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軟銀又“撒幣”了:自如和貝殼喜提20億美金

(觀察者網 文/張珩 編輯/弘毅)寒冬之中的中國地產中介要迎來新的“白衣騎士”了?

據華爾街日報3月4日報道,消息人士稱,由日本投資家孫正義領導的軟銀(Softbank)通過旗下願景基金向自如和貝殼找房分別投資10億美元。自如和貝殼均脫胎於鏈家,目前都未對此做出回應。

觀察者網注意到,此前軟銀曾花超百億美元投資商業辦公租賃企業WeWork,但不幸失敗,此次尋求投資同為租賃行業的中國房地產行業,能取得預期效益嗎?

软银又“撒币”了:自如和贝壳喜提20亿美金

軟銀“慷慨解囊”,自如盈利難問題難解

據報道,軟銀向自如投資總額中,有5億美元是直接投資,剩下的5億美元是從其創始人手中直接購買的股票。目前自如估值為66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自如成立於2011年,最初只是鏈家的一個部門,2016年開始獨立運營。經過幾年的發展,自如發展出若干種房型產品,包括自如·整租、自如·友家、自如·寓、自如·驛、自如·民宿等產品線。

其中,整租產品,是自如的最大資金流來源,它分為分散式和集中式。分散式租房佔大多數,主要是自如管家從從房東處收集房源,談妥租金和服務期限(一般3年以上)後進行裝修改造,再將其以較高的租金價格出租給自如客,主要的收入來源是租金差、管理服務費(每月租金的8%左右,一次性收取一年)和違約金等,然後由生活管家接手對接平常的保潔、家裝、搬家、傢俱等服務。集中式房源開拓難度較大,因為面向的客戶屬於機構而非個人。

2018年,自如曾經宣佈完成了40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華平投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騰訊3家機構領投;2019年6月進行了B輪融資,估值約50億美元,由泛大西洋資本領投,騰訊投資、紅杉資本中國、天圖資本等跟投,合計募資約5億美元。

在去年自如完成B輪融資之後,有消息稱,自如正考慮2020年赴美上市,預計籌集5億至10億美元。

但是,自如的競爭對手蛋殼搶在自如之前在美上市,成為了2020年在美國股票市場第一家IPO的中國企業。觀察者網注意到,蛋殼在上市之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9個月共計虧損高達25億元,此時IPO可謂“流血上市”。IPO當天蛋殼股價即“破發”,上市月餘股價跌幅超過20%。

而在蛋殼之前,2019年第四季度IPO的青客公寓,在上市之後的首份季報也顯示,單季淨虧1.25億 ,市值縮水30%。

值得注意的是,觀察者網發現,在日前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自如和蛋殼都被曝出了大量的負面消息。自如被指責趁著疫情漲價,最高漲幅達到了38%,蛋殼則被曝光“吃了房東吃房客”,要求房東減租但是房客卻要交租。

這些情況與長租公寓盈利問題難解不無關係。

中國的長租公寓起始於2017年,當年國內如雨後春筍一般崛起了幾十家長租公寓管理公司。自如和蛋殼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是,長租公寓的崛起卻伴隨著野蠻發展的“原罪”。

2018年,各大長租公寓紛紛高價搶房源,哄抬租金。當年8月17日,時任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炮轟自如、蛋殼等長租公寓運營商,稱其以高於市場價格的20%至40%爭搶房源,加劇北京等城市的租房價格上漲。胡景暉還預言道:長租公寓一味滿足資本市場的胃口,過度擴張,2年後肯定爆倉。

彼時,長租公寓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每一家都在瘋狂的擴張,甚至使用了“租金貸”這種擦邊球手段。長租公寓應有的盈利模式,始終懸而未決。 2019年,積累的矛盾終於爆發了,據統計,去年有多達45家長租公寓因為資金斷裂跑路。

現在隨著軟銀的投資,自如能否緩解現金流的問題,進而給尋找可行的長期盈利模式贏得時間?觀察者網將持續關注。

內憂外患,貝殼挑戰不小

受疫情影響,國內房地產需求嚴重下滑,貝殼的主營二手房和新房業務都受到不小的影響。

日前貝殼找房發佈的《2月份全國重點城市二手房月報》顯示,受疫情的影響各地復工日期推遲,2月份鏈家重點觀察的18個城市,二手房成交陷入冰點,其中武漢鏈家2月整月零成交。此外,2020年1月至2月,重點18城鏈家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下降55%。其中,廊坊、合肥、重慶、長沙、武漢、天津與煙臺1月至2月成交量同比降幅均超過60%,廣州、青島、深圳成交量受影響相對較小,降幅小於40%。

新房方面,2月份新增掛牌房源量環比下降52.2%,同比下降74%,1月至2月同比下降55.7%。武漢市受影響最大,新增掛牌房源量環比減少86.9%,1月至2月同比減少78.4%。

