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網絡授課興起,是不是意味著幾千年來教育方式可能發生轉變?

i外貿


網課的興起,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是當下疫情的產物,缺點是顯而易見的,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如果孩子沒有家長陪他,永遠不知道孩子是在玩遊戲,看電視還是在聽課。疫情過後,教育方式還是迴歸到以前的教育方式,對於愛學習,聽話的學生來說確實是好事情,不用去學校,就能學習知識。可是這樣的好學生一個班也沒有幾個,青少年一般自制力都較差,你讓他認真的學習網課現實嗎?一點都不現實。所以說網課改變不了傳統的教育方式。


電工滿哥


我覺得不會。教育這個東西專業性還是很強的。原因去下。第一,常規的教育教學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因為教學本身就包括了教與學兩方面,他需要一個互動,在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中,讓老師瞭解學生學習的怎麼樣,接著講什麼,學生通過互動可以得到老師及時的糾正錯誤。如果只上網課,這種互動就會顯著變弱,教學的達成度和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第二,常規的教學,老師可以及時的發現不認真聽課都同學,並且及時的制止他們,並且如果學生聽課情緒不好了,老師也可以及時發現介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而網課老師根本就看不到學生,這種教學的常規管理就會缺失。而學生正處於自律性差,貪玩的階段,如果上課用網課孩子們打開後,就算呼呼大睡,老師也不知道啊。

第三,作業的佈置和檢查批改的質量會大大降低,我們老師都知道面批面改,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糾錯,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而網課做不到。

第四,如果網課成為主流,家長也不會同意,因為家長擔心孩子長時間看電子產品,用眼過度,擔心孩子近視。同時疫情結束,家長需要上班掙錢,養家餬口,家裡一直就一個人看著孩子基本不現實,而家長又不會放心把孩子一人留家裡。

第五,如果孩子一直在家,估計很多家長會瘋掉吧,天天輔導作業有的家長已經高血壓了,如果天天在家,後果可想而知。所以教育還必須讓專門懂教育的人專門去做。

相信大部分人還是願意把孩子送到學校上學。贊同的請點贊!







高中生物通


這裡,分享下我的思考。線上教育會不會是教育發展的未來?線上教育會不會改變我們幾千年來教育的方式?

疫情防控線上授課從2月17日至今已經三週了,關於線上授課的爭論一直還未消停。一種觀點是,網上教學缺乏統籌、指導不足,造成個別學校網上教學組織不力、學生及家長負擔加重,彷彿形成了家長、教師、學生的三輸局面。但目前的結果是兩週過去之後,每一方都已經默許形成了線上直播授課的方式,這只是由於疫情的無奈之舉嗎?由於疫情,火爆的線上教育會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嗎?

我想起了比爾蓋茨所寫的一本書《未來之路》,現在來看其中描述的很多已經成為了現實,未來以來,這就是現實。比爾蓋茨書中關於教育做出來預言,也許未來不會有嚴格意義上的學校學生會在家通過互聯網上課。書中所說,技術對教育帶來的最大便利就是讓學生能夠簡單快捷的得到想要的信息——知識。同時對於技術參與教育的未來,他認為最終會進一步促成教育的最終目標——終身教育。

可以說蓋茨給我們展現了一個非常宏偉的畫卷,他的期望也成為一步步正在實現的事實,教育可能是互聯網技術滲透最慢的領域之一,所以以上的期望也相比,其他領域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走向我們的校園。

近期正趕上疫情的原因,像網約車,快遞、移動支付、物聯網都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國,我們也有了一個完美的契機發展互聯網教育,嗅覺敏銳的馬雲大筆一揮,釘釘、阿里雲的迅速跟進,就在這個風口站上了線上授課的舞臺。

我們可能很難改變時代或者某些人的觀念,但是至少每個人都不願意被時代所拋棄,線上授課帶來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互聯網讓我們克服了地理和時空上的屏障,我們可以每天給遠在幾千公里之外的孩子們上課;互聯網+教育也給我們提供了計算的可能,我們可以把快要睡著的學生叫醒,甚至比在教室上課都看得清楚,未來說不定還會有學習專注度檢測系統,提醒老師哪些學生在走神;

線上授課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家校的合作,我們不止一次在鏡頭裡和家長們一起開心地偷偷在後面看見孩子們在課堂上有沒有認真學習。其次更重要的是,對於教育資源落後地區的孩子們,互聯網確實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遠程直播教學同上一節課,這已經不是新鮮事。所以說互聯網+教育確實是為數不多的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可能。

