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岳飞和韩世忠相比,谁的官职更高?

一德格天1


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有宋一代,在中央,宋代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相权的举措,例如,在大唐三省六部基础之上,再将相权一分为三,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参知政事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使掌管财政,这在中央就完成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了。



在地方上,为了防止五代旧事的再次发生,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订“强干弱枝”之法——即为抽调地方上的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派遣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地方赋税大部分收归中央。

北宋末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出生在西北边陲的贫寒子弟的韩世忠有一腔勇力,为了改善生活积极报名参军后,凭借着与西夏人多次作战,拿回了许多血淋淋的战功——破西夏军关、俘杀西夏守将、阵斩西夏监军,很快,已经从普通士兵晋升为下级军官——副尉,不久在大宋南方又爆发了《水浒传》中浓墨重彩的方腊起义,作为一员偏将的韩世忠再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大放光彩,所当者立破,斩首无算,述功升为中级军官——军正,此时已经可以统率几千人了。


不久又因天下大乱——靖康之耻,韩世忠率领所部阻击金军有功,擢为“嘉州防御使”这个时候的韩世忠,已然是一个高级武官了,但是韩世忠是一个有眼光的男人,他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了一轮风险投资——率军队“劝”日后的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做皇帝,实乃从龙之功,韩世忠遂升为光州观察使。

韩世忠一生最大的机遇是在建炎三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苗刘兵变。将领苗傅、刘正彦二人不满赵构放纵属下骚扰民间,胁迫赵构传位于三岁的皇太子赵旉,关键时刻,韩世忠在张俊领导下及时赶到立下了不世之功,一下子被封为了两镇节度使。

而比韩世忠小13岁的岳飞的经历就相当坎坷了,同样是建炎三年,这个时候韩世忠已经是两镇节度使了,岳飞才刚刚因为战功被封为英州防御使,等到绍兴四年,岳飞收复了襄阳,襄阳六郡之战,震惊南宋朝廷,岳飞终于变成一镇节度使了,岳飞继续大发神勇,在绍兴五年,再次击溃了伪齐和金国的联军,举国欢呼,岳飞被擢为两镇节度使,但是这个时候韩世忠已经是三镇节度使了,依然比岳飞高,但距离已经变小了。


前文说道,宋朝最高长官宰相大权是一分为三的,行政、军事、财政,那么我们中国人俗话讲出将入相,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我们来看看,他们有没有做到这宋朝理论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岳飞被赐死时年仅39岁,此时是枢密副使,而韩世忠最后官拜枢密使。

可以想见,要不是岳飞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含冤而亡,迟早有一天,会追上老资格的韩世忠,但历史没有假如,岳飞与韩世忠相比,官职还是韩世忠更高。


夏目历史君


一、岳飞与韩世忠最高职位及成就对比

①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代表词作有《满江红》。

岳飞生前最高职务是枢密副使,加检校少保,进封武昌郡开国公。死后在宋孝宗时被平反,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②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1151年9月15日),字良臣,延安人。

南宋名将、词人,中兴四将之一。代表词作有《临江仙》《南乡子》等。

韩世忠生前最高职务是枢密使,太师,进封咸安郡王。死后追赠太师、通义郡王、蕲王,谥号忠武。

由此可见,两位名将生前明显韩世忠职务比较高,即使是同时期也是韩世忠职务高于岳飞,再加之韩世忠能够幸存下来,最后名誉职务韩世忠太师明显高于岳飞少保,爵位韩世忠咸安郡王也高于岳飞武昌郡开国公。去世后,随着历代皇帝的追封,两位名将最终都被封为王爵,谥号同为“忠武”,但是岳飞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的影响力,要明显高于韩世忠。

二、岳飞不同时期的职务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应召入伍,为刘韐军中“敢战士”一名分队长;当年因为父亲岳和病故,离开刘韐军队,赶回汤阴守孝。

宣和六年(1124年),岳飞又到河东路平定军投戎,被擢为偏校。

靖康元年(1126年),由于金兵南下,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再次投奔武翼大夫刘浩麾下。岳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赵构大元帅府统辖。之后元帅赵构与副元帅宗泽分兵,岳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岳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

靖康二年(1127年),岳飞随军转战曹州,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因功迁武翼郎。之后,岳飞随刘浩部隶属黄潜善。

“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岳飞不顾自己官卑职低,向赵构“上书数千言”,换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建炎元年(1127年),岳飞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第四次从军,投奔招抚使张所;张所留在“帐前使唤”,被破格提拔“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由于岳飞与王彦难以共事,便率部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

