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掌故|知道“縣令”和“知縣”有什麼區別嗎?

從春秋戰國以來,“縣”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一級地方行政區劃並持續至今,還同時影響了日本、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在很多影視劇中也都有所體現。但是縣一級的長官有時叫縣令,有時叫知縣,那麼“縣令”和“知縣”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掌故|知道“縣令”和“知縣”有什麼區別嗎?

“知縣”和“縣令”的起源

根據史書記載,大約在戰國時期,秦、趙、魏、韓等諸侯國的縣級最高行政長官就已經被稱為“令”了,也就是“縣令”的起源。秦漢時期,人口萬戶以上的縣的最高長官成為“縣令”,人口萬戶以下的縣的最高長官稱為“縣長”。

掌故|知道“縣令”和“知縣”有什麼區別嗎?

南北朝時期,由於天下大亂,人口流失,縣的最高長官便不再按照人口有所區別,統稱為“縣令”。唐朝時期,縣裡的其他正式官員代理縣令職權的時候被稱為“知縣事”,也就是“知縣”一詞的起源。不過“知縣”正式出現的時代還是宋朝。

掌故|知道“縣令”和“知縣”有什麼區別嗎?

“安史之亂”後,因為地方官權力過大而產生了“藩鎮割據”,這也是唐朝滅亡和五代十國亂局產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宋朝建立之後,宋太祖便想盡辦法削減地方官員的權力。但地方官終歸是地方組織系統的官員,中央對其的影響總是有限的。

掌故|知道“縣令”和“知縣”有什麼區別嗎?

宋太祖想了一個辦法:不任命正式地方官,地方官職權由中央派遣的官員代理,所謂“知事”。從此之後,刺史、太守、縣令之類的正式地方官就全部成為歷史,地方事務全部都是由中央官員代理,“知州”、“知縣”中的“知”字就是代理的意思。

掌故|知道“縣令”和“知縣”有什麼區別嗎?

正因此如此,從北宋之後,中國在名義上就沒有正式的地方官了,地方行政事務都是由中央官員代理。“縣令”和“知縣”雖然看起來只差一個字,但背後確實中國古代中央集權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