所以說未來線上教育不可能立即替換固有的線下教育模式,不過應該會快速發展和線下教育相輔相成並行和諧發展的教育新生態。



金翅徽章


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與普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進,網絡多媒體技術正是該領域中的前沿陣地。網絡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不斷給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帶來新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廣大教育工作者如何轉變自身觀念,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促使學生進行自主、高效的學習,是教育研究和實踐領域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以多媒體和互聯網為代表的當代信息技術,正改變著社會的方方面面。隨著這些技術的廣泛應用,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正在悄然興起。它以其資源的豐富性、開放性和共享性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為現代教育工作者,正確理解網絡教學的涵義,準確地把握網絡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換,是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一、網絡教學的涵義

  什麼是網絡教學?通常是指將網絡技術作為構成新型學習生態環境的有機因素,充分體現學習者的主體地位,以探究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活動。它的教學活動組織要在傳統的課堂、網絡等方面同時展開。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課堂的中心應由教師轉向學習者,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成為知識的建構者。

  二、網絡教學中教師的定位

  隨著網絡教學逐步深入課堂,傳統教學形態隨之發生變革,教師的角色也在發生著改變。

  (一)教師要成為教學的研究者

  1.要研究教學過程。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已經根深蒂固,面對全新的教學模式時,很多教師會顯得無所適從。這時候,作為課程的主要實施者,教師要深入地研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方法和手段,使網絡教學模式的優越性得以充分發揮。

  2.要研究多媒體技術。在網絡教學的環境下,教師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例如:PowerPoint、Flash等教學課件的製作和使用方法;CAI教學軟件的開發以及與教學相關網絡資源的獲取和利用等,並根據教學內容有選擇的使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效率最大化。

  (二)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早已習慣了由教材、粉筆、黑板組成平面教學方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越來越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制定適合個體實際需要的學習目標,並根據學習目標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逐步引導學生運用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其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合理運用多媒體組織教學,將文本、聲音、視頻、圖形、圖像、動畫等教學資源有機地融於一體,充分利用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以動靜結合,圖文並茂的方式將教學內容立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動機,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同時,要引導學生克服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三)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在網絡教學的環境下,課堂中的師生關係相較於傳統教學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教師與學生的合作關係更加開放。在課上,教師要充分運用網絡廣播、公告板、BBS、E-mail等工具與學生進行實時的交互,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並對特定的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這些交流,教師不但可以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加以影響和引導。在網上,教師可以與學生談心,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去思考問題,使學生切身感受到來自於教師的關心。正是在這種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師生的關係更加密切,營造出和諧的學習環境。

  總之,基於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態度為落腳點,提高學生利用科學方法進行科學探索的能力,注重學生合作意識能力的培養,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力爭使基於計算機網絡的教學獲得最佳效果。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愛創淘


一定會有變化,但轉變還不會。但人類歷史上任何發明都會對社會產生影響,更不用說帶來信息時代的計算機和手機。2004年開始,可汗在美國做遠程視頻教學,進而發展為可汗學院,也不過20年。國內也開始圖書數字化,各大教育學院也紛紛搞視頻精品課。網絡教育可以讓大山裡的孩子,部分享受到城裡孩子所受到高質量教育,這是極大的社會公平。但教育本身是一門科學,具有社會性。人是群居動物,其成長,受教育過程,一定會需要一個社會環境。網絡教育本身只是一種教育手段。傳統的教育方式,會跟隨技術發明進行調整,就像函授課的興起一樣。成人教育方式可能會不依賴課堂,改變早些,快些。但基礎教育,或者說義務教育階段的現場感,短期內,不會被替代。但隨著AI人工智能的發展,一旦解決了,義務教育所必須的現場感,有可能會大變


鑫洋2001


線上教學,應該短時間內不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線上教學,相對於傳統教學來說,也存在一定的優勢。比如說線上教學,解決了教學時間、教學空間問題:

(1)教學時間比較自由,學生可以隨時看回播視頻,學習時間可以靈活,也可以反覆學習。

(2)教學空間比較自由,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學生就可以進行學習,不固定在教室裡。也是這個優點學校能夠貫徹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原則。

但是,線上教學相對於傳統教學來說,也存在以下問題:

(1)師生不能互動,不能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

(2)教師無法課堂管理,學生不能自律;