建炎元年(1128年),宗泽派岳飞为踏白使,命率领五百骑兵前往侦察;岳飞在汜水关一带击败金军,被宗泽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

宗泽不久含恨离世,杜充继任东京留守,金军再次南侵;岳飞奉命驻守竹芦渡,用疑兵之计打败金军,因功转武功郎。

建炎三年(1129年),岳飞奉东京留守杜充之命,向宋军开封城守城将领张用、王善袭击;结果岳飞以八百人击退张、王部数万人,以功升武经大夫。张、王被打败后,张用成为游寇,后终被岳飞收降;王善率部东流西窜,岳飞随陈淬多次与王善作战,王善最后降金。岳飞因多次战功先后转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

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之前经历了杜充丢弃开封、建康,继而叛逃金事件;岳飞收拢乱军,先后配合韩世忠,伺机恢复建康;之后归属御前右军都统制、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部下。

绍兴元年至三年(1131-1133年),岳飞先后平定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虔州的叛乱,升任神武后军统制;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拨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因功除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

绍兴五年(1135年),赵构命宰相张浚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率领约五万人马前往镇压洞庭湖地区钟相、杨么等农民军;事后岳飞以平杨么之功加检校少保,进封武昌郡开国公,后又升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

绍兴十一年(1141年),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岳飞为枢密副使;不久岳飞被罢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的闲职。之后就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于大理寺狱中。

宋孝宗赵昚时,岳飞冤狱被平反,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赵扩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赵昀时,改谥号“忠武”。

三、韩世忠不同时期的职务

崇宁五年(1106年),韩世忠参军,因作战勇敢就由士卒升为小队长。

建炎三年(1129年),韩世忠因解救赵构功劳最大,从此成了赵构的亲信,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不久金兵南下,建康被攻破,韩世忠被任命为浙西制置使,防守镇江。

绍兴四年(1134年),韩世忠任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驻扎镇江。

绍兴九年(1139年),高宗赵构授韩世忠为少师。

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撕毁盟约,大肆南侵,韩世忠因抗击金兵有功被拜为太保兼河南、河北诸路讨使,封爵英国公。

绍兴十一年(1141年),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韩世忠为枢密使。自岳飞被处死后,韩世忠便辞去枢密使的官职,终日借酒消愁。

绍兴十二年(1142年),改封潭国公;次年,进封咸安郡王。

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任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被拜为太师,同年病故于临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

宋孝宗赵昚时,追封韩世忠为蕲王,谥号“忠武”;宋宁宗赵扩时,下令在镇江府为韩世忠立庙纪念。


安定郡小书生


在岳飞冤狱之前,韩世忠的官衔比岳飞大,但岳飞的实权更大。

宋朝的武将主要分寄禄的官衔和差遣的实权。官衔主要是工资待遇,真正的实权是差遣。

岳飞最后的官衔主要是:少保(正一品),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太尉(正二品),两镇节度使(清远军节度使,后改崇信、镇宁军两镇节度使)。

岳飞的差遣是:枢密副使(正二品),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兼河南府路陕西河东河北路招讨使。

岳飞的岳家军兵力有10万人。

韩世忠的官衔:太保,封英国公,镇南、宁国、武安军三镇节度使。

韩世忠的差遣是:枢密使,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

韩世忠的韩家军实际兵力只有3万人,最高时不足5万。

宋朝的节度使,主要是个荣誉职称,有华丽的旌旗,旌旗直行号称不倒,如果城门比节度使的旗子低,宁可拆城门,也不让节度使的旌旗倒。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其实,岳飞直到死,从官职上来说,都位居在韩世忠之下,甚至在中兴四将中,他的官职也始终派在最末尾。张俊和刘光世这两位就不用多说,韩世忠在宋徽执政早期时,就已经开始参军,等到靖康之变时,他已经位列大宋中级将领的行列,相当于是我们现在的团级军官。

等到靖康之变后,赵构在河北相州成立康王帅府,很多将领都相继带兵过来报道,当时王渊、张俊、韩世忠、刘光世、杨沂中、田师中、苗傅等人,都在这些人里面。这几个人,在南宋后来的军界,都是非常牛逼的人物。

可以说,当时的康王帅府,已经是群星汇集。而在这群人当中,还有一个日后的超级巨星,他的名字叫岳飞。只是,现在的岳飞身份实在太低,根本就没有资格轮到他说话。关键是,岳飞在康王帅府呆了很短时间,就因为越级言事,被他的上司直接开除。

