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錦湖社區臨時黨支部防控“尖刀班”詮釋責任與擔當

齊齊哈爾新聞網3月2日訊(華劍軒 記者 何偉森)在抗擊疫情最關鍵的時刻,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文化街道辦事處錦湖社區臨時黨支部裡的防控“尖刀班”,以其無怨無悔、無私無畏的衝鋒在前的驕人業績,詮釋著責任與擔當,解讀著奉獻與忠誠,他們的故事暖心雋永,不脛而走。

锦湖社区临时党支部防控“尖刀班”诠释责任与担当

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經月餘,返崗復工也陸續啟動,社區防控工作面臨越來越多返鄉人員的衝擊,是否防得牢守得住全在此一搏。文化街道錦湖社區臨時黨支部應急啟動,於2月21日晚23時成立排查保障組。這支最接近“隱患”的隊伍堪稱臨時黨支部防控工作隊中的“尖刀班”。

這一支隊伍由原後勤組負責隔離戶保障工作的於陽帶領3名公職人員、1名大學生志願者和2名個體老總組成。這支精銳隊伍成立後僅僅經過不足12小時的籌備即召開了緊急會議,第一時間明確目標、分派任務、落實責任。彼時,錦湖社區共有40餘戶60餘名外地返回人員,為確保外地返齊人員全統計覆蓋、信息登記無死角,排查保障組的7名工作人員按片區分成3支小分隊,將外地返齊人員隔離起始時間詳細登記在冊,並於第一時間深入轄區為返齊人員家庭粘貼外地返齊標識、拉警戒線、張貼居家隔離具體建議書。排查保障組每日通過電話、微信、短信等多種方式主動溝通了解隔離家庭實際生活需要,做好物資無接觸配送工作,及時為解除隔離戶拆除隔離設施。時間緊任務繁雜,排查保障組成立的第二天,支部各組緊急派出4名黨員1名非黨員增援,至此有著為轄區第一戶隔離戶服務經驗的於陽帶領的“尖兵班”配備齊全。

锦湖社区临时党支部防控“尖刀班”诠释责任与担当

一週的時間裡,這支尖兵隊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地穿梭在錦湖社區管轄的9個小區中。因為嚴格的出入管制,他們也沒有特權駕車自由穿行,就靠步行也不間斷工作。他們每天除了電話微信早晚兩次監測隔離戶的體溫等身體健康數據外,還要為新返齊戶及解除隔離戶設置或解除隔離措施,及時將隔離戶信息送到5個執勤卡口以備各換崗人員及時掌握數據信息,杜絕隔離人員私自出入。

所謂“尖刀”,不僅僅因為他們是防控工作中與危險最接近的人,更因為他們是與不理解不配合“風暴”最近的人。雖然大疫當前,大部分人能夠儘量自覺配合居家減少外出,但是被明確貼上隔離標識,時刻要接受體溫監測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心理上還是抗拒的,那麼冷臉冷眼,暴躁吵罵,威脅拒絕配合,這些就是排查組要時刻面對的工作現狀。電話被拉黑就微信溝通,微信不行就短信,通訊不行就上門溝通。

锦湖社区临时党支部防控“尖刀班”诠释责任与担当

群內時常拉響“警報”——“請核實該住戶情況,被卡口查出該住戶出去了,請看一下他的隔離設施是否破壞,及時做好維護。”“剛打電話,他非常激動,又要領導電話,又說汙衊什麼的,我估計是在家呆不住了,控制不住情緒了。”“跟社區做好核實,做好溝通安撫工作,過去的時候帶好隔離材料。”排查保障是異常艱鉅的工作任務,不但要冒著巨大的傳染風險,頂著誤解訓斥的壓力,還要付出大量的體力和精力。即便內心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委屈,面對各種突發狀況也要耐著性子溝通安撫,組員要身兼心理諮詢師、保健員、清潔工、採購員和跑腿服務員等,身兼數職。隔離戶有生活物資需求,排查組按著住戶需求到超市逐項採購;需要藥品到卡口取回無接觸送藥到門口;購買快遞貨物,排查組提貨送到家;家裡的生活垃圾,排查組同樣要入戶消毒並代為清除……排查組幾乎為了這40餘戶24小時待命服務。即便這樣,細心的排查組在走訪中發現統計數據誤差,有部分返齊家庭未被登記及時收管,甚至主動承擔起轄區孤寡老人生活物資的採購運輸工作。截至目前,排查組詢訪返齊人員身體狀況400餘次,張貼返齊人員標誌並拉警戒線44戶,解除隔離後拆除隔離設施24戶,幫助隔離人員運送物資19次,向卡口送名單5次,幫助孤寡老人運送物資1次。

“雖然我們是排查保障組的隊員,但我們更是一名志願者,有義務也有責任去幫助一名需要幫助的人。”排查保障組工作人員如是說。

锦湖社区临时党支部防控“尖刀班”诠释责任与担当

他們置個人安危於不顧衝鋒在前,讓每一個住在錦湖社區的人由衷地發出一句“居在錦湖家,何其有幸!”請讓我們記住在這個非常時期無怨無悔的排查保障組12名“尖兵”的名字,他們分別是齊齊哈爾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於陽,齊齊哈爾市稅務局一分局姚華(夫妻);玉滿樓(個體)歐陽高川,排水管護中心劉海亮,金盾系統門窗(個體)胡玉輝,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康育龍,北方民族大學王筱淳,黑龍江工程學院賈弘博;黑龍江省工信廳駐甘南縣甘南鎮富強村工作隊徐增慧,黑龍江科技大學徐赫(父子);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達呼店中學李英,哈爾濱體育學院於宏達(母子)。

致敬,錦湖社區臨時黨支部防控“尖刀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