(3)隔著屏幕,教師無法與學生共情。

疫情期間,不管贊同也好,還是反對也罷,網絡授課還要照常進行,需要老師和家長積極面對。

1、家長和老師都要儘快適應網絡擁擠現象,儘可能調整上課時間,不妨考慮錯峰授課。

2、家長和老師都要想辦法解決網絡授課效果不佳的問題,如從網上找優質的教學資源讓孩子們在線學習。

3、老師要收集家長們反饋的意見,共同協商網絡授課中存的一些問題。

4、老師可將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告知家長,讓家長有針對性輔導孩子進行復習和做練習。

5、家長和老師要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態度,努力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們掌握自學的方法,鼓勵他們以我為主,獨立學習。

所以說,網絡課堂目前很難代替傳統課堂的,但是可以起到輔助的作用。


西貝娃娃經


我總認為網絡授課是無法取代課堂直接授課的,總感覺到網絡授課是一種虛擬的東西,特別對於未成年人本來自制力就不是太好,長期坐在手機或者電腦旁,學習效果是非常差的。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講也是一種煎熬。網絡授課只是學生學習的一種補充形式,絕對不能代替課堂授課。同學們進到學校到班裡面學習,他們可以交到很多朋友,瞭解不同的性格,同時也培養與別人相處的一種能力。假如常常在網上學習,長期下去對孩子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學校班級授課有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而家中缺少一種學習的氛圍,好多孩子在家中認為就是玩耍的,很難靜下心來安心的去學習。我們進行網上學習已接近一個月了,效果當然有,總的來講,不是太好,家長反應很強烈,有的家長經常給我反映,趕快開學吧,我們家長快瘋掉了。因為好多孩子家長一離開他們不是在網上學習,而是看其他的東西。同時對於老師也是一種煎熬,今天下午我準備了明天的一節網上直播課,整整準備了兩三個小時。因為網上直播授課不是玩抖音,也不是玩快手,它不是聊天,他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老師網上直播,也唯恐出現什麼樣的差錯,這對自己對學生都是不負責任的。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我認為網上授課是不能夠完全取代課堂授課的。。




鏡中觀月


網絡授課早已不是新鮮事物,此次新冠狀肺炎疫情讓網絡授課徹底火了。在此之前,網絡授課已經廣泛應用,各種網略教育平臺甚囂塵上。網絡授課有自身的優勢,它可以超出時間和空間的侷限,只有具備客觀條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受此次疫情影響,全國各級學校仍未開學。為了不耽誤學生學習,學校展開了線上教學,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這種方式既方便又靈活,而且可以整合名師教育資源,提高教學效率。但是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甚至是笑話。網絡授課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傷害學生視力。學生長時間的盯著電子屏幕,對眼睛有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遭到許多家長反對。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經很高,網絡授課勢必會加劇這種情況。

2.網絡授課對學生要求高,基礎薄弱、自制力差的學生無法適應。貪玩是孩子的天性,網絡授課沒有家長和教師的監管,教學效果無法控制。對於一些低年級和自制力差的學生來說網絡授課就是災難。

3.存在安全隱患,不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網絡世界包羅萬象,好的壞的都有,一些暴力、色情信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而學校有老師、同伴,對於學生的人格塑造有很大優勢。

除此之外,網絡授課有一定硬件要求,對於貧困地區的學生來說是種負擔。

教育講究言傳身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網絡教育可以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補充,但不能替代學校教育。更重要的是,無論哪種教育方式都需要教師的參與,無師何來教。


愚夫論教


網絡授課興起了,是因為有電視手機了,是因為網絡發達了,是因為智能化提高了,是因為教育培訓了,是因為教師水平低了,是因為學生需要了,是因為家長更方便了,是因為百姓充電了,是因為教師工資低了,是因為業餘老師了,是因為工作和提高了,是因為職稱養老了,是因為餘熱要散發了,是因為愛好寂寞了,是因為教和學老套了,是因為全民素質了,是因為進去現代化了。是知識傳授傳播了,是因為知識多樣化了,是因為學校轉化了,是因為面授科學化了,是因為網絡老師了,是因為學習的人多了,是因為方便快捷了,是因為需要的錢少了。所以幾千年的教育方式沒有變,學校教育,集體面授,只是網絡課從不同角度不同門類補充了學校教育侷限。知識的傳承和傳授還是離不開傳統的方式方法的,你想多了。


燕輝凱


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以進化論看的話,一切皆有可能。

此次的網課普及是應疫情而生,雖然是特殊情況的特殊手段,但也基本上是打開了線上教育這扇門。

隨著5G、AI應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品支持的話,傳統教學應該會有一場新的變革。可能不會一撮而就,但起碼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不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時代的變化是很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