虽然后来岳飞的孙子,把此时的岳飞说得是如何如何牛,吹得是神乎其神。在事实上,当时的岳飞,恐怕也就是83版《射雕》中的星爷,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岳飞在被赶出康王大营后,才遇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也才真正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官。



岳飞的这个贵人,叫做张所。如果说星爷一生最重要的贵人是贤哥的话,那岳飞一生最重要的贵人,就是这位张所。张所对岳飞有多重要呢?我们只需要知道,后来岳飞发达后,有一次立下大功,赵构便要给岳飞的儿子封赏个大官,但岳飞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张所的儿子,由此也可见在岳飞心中,张所的分量有多重。

当时,在张所的重点培养下,岳飞才真正开始崭露头角,随后被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等到三年后,岳飞也才总算勉强踏入团级军官的行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三年后,在防守长江防线时,岳飞也只是陈淬手下17个将领之一。

陈淬是什么人?在历史上,陈淬也就是军官甲、军官乙的角色,他麾下的士兵,总共加起来也才2万多人。岳飞只是陈淬手下17个将领之一,岳飞当时的江湖地位有多高,我们可以想象。更主要的是,当时与岳飞17个同级别的将领,都是标准跑龙套的历史人物。因为这17个人,只有少数几个人,留下了名字;大多数人,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来。



此时,韩世忠早已是独当一面的佣兵大佬,他在半年前因为领衔平定苗傅、刘正彦叛乱,被赵构纳为亲信,并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正式成为军区司令级别的长官。其后,就在岳飞跟随陈淬防守长江时,韩世忠又用八千军队,将金兀术的十万兵马困于黄天荡,战四十八天,歼敌万余。这一战后,韩世忠名扬天下。此时的韩世忠,在南宋所有将领中的名声和地位,已经可以排得上前三名。

而岳飞呢?因为他上司陈淬战死,他不得不跟随杜充狼狈逃到建康驻守,而随后杜充又舍弃建康,逃往江苏真州,不久便降金。岳飞只好带着不愿意投降的残军在江苏北部一带打游击战。直到第二年正月,因无锡宜兴县的县令邀请岳飞来宜兴驻守,岳飞这才有快稳定的根据地。

随后,在金兀术大军撤退到常州时,岳飞趁机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四战四捷,擒女真万户少主孛堇等十一人。这常常州伏击战后,岳飞终于首次得到朝廷的诏令,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从左翼进击金军,伺机恢复建康。



此后1年时间里,岳飞先后被指派为韩世忠和张俊的手下,跟随他们俩剿匪平叛,在这个过程中,岳飞和他的军队所表现出来的忠诚、纪律和战斗力都是第一流的。换句话说,岳飞手上的这几千军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规军,但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比正规军还象正规军。

所以,各级官员向上汇报工作时,会没完没的夸岳家军,老百姓口耳相传的口碑,也会没完没了的夸岳家军。时间久了,这些声音也就传到赵构耳朵里,于是赵构就亲自在岳飞的军职和他的军队前面,加上了御前二字。换而言之,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货真价实的中央军。

这一年,岳飞28岁。虽然当时的他依然只是一个团级军官,但是,谁也会知道,岳飞的前途不可限量。因为,一个杂牌军,没有被中央军改编,就能得到中央军的番号,那还了得?这本身意味着,皇帝是把你当成嫡系重点培养了,而且还是计划让他独当一面的。

此后不久,赵构就开始重点培养岳飞,于是就把更多的平寇任务交给他,还先后把牛皋、董先、李道等人的军队都划归到岳飞军统领,等到岳飞30岁那年时,他因为平定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的叛乱,被赵构提拔为神武后军统制。此时的岳飞,终于踏入了军级长官的行列。



一年后,岳飞成功平定洞庭湖杨幺的叛乱,被赵构加检校少保,进封武昌郡开国公,后又升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此时的岳飞,才终于能与张俊、韩世忠相提并论,成为军区司令级别长官。

后来,岳飞和张俊、韩世忠关系一直比较紧张,就是因为张俊、韩世忠见到岳飞,多少有些羞与樊哙为伍的感觉。因为,在他们俩早已是军区司令时,岳飞还只是个团级军官,结果仅仅过去不到四年,岳飞就在赵构的提拔下,已然能够和他俩相提并论,他们自然是一肚子的不高兴。

当然,也正因为岳飞的快速崛起,主要是靠赵构的破格提拔,所以岳飞不论怎么成长,也会遇到一个天花板,那就是他绝不可能真正超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和吴氏兄弟的。因为皇帝在培养他的过程中,会让这几个人,势力一直均衡发展。

