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萬物皆可炒的時代——背後的經濟思維

我們來講一下以年輕人為目標群體颳起的一陣炒實物風,網上有個段子詮釋了這句話:炒房是70後的狂歡,炒股是80後的瘋狂,炒幣是90後的荒誕,炒鞋是00後的盛宴,炒盲盒是10後的時尚.......熱炒之風吹滿地,萬物皆可炒,彷彿你不去炒一下都對不起自己。d

看向未來,雖然每一個泡沫都會有破碎的那一天

萬物皆可炒的時代——背後的經濟思維

泡沫經濟得以形成具有以下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宏觀環境寬鬆,有炒作的資金來源。

泡沫經濟都是發生在國家對銀根放得比較松、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的階段,社會經濟表面上呈現一片繁榮,為泡沫經濟提供了炒作的資金來源。一些手中擁有資金的企業和個人首先想到的是把這些資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潛力的資源上,這就是泡沫經濟成長的社會基礎。

萬物皆可炒的時代——背後的經濟思維

第二,社會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缺乏約束機制。

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進行約束,關鍵是對促進經濟泡沫成長的各種投機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但到目前為止,還缺乏這種監控的手段。這種投機活動發生在投機當事人之間,是兩兩交易活動,沒有一箇中介機構能去監控它。作為投機過程中的最關鍵的貨款支付活動,更沒有一個監控機制。

補充一下泡沫經濟與經濟泡沫有所不同,經濟泡沫是市場普遍存在的一種經濟現象,是指經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非實體經濟因素,如金融證券、債券、地價和金融投機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適度的範圍內,對活躍市場經濟有利。

萬物皆可炒的時代——背後的經濟思維

各類炒實物熱潮,普通人跟風投入是真的能賺錢嗎?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個新的風口出現,有的人你可以因此而一夜發家,有的卻傾家蕩產,同樣的行為卻有不一樣的結局,主要還是在於有沒有看清背後的經濟思維。

球鞋之所以能炒成天價,除了本身的價值外,更多地被賦予了附加值,例如人們對籃球的信仰,對傳奇巨星喬丹的熱愛,同時籃球文化為球鞋的炒作提供了充足的溢價空間,再如前段時間也很火的比特幣挖礦,能夠炒作是因為產品具有稀缺性總共僅有2100萬個,產品的稀缺性更能引起大眾為之瘋狂的挖掘。

萬物皆可炒的時代——背後的經濟思維

再講到炒房,我國作為人口密度很高的國家,房子是剛需,當時升值空間很大,當房價開始飛漲時,許多人也意識到短時間不可能跌了,在資金大量湧入市場的情況下,推動了房價不斷的走高,但是近期國家強烈表明態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萬物皆可炒的時代——背後的經濟思維

還有炒盲盒,盲盒就是不知道里面裝了什麼的盒子,打開盲盒有一定的隨機性,一套人偶一般12個,每個盲盒在50元之上,但是集齊有難度,運氣好的數千元就可以,但是運氣不好的一直抽到重複的,而且有些特別款的更難抽到,一旦抽到可以轉手賣出,上千元賣出也不是問題,微博上有人表示吃飯工作的時候或者旅遊的時候也會帶上這個人偶。盲盒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這種未知不確定戳中了很多人的獵奇心理,激發了探索慾望,抽到隱藏款就像中獎一樣,而且產品設計也是有套路的,玩家對集齊一套有著強烈的傾向。這不僅是一個潮流的玩具也是他們的精神寄託,再來就是衍生到以此來社交或,

者炫耀,炒盲盒和炒鞋其實是差不多的。毫無疑問都是當代年輕人的追捧目標。

萬物皆可炒的時代——背後的經濟思維

投機的兩面性避不開投機的另一個原因是:雖然投機是一個魔鬼,常常造成慘劇,但事實上“投機”對某些人、某些行業,是幸運的上帝。德國“證券教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說:有很多錢的人,能夠投機;有很少錢的人,不可以投機;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