軟銀此番投資不得不說是“雪中送炭”。據報道,軟銀領投了貝殼的15億美元融資,其中軟銀投資10億美元,另外5億美元由高瓴資本、騰訊控股、紅杉資本出資,目前公司估值為140億美元。

熟知此次投資的外媒知情人士稱,貝殼的目標是最快於今年在香港首次IPO,但是由於疫情的緣故被延緩,IPO的目標估值是在200億至300億美元之間。

觀察者網注意到,2018年4月,國內房產中介的老大“鏈家”開始謀求互聯網轉型。同年,貝殼找房正式推出並迎來了快速增長,在成立一年之際,貝殼找房估值達到了百億之巨:2019年3月,貝殼啟動D輪融資,由戰略投資方騰訊領投8億美元;今日貝殼方面確認,2019年11月,已完成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騰訊、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總融資額超過24億美元。

快速擴張之際,貝殼卻也麻煩不斷。

有消費者在某平臺投訴稱,中介未經同意私自洩露個人隱私。

软银又“撒币”了:自如和贝壳喜提20亿美金

消費者在投訴網站上指責貝殼找房洩露個人隱私

另一方面,貝殼還面臨傳統房屋中介和互聯網集團的“聯合圍剿”。

在業內,我愛我家、中原地產等房產中介品牌和貝殼發生直接碰撞,互聯網領域,貝殼則與行業早期玩家58同城等直接“開戰”。

自阿里之後,孫正義投資譭譽參半

據外媒近日報道,因為估值暴跌,再加上軟銀投資組合中初創公司風險的不斷累積,孫正義向美國對沖基金和金融機構推銷其投資的初創公司的難度已進一步加大。

報道稱,在本週一由高盛組織的一次活動中,孫正義被迫安撫投資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問題投資人對整個市場產生了憂慮情緒。目前的下行情況讓軟銀投資的尚未盈利的初創公司:如滴滴出行、Grab和OYO將更難上市,也可能加劇人們對軟銀鉅額債務的擔憂。

觀察者網發現,酷愛“大手筆”投資的軟銀在過去數年中,獲得良好回報的幾率並不高。

2013年,軟銀以220億美元收購美國電信公司Sprint。但是在收購之後,Sprint的業務非但沒有增長,反而大幅下滑。

自2018年以來,軟銀一直希望能夠擺脫Sprint這項負資產,但直到2020年方才獲得批准。在獲批出售Sprint當天,Sprint在美股交易時間內上漲了78%,而軟銀的股價也迎來了12%的漲幅,公司成功在其資產負債表中移除大約400億美元的債務。

2016年,孫正義以310億美元收購了ARM,並讓其在交易完成後退市。孫正義認為,採用ARM設計的芯片每年出貨量達150億枚,在手機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的同時,也會在物聯網浪潮中有至關重要的地位。但是ARM本質上是一家架構設計供應商,收入主要來自於專利授權,芯片業務的利潤並不高。

2017年,軟銀入股共享辦公初創企業WeWork,至今累計投資已經逾百億美元。Bernstein預測分析稱,軟銀的投資是基於240億美元左右的估值,100億美元意味著願景基金將會虧損24億美元。最終,WeWork的上市計劃無疾而終。

據悉,WeWork的模式和國內長租公寓有所類似,通過向房東租賃房屋之後二次裝修後出租,但WeWork的目標客戶是商業辦公室出租,長租公寓則是一般住戶。自2010年成立以來,WeWork不僅沒有盈利,虧損的幅度還在逐年擴大。2018年,WeWork淨虧損19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的虧損超過9億美元。目前WeWork每收入1美元,就會虧損2美元。

消息人士稱,孫正義對WeWork願景的盲目樂觀,軟銀內部對WeWork持有不同看法的人士,近年來已經離開了軟銀。事後,孫正義也坦言稱,自己犯的最大錯誤是錯誤地判斷了WeWork的創始人諾伊曼。“我高估了亞當的優點,以至於他的缺點在很多情況下我都視而不見,尤其是在治理方面。”

據軟銀最新公佈的財報顯示,整個軟銀2019年三個季度共計虧損64億美元,同期Arm虧損了1130萬美元。三季度Arm整體營收為3.96億美元,同比下降13%。

不過孫正義在歷史上也有過多次“神操作”,最有名的是投資阿里巴巴。1999年,孫正義投資了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這筆投資的回報率高達1700倍。目前,軟銀持有阿里巴巴26%的股份,價值約1500億美元,這比軟銀集團自身的市值(1100億美元)還要高。

除阿里以外,近年軟銀投資的公司包括Uber、滴滴、美國餓了麼Doordash、以及東南亞的GrabTaxi;人工智能包括字節跳動、商湯科技;自動駕駛包括英偉達(已清空)、通用Cruise、加州自動駕駛Nauto;生物科技;機器人領域包括波士頓動力;電商領域包括印度版阿里巴巴Flipkart;還有包括聯合辦公巨頭WeWork、印度經濟型酒店OYO等等。

孫正義表示,願景基金在未來幾年內將達到8800億美元的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