后来,这几个军方大佬的势力一直比较均衡,绝不是因为他们能力相若,而是因为政府有意设计出来的。说得具体点,在扩编军队的过程中,皇帝看到某个将领势力扩张的差不多了,就会把扩张的机会留给别人。

甚至当皇帝看到,既有的几个将领,势力有点太大时,就会再培养新人。从某种意义上,赵构当初大力培养岳飞,就是为牵制刘光世、张俊和韩世忠等人的。因为有类似的限制,所以人们不论怎么吹岳飞,岳飞也无法超越张俊、韩世忠和吴氏兄弟,至少他们的地位是相若的,而且岳飞的官职,也一直都低于张俊和韩世忠。


我是赵帅锅


论战力、战绩、战功,当然是岳飞更胜一筹。论资历、官职、级别,则是韩世忠压过岳飞。

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岳飞,被誉为“中兴四将”,岳飞之所以排名末位,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最年轻、出道最晚、资历最浅。

韩世忠出生于1090年,18岁就应募当兵,曾参与征战西夏,屡立战功,后来又随军镇压方腊起义,他英勇善战,在浙江青溪县帮源洞亲手擒获方腊。北宋末和南宋初年,韩世忠在河北一带积极抗金,但始终没有和赵构搭上线,所以官职不高,统率兵马不多。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苗刘兵变”发生,宋高宗赵构被迫退位,韩世忠响应号召,率兵参与镇压兵变,成功解救宋高宗赵构,并帮他复位,可谓立下卓著功勋,因此受到赵构重用,被提拔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已是正二品高官,军队最高级的将领之一。

岳飞出生于1103年,比韩世忠小13岁,韩世忠官拜节度使的同一年,岳飞也已经崭露头角,因多次战功转武略、武德大夫,只不过是一个正七品的将领,跟韩世忠有天壤之别。

但岳飞毕竟是军事天才,虽然起步晚,但晋升速度飞快,随着在抗金和镇压农民起义中的抢眼表现,岳飞不断加官进爵。1134年,年仅32岁的岳飞官拜清远军节度使,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在官阶上已经与韩世忠、张俊等资深将帅并驾齐驱。

绍兴十一年(1141年),朝廷收三大将兵权,三大将被免去军职。韩世忠、张俊、岳飞都是节度使,但韩世忠、张俊年纪大、资历老,被任命为枢密使,岳飞因为年轻、资历浅,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此时韩世忠的官职高于岳飞,但两人都没有实权。

应该说,在南宋建炎、绍兴年间,韩世忠的官职、资历和地位始终高于同时期的岳飞,但如果论军事才能和抗金战绩,岳飞无疑更胜一筹。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宋朝的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这四个人,名气最大的肯定是岳飞,但是这四个人中官职最小的也是岳飞。不论是同时期相比或者是几个人当过的最高官阶相比,岳飞都是没有其他几个人官大的。张俊直接做到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韩世忠那也是相当厉害的,三镇节度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元帅。岳飞呢,最高也就是两镇节度使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将。比张俊肯定比不了,比韩世忠也是比不了的。

岳飞和韩世忠都是贫民出生,都是应募参军的,都是从一个小兵开始做起的,所以他们两个人还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但是毕竟韩世忠比岳飞大了很多,也比岳飞早差不多15年入伍。军资上岳飞就不如韩世忠,而且毕竟岳飞死的时候只有39岁,如果像其他几个人能够寿终正寝的话,那估计能够达到韩世忠的位置。

但是韩世忠的军事才能确实也很厉害,在抗击西夏,金兵,后来又保护赵构登基都是立下了功劳,所以韩世忠升官也快。加上自己的老婆梁红玉那也是巾帼英雄,击鼓退金步的人物。

当岳飞步入大宋军官之列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韩世忠已经是抗击西夏,平定方腊的大将了,宋钦宗的时候已经是嘉州防御使了,赵构当上皇帝之后又升为光州观察使,但是看看这个时候的岳飞呢直到建炎三年才被封为英州剌史,什么官就相当于一个少校而已。

韩世忠也是一直在赵构身边,特别是在苗刘之乱的时候,韩世忠立下了不世之功,一下子被封为了两镇节度使,已经是大将军了,这个是岳飞还是一个刺史,一个少校而已。这个差距是不是太大了。

不过后来岳飞在抗击金兵的过程中,战功也是非常多,升官也是相当快,后来又是镇压起义,击溃悍匪等等功绩,后来岳飞收复了襄阳,岳家军就在此立足了成为了岳家军的大本营,岳飞也这个时候也是一镇节度使了,绍兴五年,南宋取得了立国以来最大的胜利,击溃了伪齐和金国的联军,这个时候岳飞被提为了两镇节度使,但是这个时候韩世忠也是三镇节度使了。还是比岳飞高。

一直到绍兴十年也就是1140年,岳飞被赵构和秦桧的十二道金牌召回,这个时候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成为了历史的罪人正在了秦桧一边,岳飞被害入狱,到1142年岳飞被害,还有岳飞的儿子岳云,部将张宪等等都被杀害。


中国历史研究所


.

