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多汗的人能吃中药吗?

林与她


😓为什么不能吃中药?但是中医用药要辩证,不能乱按方子吃,乱吃可能会加重病情。我比较熟悉的就是有些产妇刚生完宝宝会流虚汗,这个处理方法挺简单的。用黄芪煮水,然后用黄芪水煮粥吃,我爱人当时吃了两三天就好了。神奇的黄芪有没有。后来朋友生完小孩也会这样,也这样吃好了。


solongan


可以吃中药。

但是最好先去医院检查明确一下“多汗”的具体原因。毕竟就现代医学而言,“多汗”仅仅只是一个症状,“多汗”的病因不同的话,治疗方法上也是不同的。

  1. 功能性因素:如情绪焦虑紧张、长期失眠烦躁等均可以引起“多汗”症状;

  2. 器质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等很多疾病也可以引起“多汗”的症状。

所以,最好先检查明确一下具体病因,然后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西药治疗为主,或是中药治疗为主,或是中药联合西药一起治疗。

毕竟中药治疗多汗症,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需要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及全身症状辨证分型而治,与现代医学的诊疗思路不同。


如果你先检查,明确了“多汗”的具体原因,那么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再由正规三甲中医院的中医师,根据您的症候特点,辨明阴阳寒热虚实,明确是中医上的“肺卫不固”所致,或是“阴虚火旺”、“湿热内蕴”等原因所致,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中药组方以改善“多汗”,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内分泌糖尿病医生小白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而多汗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比如运动量加大后的多汗,还有一种是病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的出汗中医上称汗证,多汗是汗证的一种,多汗大多是因为体质虚弱导致,用中医辨证治疗服用中药效果是最好了。


中医把多汗列为虚证按症状表现分为三种。

1、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固表。 主方:玉屏风散 如果是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2、 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主方:桂枝汤 用法:汗出多者,加牡蛎、龙骨。 3、 风湿犯表证 证候:汗出,恶风发热,身重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 治法:祛湿解表。 主方:防己黄芪汤 用法:恶心欲呕,加藿香、佩兰、苏叶;身重体痛,加羌活、防风、白芷。 中医上对于多汗症的治疗,是分为不同种类的,因为每个人身体虚弱的原因是不同的,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调理。多汗症是身体虚弱的一个表现,长期以往,必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以上的方剂可以煎汤服用,一天两次一次大概150ml,连服7天也可以做成水蜜丸服用!


S生活小雨滴


导致多汗的原因有很多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有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类型,用中药调理身体当然是可以的,而且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建议可以在当地医院找有丰富经验的老中医,辨明体质和引起多汗的原因,开个方子,或者选用对症的中成药,坚持调理一段时间,然后根据效果来调整。祝身体健康!


用户275838003


出汗是生活上的适应现象。出汗的原因可以是由外界温度升高而引起的,身体通过出汗发散热量调节体温;精神性发汗是由精神兴奋或痛觉刺激等原因所引起;味觉性出汗属于一种生理现象,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后引起的多汗;运动性出汗属于一种生理运动所产生的汗。汗水是我们身体的“空调。”按照中医的说法,夏天就要出汗,出汗是一种有效的排毒方式,如果老憋着不出汗会造成很多人体代谢系统的紊乱。中医治病专门有汉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以解除表邪的治法,又称解表法。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传统中医学将不正常出汗角分别称为自汗、盗汗、战汗、绝汗、头汗、偏汗、冷汗。出汗多常见证候有:

1、太阳表虚:全身汗出,兼有发热恶风,头项涌,鼻塞,苔薄白,脉浮缓。

2、阳明热盛:全身大汗,汗量较多,壮热或潮热,口渴喜冷饮,面赤,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3、暑伤气津:全身汗出,频频不断,兼有烦渴,胸膈痞闷,口渴喜饮,少气乏力,倦怠神疲,舌红,苔黄,脉洪大无力或濡数。

4、湿热交蒸:全身,头部或手足部汗出,口中粘腻而苦,渴不欲饮,身热不畅,肢困烦躁,脘闷纳呆,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5、阴虚火旺:睡时全身出汗,醒时汗止,或心胸部,手足部汗出,兼有虚烦不寐,五心烦热,潮热颧红,或有心悸,咳喘,腰膝酸软等,舌红少苔,脉细数。

对不同的出汗方式会有不同的病症,要注意区分,辩证开方服药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药事健康


汗液是自身用于平衡体温的,当天气炎热时或极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出现大汗或大汗淋漓都是正常现象,无须服药,但是在常温的天气(即20一28度)做一点小动作都有大汗淋漓的现象,而且是长时间的并出现消瘦,体重下降,这是脾虚的病态,治疗法则,补脾益气,固表止汗。

还有在夜间或午睡出一身大汗的称盗汗,阴虚是也,必须服药治疗,治法,滋阴潜阳,固表止汗。稍举两例,但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谢谢!


謝百味


当然可以选用中药治疗的。但临床上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多汗症的,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也就是先要诊断明确才行,只有诊断清楚,找到病因,在治疗跟选用中药上才会有的放矢。

中医对多汗症的辩证还是很复杂的,比较常见的有气虚自汗症,也有阴虚盗汗症,有湿热黄汗症,也有阳虚冷汗症等,而你本人具体是什么原因来的,则需要找中医进行进一步的确诊,然后再选用中药就比较合理了。


中医实战笔记


多汗是一种症状,对症施治,自然痊愈。

治疗多汗的方法在中医药方面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而且用中医药的方法,还会让你收获你意想不到的疗效。

祝你健康!


仰天长看


如果是全身多汗,可以考虑吃中药调理,但如果只是手,腋下,足多汗,那吃中药是没用的,这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只有手术才能治疗。我院开设了华南第一家手汗症专病门诊。手汗症是由于胸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目前最有效彻底的方法是做微创手术,我们做了1500多人了,目前最大是66岁,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的病人,也有来自国内黑龙江,贵州,四川,云南,上海,福建,湖南,河南,河北,广西,海南等二十几个省市的病人!成功率99%以上。



王继勇医生


多汗是可以通过吃中药来调理和治疗的。

中医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汗,治疗八法就以汗法为首。很多辨证更是以汗为遣方用药的依据,如《伤寒论》太阳病篇就以有汗无汗来辨伤寒中风,用方也是有麻黄汤与桂枝汤的不同。

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心主血,汗为血之余,血汗同源。

若体瘦肤暗之人易自汗出,是属心阳不足,常伴心悸、心慌,逢事易不安,紧张激动而汗出。或平时手心脚心潮湿,甚至汗出如洗,轻者可服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其汗自止;若汗出湿冷,手脚冰凉,怕冷不耐寒,伴纳差,大便溏薄,可服用桂附理中丸;若伴时常腰酸,困乏嗜睡,夜梦繁多,或常熬夜,可加服金匮肾气丸。此种体质之人多上热下寒,平时易上火,多有胃肠疾病。初服药可有上火症状,不必忌讳,过几日上火症状自消。

若是体肥肤白之人易自汗出,多是气虚卫外不固,动则浑身汗出如洗,可伴气短无力,抵抗力低,易感冒,如此可常喝黄芪泡水,或服用玉屏风散,若兼阴虚而盗汗(夜间睡觉后出汗)者,可合六味地黄丸,或服用当归六黄汤。

所以,多汗多为阳虚,阳不秘而阴不藏,营弱而卫强,或气虚卫外不固,津液外泄。

以上个人心得并不全面,以供参考。若轻微多汗,无需太过在意,调整作息饮食,多锻炼自可,若严重而影响生活或伴其他症状,须找专业医生调理用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