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魔投譚:創業者的借唄上限,決定下半年的姿態


魔投譚:創業者的借唄上限,決定下半年的姿態

想到了今年下半年即將開啟的項目,再看看整體的資金安排,再打開支付寶看看借唄的額度,心裡鬆了一口氣,還可以緩衝幾個月的時間。

這是真實的初期創業者心態,以我自己接觸的人群來看,基本上能夠還清借唄的都不多,就怕這個額度被關閉。

新三板等大公司面臨的是銀行抽貸,而小微團隊的創業群體,擔心的是,各個信用卡的還款期限與借唄等平臺的額度提現權限,遠遠沒有達到被銀行抽貸的資格。

1

有的人在創業,其實就是無業遊民


從每個路演大賽都可以看到的身影,從每個融資對接會都可以看到的名單,從各個朋友口中述說著他們的故事,他們是一群努力的創業者,很難得可貴。


有時候,人的選擇是比較衝動,因為對上司一句話不爽,而踏入創業浪潮的人兒,比比皆是。


創業到底對有些人意味著什麼,是一種改變社會的內在動力,還是一種不甘心於身陷底層的主動行動,或者說,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去再創輝煌。


在溝通過後的結果,卻是無盡的迷茫,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迷茫期,而這種迷茫期的度過,有些人是從花錢註冊公司,印個名片混圈子開始。


只是說,這個人正在做一個基礎性的項目,但對於項目的預期並沒有體現出自己的耐心,而是對時政熱議,細數創業成功人物的事蹟,對於基本的財務知識卻一概不知,但對互聯網巨頭的財務數據,瞭如指掌。


遠觀是一個優質的持續創業者,走近一看,原來是傳說中的“無業創業”。


如果你離職後不想丟面子的回覆同事最近在幹什麼?你可以說,我正在準備創業。


網友的智慧總是高於普通人的想象,而實際生活的苟且,並不是哪個人願意去承受之重,而對於身邊人的關心,只能用“創業”來高調回復。


冒充創業者來生活,是一個表現自己比較積極向上的生存方式,但當月度賬單推送通知到達你的手機。


猛然回想,自己的創業夢想,還沒真正的開始。


2

你的創業姿勢不對,一切不對


初期創業的人群,基本上花光自己的儲備資金之前,都會在信用卡與借貸平臺的額度,以合理的金融槓桿來緩衝公司運營的壓力。


有人通過半年的合理規劃,將新的訂單拿到手,將自己的現金流從公司正向到個人正向的流轉,而有人卻是陷入到一個差東牆補西牆的過程,擼小貸的時間比正經做事的時間還要多,最後債務危機爆發,項目崩盤。


前者我自己經歷過,心態一度差點喪失去對未來職業生活的勇氣,而後者的同齡人,卻是看到了許多,而在創業群體中,特別是早期創業者,基本上都會在信用貸款的邊緣徘徊。


如今這個年代,在初期創業的過程中,找別人借錢比找小貸平臺的風險更大,一些合理的正規機構,的確是可以幫助到項目的初期發展,只要你自己過了這個坎,你回過頭來,會感謝這個平臺曾經對你的額度開放。


比如我就很感謝借唄的額度,幫我真正度過難過那段日子。


而創業群體最缺的,就是個人的現金流與公司的現金流都能夠雙向循環使用。


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創業者對於資金的把控力都能夠像銀行審計那樣精準,但在最關鍵的財務安排上面,如果資金來源是預付款,那麼在正常的花銷中,一定要將生活消費與辦公成本卡死,這樣謹慎的實際操作,會讓人的精力專注於業務,而不是籌劃下一筆資金的到賬。


3

創業者的內心要承認金錢是創業工具


掙錢是多數創業者創業的出發點,哪怕是想要改變行業的想法,那也是一些財務自由的創業者再度出發而已。


既然是從掙錢開始出發,但掙錢的路徑裡,卻發現盯著金錢去走,一定會急功近利,但不盯著它來動手,卻又什麼得不到。


所謂創業的成長,在金錢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因為很多人的成長都是被動接受,而金錢給創業者上的第一課,就是你把金錢看做一個數字遊戲在進行,而在遊戲中每個人卻造成金錢的匹配不同,我們每個人定量的投入,不一定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對於創業者來說,玩好一個必須自己操盤的項目,對於金錢的用處是合理規劃資源,而參與者的動力與專業,決定了項目的成敗。


很多初期創業者缺乏對職業的敬畏和人性的考量,只想自己一路向前跑,我天下第一,你們誰也不如我的聰明才智。


一個會花錢的創業者是值得被投資人投資,當然沒有見過大錢的創業者,肯定會德不配位。


歡迎留言評論,想聽到你最真實的聲音!


魔投譚:創業者的借唄上限,決定下半年的姿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