韩世忠入伍之初是“敢勇”,大约相当于“效用”(不需要刺字的高级士兵),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因在西夏前线立功,得到第一个官职“进勇副尉”(小使臣之一,无品),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因只身深入俘获方腊,本可获得高封,却被上司辛企宗冒功,最终因为其他高级将领杨惟中等打抱不平,才提升为承节郎(从八品),第二年升武节郎(从七品),转武节大夫(正七品),在北宋覆灭时,已升至左武大夫、军统制、团练使(以左武大夫论官阶,为正六品)。

入南宋后他一下就被提拔为定国军承宣使(正四品,时在宋高宗建炎二年,即公元1128年),翌年因为平定苗、刘之乱立下头功,封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检校少保已是当时前线武官所能加的虚衔中最高,虽无固定品级,但已可穿象征高官的三品以上服色。此后他又被提升为.路宣抚使,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加开府仪同三司,五年升为少保(三孤,从一品),九年升为太保(三公,正一品),并获得英国公爵位和招讨使职位。绍兴十一年四月作为收回兵权的交换加枢密使(宋代名义上最高军事发令机构的主官,一般由文人担任),六个月后罢官“奉祠”(宋代特有的“半退”形式),绍兴十三年晋封太师(三公之首)、咸安郡王(宋代异姓生前所能获得的最高封爵),这也是他生前官爵的顶点。

岳飞宣和四年冬以特刺效用(需要刺字的高级士兵,比效用低一级)入伍(此时韩世忠已经是正六品的一路将领),入南宋后他获得的第一个官职是承信郎(小使臣之一,无品,为小使臣53阶倒数第二级,比韩世忠的第一个官职进勇副尉还低两级),但不久就因为越级言事弄丢了。

此后他被张所赏识,从“借补修武郎”(这个已经没法论等级了……)得到武经郎(从七品)职位,此后他先后隶属王彦、宗泽、杜充,虽以统制官自成一队,但代表官阶的“寄禄官”一直没有机会提升。直到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才因为讨伐流窜溃兵的功劳“授真刺史“(从五品),而此前一年韩世忠已经晋封检校太保、节度使,成为如假包换的一路统帅了。

建炎四年他被张俊保举,任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然而品级实际上并没有提升(武功大夫才正七品),只是实际职任提升,算是一路统帅了。

就在这一年,宋高宗将自己嫡系部队御前五军改编为神武军,韩世忠和张俊为神武左、右军都统制,不仅都独领一军而且职位比一般的军主官“统制”高,当时岳飞不在神武序列,只是后来神武右副军统制颜孝恭调走,才由岳飞替补,不久神武副军统治辛企宗(哈哈)被撤职,岳飞的右副军“小吃大”成为神武副军,他也由统制成为都统制,职任算是和韩世忠追平,但官阶就差远了——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闰六月,岳飞才提拔三级成为中卫大夫,寄禄官等级是正五品。

绍兴三年九月神武军改革,统编为前后左中右五军,其中韩世忠为左军,岳飞为后军,但宋高宗特意将岳飞的“差遣官”降为统制,以平息资深的韩世忠等人之不满(他和张俊、刘光世仍然是都统制)。

绍兴五年改神武军为行营护军,其中韩世忠为前护军,岳飞为后护军,差遣官已经平起平坐,军力甚至岳飞更强(岳飞部辖12军,统制22,统领5,正副准备将252,编制84将,约10万人;韩世忠部不设军,辖统制11,统领13,正副准备将189,编制63将,兵力约8万),但官阶仍然是韩高岳低。

绍兴七年,岳飞加封太尉,这是他首次在官阶上超越韩世忠,但很快因为和张浚不合赌气回家守墓,绍兴九年起复后为开府仪同三司,十年加少保,又落到了韩世忠之后(韩绍兴三年开府,五年为少保,九年为太保)。

