忠是个聪明人,不是张俊那种市侩小人,而且开始岳飞救了他,于情于理韩世忠都会去救岳飞,可惜没有救出来。那么最后说说为什么与其说是秦桧害死的岳飞不如说是赵构呢?因为国家毕竟是皇帝的,没有任何一个奸佞之臣可以在皇帝不允许的情况下“莫须有”的杀人,如果赵构不想为了杀岳飞而去求和,是不会重用秦桧的,所以在君臣矛盾和求和的条件下,赵构成为了岳飞案的幕后人。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近日有网友提问:岳飞被秦桧害死前,作为名将的韩世忠为什么不出手相救,难道有什么隐情吗?另外,韩世忠是怎么死的?是不是也被秦桧害死了?

1、韩世忠人微言轻,无法解救岳飞

以今人的眼光看,韩世忠列中兴四大名将之首,是南宋抗击金军的骨干将领,拥有与岳家军同样出名的韩家军。其实,当年的韩世忠实在是人微言轻,除了有权在监军的指挥下,提着脑袋冲锋陷阵之外,其他的事情上根本没有太多话语权。

武将只不过是皇帝用来斗勇使狠、坐稳位子的马仔,而宋朝真正依仗的是文官,这是由宋朝建国之初的国策决定的。赵宋江山的首位皇帝赵匡胤,有感于前世武将拥兵自重,一言不合就黄袍加身的教训,立国后制定了一系列重文轻武、以文抑武的国策。

在这种国策下,韩世忠再“忠勇”,岳飞再“精忠”,也不过是皇帝时刻小心防备的一枚棋子,真正的贴心小棉袄,还要数身边的那帮文臣甚至太监。所以,面对岳飞即将被害,韩世忠知道自己再努力,也将于事无补。

2、韩世忠知道这是诏狱案子,岳飞铁定要死

《宋史》记载,岳飞被害后,秦桧准备上报案卷,韩世忠气愤地找到秦桧,质问杀死岳飞有什么凭据。秦桧说出了遗臭千年的那句名言:“其事体莫须有。”岳飞和儿子岳云与张宪勾结的事或许有。韩世忠说:“‘或许有’这三个字,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虽然发出如此的质疑,但韩世忠明白,岳飞的是诏狱案子,以秦桧的胆子不敢轻易杀掉一员大将,真正能左右岳飞生命的人只有皇帝。既然是皇帝无视甚至默许让岳飞死,那是谁也救不了的。因此,韩世忠只能选择事后质疑一下而已。

3、韩世忠之死令人叹息

岳飞被害死后,韩世忠在楚州守关10余年,领兵3万,金人不敢入侵。他始终不赞成和议,一直被秦桧压制。后来多次上书指出秦桧误国,秦桧则指使言官弹劾他。最终,韩世忠被罢为醴泉观使,进封福国公。明升暗降,已无实权。

此后,韩世忠闭门谢客,不谈国事,常骑着毛驴、提着酒,在几个女童的陪伴下,纵游于西湖山水间,文官武将很少能见到他。辞职还乡10年里淡泊自如,喜好佛老之学,号清凉居士。绍兴二十一年病死,宋孝宗即位后,追封他为蕲王,谥号忠武。

韩世忠生病自知不行时曾说:“我出身平民,百战得到王公之位,全凭上天保佑,才能死在家里,保全尸首,大家还有必要为我的死悲哀吗?”史载,韩世忠性憨直,岳飞遭冤而死,举朝无人敢说话,只有韩世忠直言触怒了秦桧。

韩世忠因为反对和议,结仇于秦桧,有人劝他小心为妙,韩世忠说:“现在我怕死不敢说话,以后死了,怎么能承受在上天被太祖用铁杖的责罚?”

《宋史》还记载,当时满朝文武多依附秦桧以苟全官位,只有韩世忠见到秦桧,除了作揖打招呼外,一句话也不愿意多说。


指动济南




从历史资料上来看,不能说韩世忠没有救岳飞,韩世忠曾经出面质疑过岳飞的被捕,但无能为力。

在南宋统治集团内部,以韩世忠和岳飞为代表的是抗金派,以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为代表的是投降派。

韩世忠和岳飞曾经打败金兵,把赵构从大海的船上给救回来。在随后的战斗中,韩世忠和岳飞的兵力不断扩大,一度曾经达到北宋的首都汴京。

但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坚持要向金国称臣,给别人当儿子。并且按照宋金和谈的协议,强令前线将领纷纷返回杭州,并且罢免了他们的兵权。因为韩世忠对赵构有救命之恩,赵构把韩世忠升为枢密使,架空了他的权力。



岳飞父子和张宪被捕入狱后,韩世忠曾当面斥责秦桧:岳飞父子何罪,为何将其关押?秦桧答道:情况虽然不是很明了,证据也不充分,但是不需要有。

韩世忠骂道:大宋开国到现在没有杀过功臣。朝廷自有律法,你这样做能让天下人信服吗?

朋友劝韩世忠说:咱们武将职务低,没地位。不可随便得罪秦桧。韩世忠答道:如果今天我和奸贼同流合污,死后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

前边已经讲过了,要杀害岳飞的是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皇帝。


在皇权专制社会中,天下都是皇帝的。天下的臣民也是皇帝的奴才,自然是想杀就杀,从来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

作为臣子的韩世忠,勉强自保还是可以的。如果拼死相救岳飞,就算把自己的命搭上,也是徒劳无功。



应该说在南宋初期,封闭的北宋管理制度被打破了,当时还是涌现出了不少卓越的军事将领,他们联手把金兵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力保南宋半壁江山。

但是宋高宗赵构却打起了小算盘,害怕这些武将拥兵自重,篡权夺位,又和秦桧密谋,夺取了他们的兵权。

韩世忠在岳飞父子被杀后,对南宋朝廷敢怒不敢言。愤然辞去了枢密使的职务,回到自己的家中。

和抗金将领宗泽一样,终日饮酒浇愁,写些诗文,以抒发自己的胸怀。

作为赵构的救命恩人,赵构还多次请韩世忠到宫中来吃饭。

后来还曾经册封,韩世忠为潭国公,三镇节度使。

公元1151年秋,韩世忠病死,时年63岁。吃货被追封为太师,通义郡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