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把早讀全部還給語文,你願意接手嗎?

1

“早讀課”,顧名思義,即是早晨的朗讀、閱讀。

2

記得在工作之初,那時還沒有英語的“插足”,農村學校學業壓力也不大,別的老師還都沒有看上這塊風水寶地,早讀課便成了我的摯愛——

朗讀當天要講的課文、朗讀名人名言、誦讀補充的古詩文、賞析佳作片段……可以說,那時的早讀課始終洋溢著濃濃的“語文氣息”。

我也在教學相長中積澱了不少,充實了許多。

把早讀全部還給語文,你願意接手嗎?


3

可現在不同了,英語要理直氣壯地瓜分兩節,連數學也要分上一杯羹。

一週中屬於語文的早讀課只剩下可憐的兩節。

別說課外補充的積累誦讀了,就連最基本的課文朗誦都無法保證了。

作為語文老師,我很想吶喊一聲:請把早讀課還給語文老師。

4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曾經說過:“書不讀熟不開講。”

言外之意,學生惟有將文本讀熟,才能走進課堂,與老師對話,與文本對話。而把書讀熟的最佳環境和時間在哪裡?

很顯然,是在教室裡的早讀。雖然沒有鳥語花香的明朗,也沒有修竹茂林的清幽,但眾多學生不約而同的朗讀之聲,就如同一股磁場相互吸引著、補充著、輻射著……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這不也正是書香校園的標配嗎?

把早讀全部還給語文,你願意接手嗎?


5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環節的內核環節。然而,面對五十幾名差異不同的學生,想要面面俱到,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早讀課又可成為課堂教學的“後續陣地”。

課堂上遺留下的遺憾之處可以在早讀課上彌補——

該動情誦讀的,請平時機會不多的學生讀之;

該規範朗讀的,錄音放之;

要形成氛圍聚成合力的,請大家共讀之;

要模範帶頭的,請人領之……

這樣,多種形式的補充朗讀對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切實體味語言精妙,不斷提升語言質感,對提升語文素養是一種絕好的補給和充實。

6

從前,我對早讀課的使用一直有一個習慣:當天教哪篇課文,早讀課就讀哪篇課文。有時遇到需要三課時的,再一味地讀就會演化死讀,濫讀。所以,在第三課時的早讀課中,我大都會補充一些或主題相通,或文體相同,或寫法相似的文章,再不行背首古詩,記上兩句名言也行。

7

想著過去早讀課的充實,總覺得現在的教學很虛。雖然有各種預習單,但朗讀的效果終究不如在“早讀課”上實在。

學生沒有讀熟就“倉促上陣”,沒有讀透又“鳴金收兵”。

這樣的倉促一“戰”,能給學生的,究竟能有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