绍兴十一年四月“三大将入枢密”的变相夺兵权,韩世忠、张俊都加枢密使,而岳飞却加枢密副使,这表明直到此时宋高宗仍然认为岳飞资历太浅,不能和韩平起平坐,“差遣官”无所谓,但体现品级的寄禄官和朝官就不能乱来。因为这年除夕他就被迫害致死,因此他生前官职到此为止,既没有超越他此前得而复失的太尉,也没能像韩世忠那样获得封爵。

宋宁宗嘉定四年,为北伐需要,加封岳飞鄂王以激励众将,而此前若干年,同样为了抗金需要,韩世忠也被追封为蘄王。韩世忠被追封具体年份不可考,但确信是在宋孝宗年间——宋孝宗传位养子宋光宗,而宋宁宗是宋光宗的次子。

简单说,韩世忠在军中起家远早于岳飞(差不多隔了半代),除了岳飞封“太尉”的极短年份,绝大多数时候韩世忠官阶都高于岳飞至少一级,且韩世忠生前获得公爵、郡王封爵,而岳飞至死都没有封爵。两人死后追封都是王爵,地位相等,但韩世忠获得王爵(一字王爵,此前只有王安石、张俊两位异姓功臣死后获得此追封)追封也要早岳飞很多年——不过这未必是南宋后来的皇帝厚此薄彼,而是次序问题:韩世忠追封王爵的时候,岳飞应该刚刚获得平反。


李厚何


靖康二年(1127年),由北方壮大起来的金国呼啦啦南下,将北宋首都开封洗劫一空。随后,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河南商丘的应天府登基,建立了南宋政权。赵构刚一即位就过上了流离颠沛、苦不堪言的日子。在金兵的追杀下,赵构一路南逃,渡过淮河和长江,最后在今浙江杭州的临安稳定下来,稍微喘了一口气,这就是被历史称为“建炎南渡”的事件。

两年日子,对赵构而言,算不上顺风水水、得心应手。1129年,完颜宗弼再次率领金兵向南追杀,临安被洗劫。在劫难逃,逃也无处,宋高宗赵构仓皇之中逃到海上躲避。

而就在金兵准备班师回朝的时候,宋将韩世忠冲杀出来。哀兵必胜,韩世忠和金兵经过“黄天荡之战”,已经萎靡的南宋军队取得了绝对胜利。

金兵匆忙向北,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岳飞率军阻击,金兵大败。

韩世忠和岳飞让筋骨松软、不堪一击的南宋提振了精气神。从此,金兵不再贸然南下。而韩世忠、岳飞也成为了抗金的著名将领。

那么,岳飞和韩世忠相比,谁的官职更高呢?

岳飞、韩世忠,以及张俊、刘光世四人并称为“中兴四将”。其中,岳飞位列四人之首。无论在是抗金战斗中所建立的功勋,还是在后人心目中知名度,岳飞都在高处,称得上是无可争议的南宋第一号将领。岳飞似乎应该是“中兴四将”中官职最高的,我们有必要说说他的职务。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今天的河南汤阴一带)。和很多著名人物的出生一样,岳飞来到人世时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他出生时“有大禽若鹄,自东南来,飞鸣于寝室之上”。因此,岳飞的表字便被取为“鹏举”。据《金佗稡编》记载:“先臣少负气节,沉厚寡言,性刚直,意所欲言,不避祸福。天资敏悟强记,书传无所不读,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或达旦不寐。”

虽然出身微寒,但岳飞从小就十分懂事,性格刚直,处事果敢,又聪颖过人、记忆力超群。他喜好读书,涉猎广泛,可谓博览群书。尤其是他喜爱《左传》和孙子、吴起的兵法,他常常是秉烛夜读,彻夜不眠而且能够深刻领会其中的要旨精髓。

慢慢长大后,岳飞勤练箭发,精益求精,所以“能左右射,随发辄中。”在对岳家军的训练中,岳飞言传身教,带出了许多的善射之士。

一个人能不能干成大事,关键看这个人有没有干成大事的能力和干成大事的环境。岳飞天生神勇无敌,力大无比,加上后天的努力,一个文武全才的英雄就等着建功立业了。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初次从军,就带领两百骑兵,对叛军的首领先引诱、后设伏,生擒而回。靖康二年(1127年)是抗金的战争的关键节点,赵构刚一登基就图谋南逃。岳飞虽然官职低微,但他毅然上书:“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那时候,朝廷意见相左。朝中主降派意见成为主流,岳飞因为“小臣越职,非所宜言”而被革职。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抗金前线,岳飞的神勇之气得到了招抚使张所的赏识。自此,他开始有了话语权,逐步成为抗击金兵的主力。

完颜宗弼率金兵大举攻宋,高宗南逃。金兵北上,岳飞收复失地,阻断了完颜宗弼的后路,将他赶回北方。宜将剩勇追穷寇,此后岳飞又数次北伐,一度收复了古都洛阳。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秦桧百般构陷,岳飞最终冤死狱中。临终前,岳飞的最高官职是枢密副使。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副使则是其中的二把手。所以,这一官职相当于南宋最高军事长官的副手,官居正二品。同时他还享受了一个正一品的太保荣誉称号。

宋哲宗元祐四年(1090年),韩世忠出生在陕西延安的绥德县。和岳飞有着惊人地相似,韩世忠也是天生神力,身强体壮,十八岁从军。在南宋军队中,韩世忠很快展露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和天赋,让当时主管边界军事的童贯很是吃惊。

金兵南下的时候,韩世忠在河北一带坚持抗金。建炎三年(1129年),南宋宫廷发生政变,高宗被逼退位。因为解救高宗并帮他复位,韩世忠得到重用。在黄天荡围困完颜宗弼,取得“大仪镇大捷”之后,韩世忠最终被封为枢密使。

岳飞被秦桧杀害,韩世忠物伤其类,感到抗金无望,辞职归隐。离开了江湖,韩世忠仍然被朝廷加封潭国公、咸安郡王、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有意思的是在他刚刚离开人世的那天,朝廷封他为太师的诏书也同时到达。

由此看来,岳飞虽有盛名,但韩世忠获得的官位还是稍高一些。


文踪旅迹


诚邀,如题。岳飞和韩世忠都是南宋初年的抗金抗金名将,岳飞善陆战,其领导的精锐岳家军足以与金人铁骑匹敌;韩世忠善水战,黄天荡一战击溃金兀术的十万大军。两人同样功高德著,那么问题来了,相比之下二人的官职谁的高一点呢?

作为朝廷大员,不在乎自己的官位那是开玩笑的。

如果论生前的话,韩世忠品级高,韩世忠最高做到枢密使,岳飞是枢密副使。因为韩世忠曾经救过宋高宗的命,属于宋高宗心腹中的心腹,最后就算是宋金合议,主战派的岳飞被杀,同样是主战派的韩世忠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逃过一劫


孝宗继位后,决定北伐中原。于是在高宗的暗许之下,孝宗开始给冤死的主战派平反,第一个当然就是岳飞。


据元人编撰的《宋史》记载,“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岳飞得到官方认可,同时在百姓之间名气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韩世忠却变得默默无闻,二者之差,一目聊之。

那么问题来了,死的壮烈还是苟且偷生,你更认可哪一样呢?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韩世忠比岳飞官大,因为他们俩人是有“时间差”的,两人其实“出身”很像,都是“应募”出身,“应募”出身,说白了就是从“兵”开始干的,但韩世忠出道比岳飞早,韩在1106年就出来当兵了,比岳飞在概早了二十年。所以韩在南宋的官位一直比岳飞高,无论是军阶、军职,还是地方官职,都比岳飞高,他是南宋军队的元老,是岳飞的前辈。

韩世忠北宋后期参加了对西夏的攻歼战、剿灭方腊之战等硬仗,到北宋末年时,已经从普通士兵晋升为高级军官了,宋钦宗时,韩世忠因为血战阻击金军南下之功,已升为“嘉州防御使”(上校),并率所部参加了“劝进”赵构当皇帝的活动,赵构即位当上皇帝后,韩晋升为光州观察使(少将),成为高级军官。

而这时的岳飞,因为刚刚才出道,两人在官场的地位可谓“天渊之别”,南宋建立的时候,岳飞的“阶官”只是“承信郎”,宋代武官有53个等级,承信郎排在倒数第二位,可见当时岳飞在军中地位之低下。直到建炎三年(1129年),岳飞在平定了许多开封附近的“悍匪”后,才获得“英州剌史”的职务,这标志着岳飞正式进入“军官”行列,刺史在宋代跟唐代不一样,不是“地方官”,而是“正式军官”的等级标识,相当于今天的“军衔”。岳飞的英州剌史只表明他的“剌史”身份,他跟英州这个地方是没有关系,他不会去英州上任。

宋代的很多武将不一定可能获得“军官”的身份,很多武将实际上是以“使臣”的身份行使军官的权力,而并不是真正的军官,真正获得军官的身份的,只有以下八个等级:即

剌史(少校)
团练使(中校)
防御使(上校)
观察使(少将)
节度观察留后/承宣使(中将)
节度使(上将)
两镇节度使(大将)
三镇节度使(元帅)

这六个等级的官名在唐代全都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地方官,但在宋代,全都变成了类似于军衔一样的军阶标志了,这六个等级恰好可以依次对比今天的从少校到元帅的军衔序列,获得“剌史”算是真正进入了军官序列,是非常不容易的,有很多武将打了一辈子的仗也混不到这个阶位。不过这时的韩世忠已经因为一直在高宗身边,特别参与平定苗刘之乱,救了高宗一命,韩的军阶已升到了在宋代的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升到的越级军阶,两镇节度使(大将),比岳飞的剌史(少校)高太多,完全不在一个平台上。

但岳飞在南宋的“升官”的速度是惊人,获得剌史(少校)的军阶一年后,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就因为收复了建康(今南京)的大功,被越级提拔为“昌州防御使”,连升两级,同时获得了他人生第一个“实权职位”,“通泰镇抚使”,即他以防御使(上校)的军衔获得了“通州泰州地方警备区司令”的实职,在这之前,岳飞是只有军队,没有地盘,这次是一个“质”的飞跃。但不久因为金军反扑,泰州失守,岳飞实际上又失去了“通泰镇抚使”的职位,只有继续带着部队到处转战。

绍兴元年(1131年),岳飞的官位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因为击溃悍匪李成,宋高宗意识到岳飞部队的战斗力强劲,于是正式将岳家军编入“正规军”,注意,此前岳飞的部队实际上不是南宋的中央正规军序列,而是属于地方的杂牌军。这次整编,南宋朝廷给了岳家军一个正式的番号叫“神武右副军”,岳飞被任命为“神武右副军统制”,相当于获得了兵团司令级的军职,该编制序列名义上的上级就是“神武右军”,注意,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不受管辖,只表示部队的编制级别,神武右军的级别比神武右副军高级一些,因为它的最高指挥官是“都统制”,都统制相当于“集团军总司令”,要到这时,岳飞才勉强可以和韩世忠比一下了,尽管这时的韩世忠的军阶仍然比岳飞高太多,但两人在军队中的实际的军职开始拉近,韩世忠虽然是“两镇节度使”(大将)的军衔,比岳飞的防御使(上校)的军衔要高太多,但韩的实际军职这时就是“神武左军”的都统制,也就是比岳飞这个兵团司令级的军职要高一级的集团军总司令级。

接下来岳飞因为镇压江西的农民起义成功,在吉州剿匪战中岳飞表现卓越,被宋高宗认定为可以和吴玠相比的“将星”,召他到临安相见,然后又破格提拔他为承宣使(中将),并将岳家军的“神武右副军”的编制升级为“神武后军”,任命岳飞为神武后军统制,虽然仍然是“兵团级司令”(统制)的军职,但却可以统帅集团军级别的部队了。这时的岳飞的官位与韩世忠就越来越接近了。同时岳飞再次获得了“地盘”,宋廷将江西交给了岳飞,任命岳飞为江西制置使,这样岳飞不但拥有了高级军职(承宣使——中将),还拥有了高级官职(相当于省部级地方大员的制置使),岳飞开始同时拥有了军队和地盘,这是岳飞在官场地位的转折点。

绍兴四年(1134年),宋廷为收复襄阳,又让岳飞兼任“荆南制置使”,表明只要收复襄阳,可以把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盘都交给他,岳飞最后收复襄阳,把南宋的边防前线推进到河南的南阳、信阳一带,立下比之前都要大得多的功劳,事后岳飞的军阶晋升到了节度使(上将),同时出任荆湖制置使,全面主持湖南、湖北的军政事务。此后襄阳成为岳家军的大本营。而这时的韩世忠则得到了淮东的地盘,以楚州为大本营,而韩的地方官级别比岳飞要高,岳飞是“制置使”(相当于普通的省委书记),而韩世忠是“宣抚使”(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兼任省委书记),制置使和宣抚使虽然职权差不多,但在官场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岳飞要到绍兴七年才升任“宣抚使”,在地方官级别上和韩世忠才相同,但他俩在军衔上一直有差距的,这时的韩世忠是两镇节度使(大将),岳飞只是一镇(上将)。绍兴五年(1135年)南宋军队取得前立国以来的最大的胜利,击溃了伪齐和金军的联合进攻,岳飞被提升为两镇节度使(大将),但韩世忠则成了三镇节度使(元帅),还是比岳飞级别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